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46.0
本书为作者一生革命生涯的回顾和总结。
第一章从山野到军营
一海城山村
二初人东北军
三考取讲武堂
四在张学良身边
五热河抗战
六撤离长城防线
七北平城防
八西安事变
九走向抗日救亡道路
第二章怒吼的平原
一一个历史的转折
保卫永定河
激战梅花镇
小樵改编
二创建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
回师北上
打开高阳
路西整训
收编杂色武装
破路和拆城
成立冀中区党委
建立三纵队和冀中军区
成立冀中行署
“黄金时代”
开办抗战学院
知识分子的作用
反摩擦
三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
冀中部队的正规化
贺龙和一二O师
破敌五次“围攻”
白求恩来冀中
再反摩擦
打狗运动
保护麦收和秋收
参加“百团大战”
四坚持和保卫根据地
反“蚕食”
桑园突围
“冀中一日”
回民支队与马母之死
宗佐历险
地雷战和地道战
三级武装配合作战
革命的两面政策
五“五一”反“扫荡”
分析和决策
与敌周旋
遭遇
宋庄战斗
掌史战斗
向太行转移
回到晋察冀
铜墙铁壁
粉碎“新国民运动”
第三章青山汾水
一调赴晋绥
二“把敌人挤出去”
三爆破运动
四汾阳战斗
五劳武结合
六军火自给
七大生产
八联防作战
第四章圣地
一陕北风光
二窑洞生活
三参加“七大”
四抗战胜利了
第五章挺进东北
一绥远前线
二在沈阳
三在西满
四在哈尔滨
五转向和平建设的年代
第六章情系铁道
一抗美援朝
二铁路先行
三到现场去
四邓小平直接抓铁路
第七章多修铁路
一三十万人齐上阵
二要修路先选线
三运输是生产力
四坚强的领导集体
第八章“文革”前后
一一场浩劫
二再去铁道兵
三看望冀中
第九章重会张学良
一漫长的思念
二张学良离台赴美
三海峡两岸的信息
四衔命出访
五初到旧金山
六在纽约握手
七倾心交谈
八欢腾的家宴
九到使馆做客
尾声人生难得老来忙
后记
后记
本书系由《冀中回忆录》扩展而成。关于《冀中回忆录》,曾作后记说明:一九八二年,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四十五周年之际,《人民日报》编辑部约我写一篇文章。我遵命写了一篇,发表在当年七月二十九日的报纸上,题名为《怀念英雄的冀中人民创建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的回忆》。那篇文章,本来写得就很简略,未能展开,而《人民日报》在刊出时,限于版面,编辑同志又做了删减。这样一来,几乎成了一篇提纲性的东西,加之有错排之处,就很难具体、准确地反映冀中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家、爱民族的崇高精神品质。
半年以后,一九八三年一月,中共河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冀中党史、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征集座谈会,要我谈一谈当年冀中区的抗日斗争。义不容辞,我到会讲了话。因为没来得及准备,又没有当年的文字记载,靠个人回忆,只把亲身经历、感受的一些情况,按历史顺序讲了轮廓和重点。但这次讲话,比起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那篇文章,就详细一些,充实一些了。
于是,一些同志就建议我写这样一本回忆录了。在冀中党史、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征集座谈会上,很多当年亲身参加斗争的老同志,都根据自己的经历,作了很好的发言,使我深受教益,并且启发了我对当年斗争生活的回忆;中共河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和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黄桦、高存信等同志,为写作这本书提供了很多方便;刘沙、冉淮舟同志不辞辛劳,帮助查阅和整理材料。这样,便完成了呈献在广大读者面前的这本《冀中回忆录》。
扩展工作,仍由刘沙、冉淮舟同志帮助完成。除对《冀中回忆录》所写部分,进行订正和充实,还加写了少年时期和在东北军、晋绥、延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的一斗争生活。自然,也都是比较粗略的,不够全面的回忆。而且,也难免有记错、写错的地方。恳请当年参加斗争的同志予以纠正,并欢迎广大读者提出批评。
还要说明,穆欣、朱海燕等同志,也分别从不同方面予以协助。这里,对有助于写作这本书的所有同志,一并致以深切的谢意。
吕正操一九八七年四月
本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回忆录丛书之一。该书以口述的形式,全面回顾了作者吕正操的人生历程,其中内容主要集中于革命这一段。通过本书一代革命家对人民解放事业的波澜壮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曲折前进的辉煌壮丽往事的回顾,让今天的我们重新感受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革命历史。 本书是作者作为军队领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的回忆录。书本全面回顾了作者自己投身革命的艰辛历程。全书以口述的形式撰写。本书通过一代革命家对人民解放事业的波澜壮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曲折前进的辉煌壮丽往事的回顾,让今天的我们重新感受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革命历史。作者简介: 吕正操辽宁海城唐王山后村人。1922年参加东北军,次年入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任东北军连长、营长、少校副官队长,沈阳同泽俱乐部主任,第五十三军一一六师参谋处长。1933年任东北军第五十三军六四七团团长。1936年任东北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总队长。1937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司令员。1938年起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冀中行署主任,冀中区总指挥部副总指挥。1943年任晋绥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兼西满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东北铁路总局局长。1949年起任东北人民政府铁道部部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军委铁道部副部长兼铁道兵团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副部长,代部长,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铁道兵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二,三届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