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岛上游走
在半岛上游走封面图

在半岛上游走

张炜, 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为散文集。

书籍目录:

一辑

山水情结

济南:泉水与垂杨

东部:美城之链

二辑

万松浦书院开坛

散文写作答问

诗歌时段

关于《手》及书院

文苑三探

鉴别和检验

天府之吟

生活纪事

诗章引领我抵达

在海边吟诵不息

平原的吟咏

心蕾的怒放

自然温婉的叙说

三辑

在半岛上游走

马耳山文谈

“个性”和“想象力”

纯文学的当代境遇

今天的遗憾和慨叹

把文字唤醒

沉迷与超越

远和静,环境和文学

阅读:忍耐或陶醉

二十年的演变

谈简朴生活

文学散谈四题

四辑

理想的阅读

续写心中的交响

文学写作的神秘性

不绝如缕的诗声

因为绝望而哭泣

丛林秘史或野地悲歌

时代之蛊和东夷之风

精神背景之争

写得更多更久而已

少年的读与写

写作,办杂志和行走

写作:八十年代以来

写作,我们这一代

民间文学:视而不见的海洋

选择记忆中的大感动

岱下文化谈

读后记(杨德华)

后记

张炜用生命写作的作家杨德华

就作家写作而言,有的人用技巧,有的人用语言;有的人用生活,有的人用经验;有的人用智慧,有的人用聪明。只有很少数的作家是用生命写作,我以为,张炜是这很少数作家中的一个。

什么样的作家才是用生命写作的作家?这样的作家有什么特征?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方面是生命意识,再一方面是生命态度。

张炜的生命意识体现在他把文学写作当成自己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他在谈到文学写作与生命的关系时说:“人的一辈子如果只是写作,写作就不仅是主业,而是成了心灵之业。支持写作的动力在哪里?为什么能一直写下去?就因为它是心灵的需求。”(《阅读:忍耐或陶醉》)因此,他把文学看得很重,认为“真正的纯文学作品永远存在于人的生命当中,存在于生命的旅程当中,它是人类永远的需要”。(《纯文学的当代境遇》)他不会孤立地谈文学问题,而是始终把文学和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文学的本质,也还是一种生命的创造,是一个生命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感悟、感动或愤怒,是一个生命与客观世界冲撞的结果,是与这种种世相对应的紧张关系。”(《沉迷与超越》)“纯文学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问题,而可视为生命的延进状态,是生命如何发展和表达的问题。”(《纯文学的当代境遇》)显然,张炜所强调的生命意识,不仅包括群体对生命的尊重等一些共通的认识,更包括作家对于生命的独特感受。他说:“对于纯文学来说,这里显然不是一个更强烈更集中的问题,而是怎样更个人化的问题,即怎样使其完完全全从属于自己的生命。”(《纯文学的当代境遇》)这种生命意识已经成为张炜的一种自觉。

至于张炜的生命态度,大致可以用“严肃、认真”这几个字来概括。我们来看看他反复强调的话:“作家最要紧的是要诚恳、要质朴。作家嗓子比不上广播员,思辨比不上哲学家,漂亮比不上影星,作家只有一份质朴的感情。”(《在半岛上游走》)“我还是得说,现在杰出的作品少,关键还是作家关怀的力度、强度和深度不够,没有更高更大的关怀,还是人格问题。这种强烈的关怀,执拗如一的人格力量,最终还是决定一个作家能否走远的最大因素。”(《“个性”和“想象力”》)毫无疑问,质朴和人格力量是张炜生命态度不可替代的标尺,用此来衡量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就会发现一种文学规律:“真正优秀的作家,不会站在平庸的开阔地上,而只能站在一线非常狭窄的地带,这个地带容纳的人是很少的。这里将站着为数不多的人。”(《在半岛上游走》)在他的心目中,有四位中国文学的大师矗立在那里,他们是屈原、鲁迅、李白和杜甫。可见他的文学定位非同一般。

