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85.0
《汉字的诱惑》是文字设计大集合,带领读者领略汉字的历史、汉字的文脉、汉字的文法与汉字书写的视觉表现等方面,让读者认识中华文化广阔的世界。中华文字有明确的教育功能,读者通过学习实践能够增长对汉字的认识,并在相关设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开阔读者的视野。本书对初学设计的大学生、专业设计师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
导言
第一章 字脉
1.1 汉字的发展
1.1.1 陶器刻画符号
1.1.2 甲骨文
1.1.3 金文
1.1.4 篆书
1.1.5 隶书
1.1.6 草书
1.1.7 楷书
1.1.8 行书
1.1.9 魏碑
1.1.10 宋体
1.1.11 仿宋体
1.2 汉字与篆刻
1.3 汉字与少数民族文字
1.3.1 东巴文
1.3.2 西夏文字
1.3.3 契丹文字
1.3.4 女书
1.3.5 水族文字——水书
1.3.6 彝文
1.3.7 藏族文字
1.3.8 满文
1.4 东亚的汉字圈
1.4.1 日本文字
1.4.2 朝鲜文字
1.4.3 越南文字
1.4.4 蒙古文字
1.4.5 港澳台地区文字
1.4.6 新加坡华文
1.5 汉字发展的里程碑
1.5.1 汉字书写工具的变革
1.5.2 纸的发明
1.5.3 印刷术与汉字
1.5.4 古登堡的铅活字印刷
1.5.5 汉字与计算机时代
1.5.6 汉字的简化
1.5.7 拼音与汉字
第二章 字法
2.1 汉字的设计方法论
2.1.1 永字八法
2.1.2 《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
2.2 汉字审美
2.2.1 汉字的排列
2.2.2 汉字之美与笔迹学
2.3 中国文字的系统
2.3.1 字体标志
2.3.2 军事应用
2.3.3 画押与签名
2.3.4 钱币与文字
2.3.5 汉字商标
2.3.6 民国时期装饰字体设计
2.3.7 建国后的汉字设计
2.4 汉字中的智慧
2.4.1 汉字象形与会意形声紧密相连
2.4.2 许慎创造的部首分类
2.4.3 王安石的“右文法”
2.5 汉字的神秘属性
2.5.1 道教的符咒文字
2.5.2 汉字拆字法
2.5.3 图腾汉字
2.5.4 中国的音律系统中的汉字设计
2.6 汉字与格律设计观
2.6.1 “网格主义”与格律设计
2.6.2 母图重组的唐图
2.6.3 推演的符号系统
2.6.4 汉字五行
2.7 吉祥文化中的合体字
2.7.1 巧妙结合
2.7.2 文字游戏
2.8 文字绘画
2.8.1 汉字的图形缘起O
2.8.2 汉字的装饰性发展
2.8.3 吉祥文化中的汉字绘画
2.8.4 汉字的生存环境
2.8.5 甲骨文书法与甲骨文“字绘”
第三章 字绘
3.1 新符号字体
3.1.1 符号拼组图形
3.1.2 替代文字的符号
3.2 创意汉字的方法
3.2.1 北京工美集团品牌形象塑造
3.2.2 清华大学国际艺术设计交流月
3.2.3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百周年”邮票设计
3.2.4 国际大专辩论会
3.2.5 青岛园艺博览会标志
3.2.6 汉字标志设计
3.2.7 中国金币总公司“喜字金”
3.2.8 北京礼物标志
3.2.9 奥运百家姓徽章
3.2.10 汉字的创意设计
3.2.11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品牌设计
后记
《汉字的诱惑》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汉字的诱惑》由陈楠著,主要内容:梳理作为信息传播与艺术审美双重身份的汉字文化:反思汉字设计传承与创新的进化文脉;研究不同历史阶段科技发展对汉字设计的影响;盘点研究汉字设计的思维与方法论;比较汉字文化圈的共性与差异;探索研究型的汉字设计之路。《汉字的诱惑》结合作者近20年来整理研究创作的甲骨文、金文、东巴文等汉字艺术设计实践,我特别设计了一组北斗七星的图形展现《汉字的诱惑》关于汉字艺术设计的七个关键词,是《汉字的诱惑》的著述要点,同时也是汉字对我们的诱惑之处,这七个关键词分别是:字源、字脉、字法、字圣、字器、字阵、字绘。字源,是指汉字的起源,从彩陶刻符开始探索汉字雏形的设计规律;字脉,以多条线索梳理汉字发展进化的脉络关系,包括汉字作为书写载体的文字符号与艺术风格表现,以及汉字与少数民族文字、东亚汉字圈在字形、书写工具等方面的传承脉络关系;字圣,指从古至今汉字科学与艺术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代表思想或作品;字法,梳理汉字在其发展的历程中不断总结提取的众多实用方法与创作心法;字器,主要研究汉字书写的材料与工具;字阵,是汉字编排组版与创意组合汉字的统称;字绘,是对装饰文字绘画、字体图形创意设计乃至汉字艺术化表现的通称。在这七个关键词中,字脉、字法与字绘是重点,《汉字的诱惑》正是以这三个核心词汇为章节标题展开的。【作者简介】陈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平面设计系统开发研究所所长;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IDF国际设计联合会(大中华区分会)常务理事;香港杂志《MILK新潮流》专栏作家。从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研究与设计实践工作至今,共完成各类设计数百项,著书出版19部,发表论文31篇,发表文章70余篇;获得国家级奖励22项,国际奖励5项。2012年,获得“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2009年获“光华龙腾奖”:2008荣获“(第四届)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2008年获“2008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奥运设计特别奖;2004年荣获“日本TDC国际设计大赛优异奖”;2002年获“IDN十年大奖”国际设计比赛优异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