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对外宣传史
新中国对外宣传史封面图

新中国对外宣传史

姚遥,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8.0

书籍简介:

本书以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宣传事业的发展和沿革为研究对象,对现有研究论著和资料进行整合,在中国与世界融合的大历史背景下,回顾中国对外战略的总体脉络,审视中国对外宣传事业的变化趋势与背后动因,同时据此提出相应建议,为我国对外宣传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为提高中国软实力、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提供镜鉴。

作者介绍:

姚遥,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研究部主任、外交学院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法学、经济学双学士,清华大学大众传播学硕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中美富布赖特项目”联合培养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博士后。长期研究国际关系、公共外交、国家软实力等政策课题。

书籍目录:

前言 新中国对外关系的不变逻辑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宣传”有罪?

一、什么是“宣传”

二、“对外宣传”与“公共外交”

三、“宣传”无罪,“宣传腔”有罪!

第二节 对外宣传所为何来?

一、“对外宣传”的实质:对外关系中的“言”

二、不能夸大“对外宣传”

三、不能轻视“对外宣传”

第三节 对外宣传所谓何物?

一、对外宣传的形式

二、对外宣传的内容

第四节 谁在做对外宣传?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

二、国家机构

三、中央媒体

四、人民团体

五、国有文化企业

六、社会大众

第五节 对外宣传做给谁?

一、大国

二、周边国家

三、发展中国家

四、多边国际组织

五、港、澳、台地区及海外的华侨华人

六、外国公众、媒体、企业和社会团体

第六节 新中国对外宣传如何分期?

一、对外宣传的历史分期

二、历史逻辑不可割裂

三、历史逻辑亦不曾停滞

第二章 “一边倒”

20世纪50年代的对外宣传

第一节 对外战略

一、国际环境:美苏对峙

二、外交主旋律:联苏抗美

三、补充策略:争取中间地带

第二节 体制机构

一、1947:中央外事组

二、1949:国际新闻局

三、1952:外文出版社

四、1955:外交部新闻司

五、1958:国务院外事办公室

第三节 典型案例

一、《人民中国英文版》贺中苏同盟

二、毛泽东指挥“抗美宣传战”

三、周恩来请卓别林看《梁祝》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两面反”

20世纪60年代的对外宣传

第一节 对外战略

一、国际环境:美苏妥协

二、外交主旋律:反美反苏

三、补充策略:鼓吹世界革命

第二节 体制机构

一、1960: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

二、1966:中央文化革命小组

第三节 典型案例

一、邓小平拟“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

二、陈毅举行记者会谈“中美越南对峙”

三、广播局长内部讲话释“宣传世界革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条线”

20世纪70年代的对外宣传

第一节 对外战略

一、国际环境:苏联扩张

二、外交主旋律:联美抗苏

三、补充策略:进入国际社会

第二节 体制机构

一、1971:周恩来重整外事部门

二、1973:邓小平分管外事工作

三、1978:中宣部对外宣传局

第三节 典型案例

一、基辛格点评“电视证实新中国”

二、邓小平谈“反苏宣传放空炮”

三、乔冠华赴联合国见西方记者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结盟”

20世纪80年代的对外宣传

第一节 对外战略

一、国际环境:美苏僵持

二、外交主旋律:与美苏保持等距

三、补充策略:实行全面开放

第二节 体制机构

一、1980:中央对外宣传小组(一)

二、1988:中央对外宣传小组(二)

第三节 典型案例

一、钱其琛发布“中苏关系三大障碍”

二、廖承志巧发《致蒋经国公开信》

三、李鹏首开“两会”总理记者会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伙伴关系”

20世纪90年代的对外宣传

第一节 对外战略

一、国际环境:美国“一超独大”

二、外交主旋律:建设伙伴关系

三、补充策略:参与国际体系

第二节 体制机构

一、1990: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

二、199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三、1993:中央电视台海外节目中心

第三节 典型案例

一、李肇星舌战CNN“名嘴”拉里·金

二、江泽民接受专访谈亚洲金融危机

三、杨澜忆19932F“申奥”公关战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和谐世界”

21世纪初的对外宣传

第一节 对外战略

一、国际环境:新兴大国出现

二、外交主旋律:倡导和谐世界

三、补充策略:改革国际秩序

第二节 体制机构

一、2003: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

二、2005:“大外宣”格局

三、2009:外交部公共外交办公室

四、2011: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第三节 典型案例

一、中国与法国互办文化年

二、塞内加尔总统撰文评“中非合作论坛”

三、胡锦涛特别批示“国际公关宣传”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学习外国好经验

一、追求富强

二、维护独立

三、阐释民主

第二节 建构中国软实力

一、化解冲突

二、避免消耗

三、反对霸权

第三节 对外宣传的术与道

后记 寻找中国的“自我”

致谢

内容摘要:

姚遥博士在绪论中很清晰地讲解了“对外宣传”“对外传播”和“公共外交”三个极为相关的概念在我国和西方不同时代的理解差异。他在书中提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的美国,公共外交的定义就是我们所说的对外宣传或对外传播,即通过书刊、广播、电视等手段向外国公众传达本国的政策和价值观,影响外国人对于本国的印象,提升他们对于本国的好感。而近几十年来,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公共外交”这一概念的外延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成为对外传播国家形象的新兴主体。也即,各种有机会进行国际交往的社会机构、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精英人士甚或一般公众承担的公共外交活动开始风生水起了。在中国,公共外交的要义也演化成为:在承担对外宣传职能的政府部门的主导和支持下,公众以自己的故事和体会参与了向世界说明中国——特别是近年来,这一力量及其效果的增强显而易见。

编辑推荐:

李肇星、赵启正、傅高义作序,白岩松导读。以珍贵档案、翔实案例、清晰脉络,展示对外宣传如何塑造国际舆论,为新中国的对外战略建构国际话语权。
 
外交部原部长、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 李肇星
 
《新中国对外宣传史》是姚遥博士在国内研究及哈佛大学访学期间辛勤耕耘的收获,为这本书,他查阅了大量中外文档案,采访了许多当事人,请教了不少师长……总的读后感,与我几十年来在老前辈和同龄人帮助下增进中外人民相互了解的心得相通:人民至上,人民万岁。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外交研究院院长 赵启正
 
本书将新中国的国际关系史与对外宣传史并行回顾,作者以丰富史料和典型案例为依据,勾画了新中国六十多年来对外宣传事业的历史沿革,对“文革”等不同时期的教训和失误也都没有回避,为我国国际关系的理论研究和软实力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学理参考与实践启发。
 
哈佛大学教授、《邓小平时代》作者 傅高义(Ezra F. Vogel)
 
我的前辈和老师——费正清——哈佛大学汉学研究的开宗学者,“二战”期间曾作为美国外交官常驻战时中国的陪都——重庆。在那里,他有缘结识了周恩来和龚澎等从事对外宣传和公共外交的中国专家。今天,研究中国的我们这一代洋学者,在姚遥博士所呈现的这段历史中发现了别样的回味。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员、主持人 白岩松
 
新的世纪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最令人好奇的谜。回望过去,我们与世界的沟通,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却也有太多失败的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愿本书像面镜子,照出来路,更照出清晰而坚定的前景,我们正书写着中国与世界间属于明天的历史,不是吗?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新中国对外宣传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2360117
如需购买下载《新中国对外宣传史》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新中国对外宣传史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820 的主题关于 对外政策-宣传工作-历史-研究-中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