正是有了这样的定位,张炜才会在写作问题上如此较劲。他一再强调诗性的写作,认为“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只有诗性的写作才能建立文学的高峰,才能站在整个的思想力完美力等诸种条件综合筑成的山巅之上”。(《纯文学的当代境遇》)他赞赏作品的饱满,“如果不饱满,什么都谈不上了。那是生命的力度,是那种方块字不能掩藏的激动和感动……”(《在半岛上游走》)他把作品的语言问题提到关乎作品成败的高度:“忽略了语言就忽略了整个文学,所以他们能够容忍粗糙的语言,宽容得没有原则。我就不能够容忍。那种低水平、粗糙的语言,根本就不要指望它好,我看不下去。”(《丛林秘史或野地悲歌》)这样一种生命态度让张炜的创作在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

这本《在半岛上游走》(作家出版社)包含了张炜近几年大部分散文新作,文体各异,却无不散发着真诚的感动和睿智的光芒。所谓“文如其人”,斯言不谬。

说起来认识张炜起码有二十多年了。那时候,张炜的小说在文坛上已经颇有影响,短篇小说《芦青河告诉我》和《一潭清水》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古船》出版后好评如潮,但他仍然是个青年作家,不过是比其他青年作家成绩显著一些罢了。那时候,我只是一个作家出版社的年轻编辑,初出茅庐,去山东找作家组稿,却和张炜一见如故。记得我那次到济南下火车,是张炜的夫人小王接我的。她说张炜在郊区开会,晚上才能回来,让我在他们家里等。果然,晚上张炜和王润滋、尤凤伟、矫健等一帮山东作家一起回来,大家聚谈甚欢。接下来两天,我们除了谈文学,就是遍游济南城。当时张炜和我谈得最多的,就是作家创作如何打深井的问题。

那次畅谈,不仅让我对张炜的创作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让我们的内心世界达成了某种契合,虽然后来我们又有过多次类似的谈话。其实,这种契合已经超越了一个作家和一个编辑的关系,更超越了被组稿人和组稿人的关系。因为,这二十多年中,张炜虽然给我推荐了不少山东作家的作品,包括张海迪那部获奖作品《生命的追问》,可从未主动把自己的新作品拿给我。他总是和被推荐的作家说:我给你找个中国最好的文学编辑。

当我大病初愈,想要弥补一些人生的遗憾时,我想到了要给张炜编一本书。如果在我的编辑生涯中缺少了这一环,我会内心惴惴不安的。于是,我给张炜打电话,要他的新作。而他,二话不说,就把稿子编好,给我用电子邮件发过来。他没有给我提任何出版条件,只是希望我给他的这本散文随笔集写篇编后记。

其实,张炜已将稿子编好,我的任务只是细细地阅读,然后便有了这篇读后记,向读者起点儿推介的作用。每一位作家都有自己的生命底色,编辑不过是将其还原得更逼真。我以为,这本书是张炜生命底色的一次曝光,但愿它在读者的心目中永不褪色。

内容摘要:

  作家最重要的是要诚恳、要质朴。作家嗓子比不上广播员,思辨比不上哲学家,漂亮比不上影星,作家只有一份质朴的感情。张炜即是一位执著于简朴生活与纯粹文字的作家,拒绝喧嚣与浮华。这部最新散文集散发着率真质朴的品格性情,平和博远、闪烁灼见。对故土的至深挚爱,精神上的自我救赎,成为张炜写作的特质,体验困惑忧患,感受天地生命,指引着他朝着精神呼唤的方向。  就作家写作而言,有的人用技巧,有的人用语言;有的人用生活,有的人用经验;有的人用智慧,有的人用聪明。只有很少数的作家是用生命写作,我以为,张炜是这很少数作家中的一个。  这本《在半岛上游走》(作家出版社)包含了张炜近几年大部分散文新作,文体各异,却无不散发着真诚的感动和睿智的光芒。所谓“文如其人”,斯言不谬。【作者简介】  张炜男,汉族,1956年11月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山东省栖霞县。现为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1975年开始发表诗,1980年开始发表小说、散文、文论等。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一潭清水》,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外省书》《丑行或浪漫》《刺猬歌》等。作品在海内外多次获得文学奖,并译为英德法日韩等多种文字在境外出版。新作长篇小说《刺猬歌》反响热烈。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在半岛上游走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6345200
如需购买下载《在半岛上游走》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作家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在半岛上游走是作家出版社于2009.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 的主题关于 散文-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