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0.0
本书从四个方面对“法的信仰”作为一种整体性的现代社会机制进行了分析。
引言
第一章法作为信仰
第一节信仰:内涵、构成与价值
一、信仰:对价值与意义的追寻
二、信仰的要素构成
二、信仰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信仰与法
一、法: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权利要求
二、法的信仰的内涵
三、法的信仰作为一种整体性的现代社会机制
第二章市民社会法的信仰的发生机制分析
第一节市民社会:历史、内涵与要素
一、“市民社会”范畴的历史演变
二、市民社会的内涵与要素
三、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模式与中国社会主义
市民社会的建构
第二节市民社会的法权要求物的依赖与人的独立:法的信仰的发生依据
一、社会资源的占有与产权的保障
二、自由的生成与保障
三、交往理性的契约化
第三节自然:法权要求的资源基础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考察
二、经济性法权要求与生态性法权要求的统一
第四节市民社会中法权要求的差异、博弈与协调
一、利益的分化与法权要求的差异
二、利益的冲突与法权要求的差异通过利益集团的博弈而协调
三、利益博弈的现实考察:在中国的语境下
第五节市民社会下的私法自治
一、私法与公法的界分
二、私法与自治
三、私法自治的个体价值意蕴
四、私法自治的社会价值意蕴
第三章政治合法性法的信仰的实现机制分析
第一节政治合法性的概念及其研究取向
第二节法权理念的实现与确证:政治合法性的生成路径
一、政治合法性的人权基础
二、政治合法性的民主基础
三、政治合法性的法治基础
四、政治合法性的意识形态论证
五、政治合法性的绩效基础
第三节政治合法性下的政府角色定位
一、有限政府及其理据分析
二、有效政府及其理据分析
三、责任政府及其理据分析
第四章公民文化法的信仰的文化机制分析
第一节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
一、文化概念溯源
二、文化:一种价值观念体系
三、文化塑造人格
第二节法的信仰的缺失:文化语境中的内在困境
一、“不平等的二元结构”与人格扭曲:传统的惯性
二、“人与物的颠倒”与人格异化:货币拜物教的逻辑
第三节法的信仰的文化形态:公民文化
一、公民概念的历史:一种法文化的追溯
二、公民、臣民、人民与市民:一种法文化的比较
三、现代公民文化建构与形成的经济与社会基础
四、公民文化的主要内涵
五、积极推进公民文化建设
第五章和谐共同体法的信仰的功能机制分析
第一节三种不同的和谐理念
一、传统“和谐”理念的价值反思
二、基于“权利”的法的和谐理念
三、共产主义的和谐理念的价值审视
第二节法的信仰与和谐共同体的构建
一、法的信仰对于建构“基于权利的和谐共同体”的必要性
二、法的信仰对建构“共产主义和谐共同体”的非充分性
三、“法的和谐”理念的历史定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书在政治哲学的视域中,对“法”以及“法的信仰”进行了独特的界定,并分别从发生机制、制度机制、文化机制和功能机制四个方面对“法的信仰”予以分析,展示了“法的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性机制的完整内涵与历史定位。【作者简介】 李海青,山东滨州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共中央党校,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哲学研究。近年来在《哲学研究》、《思想战线》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作30部,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3项。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法的信仰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01988522 《法的信仰》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20 | 印数 | 2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