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123.0
汇编了2007~2088年国内技术与哲学研究领域学术价值较高的学术论文50余篇,涉及技术与哲学元理论、技术本体论、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技术价值论、技术与伦理、技术与文化、技术与技术创新、生态技术、国外技术哲学研究动态等内容。
第一篇 技术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研究
“技术认识”解析
科学-技术关系的历史逻辑与当代特征
技术与生活世界
自然约束下的现代科技与社会关系模型探究
社会工程哲学——有着远大未来的新学科
论社会工程设计的整体性思维方式
技术精神与求效性思维方式
生存论视域下的技术
为现代人的生存植根——一种对海德格尔技术之思的解读
生存论视域下的技术理性批判
技术哲学元研究在中国的展开径迹——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统计描述
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困境及其超越——基于Techne的话语综合
人的技术性存在:人与技术之间关系的认知图景
技术哲学维度下的人与自然和谐
技术进步、犬儒主义与启蒙的幻象
技术物传播:价值选择的视角
技术、图像与生活世界:一种新的挑战
克里斯-席林“技术化的身体”思想评析
从Techne特刊看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的转向
当代技术哲学的代际嬗变、研究进路与整合化趋势
技能性知识与体知合一的认识论
高技术知识存在和演化方式
中国军事技术哲学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
第二篇 技术与文化
技术的价值性辨析
新卢德主义关于技术影响人心理的分析
技术创新文化的进化过程解析
试析技术恐惧文化形成的中西方差异
论网络技术正向价值的实现
技术乐观主义的当代价值
科技价值论视域下中国制造业的困境与对策
复杂性问题的界定与应对:科学认识论的后现代文化镜像
科技风险的伦理思考
技术风险与“非零和”合作的风险共生社会
论纳米技术共同体的伦理责任及使命
STS与工程伦理学的关联性分析
技术和人的异化及其扬弃——对“人”的技术化生存的反思与超越
工程活动中的伦理责任及其实现机制
技术“遮蔽”了什么?
技术的三个内在伦理维度
宗教的技术之维——一种可能的分析
第三篇 当代技术与工程中的哲学思考
略论工程的三个“层次”及其演化
波函数、量子控制及其哲学思考
国外创造技法和发明方法的叙事逻辑以及引入中国的文化困境
技术哲学视野下的苏联工业化问题研究
技术方法论研究——TRIZ的方法论基础
工程规划与设计阶段的伦理问题和伦理原则
技术问题的本质与类型分析
关于无技能工人的“know-how”研究——含义、合法性与当代境遇
齿轮机构对人类文化的作用
公众对纳米技术认知的伦理基础与途径
——以大连地区“公众对纳米技术的认知”调查为例
黑客犯罪的唯物史观辨析
论科技体制改革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论科技黑箱与IT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可持续技术还是可持续使用?——从“技术人工物的双重属性”谈开去
德克斯:面向实践的工程学的技术哲学先驱
技术使用者研究的三种主要范式及其比较
脑成像技术的认识论问题及伦理挑战
第四篇 技术、创新与人类发展
城市史:技术、工程与空间
生态文明时代的绿色建筑观
后现代生态文明观下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
论德克斯的发明哲学思想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绿色技术创新
从创造力发展的文化维度解读技术创新
生态文明视野下绿色技术创新的原则与动力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技术本身无法解决生态危机
技术的人文关怀及人文的技术语境——试论哲学视域下的数字城市及其活力挑战
技术哲学视野下中国高铁技术发展探析——论高铁技术与人的“协作与奴役”
技术信仰的表征与降格技术信仰的路径考究——从社会文化学视角探究现代技术
第五篇 其他相关问题
亲子关系的技术塑造——亲子文化研究框架
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思想分析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试论《考工记》科技思想的人文关怀情结
再论社会技术——解决社会问题与解决自然问题的关系
自然界的辩证运动与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本质探析
我国R&D经费投入计量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知识经济视域下的产业战略选择
演化论视域下的科学技术“双刃剑”理论
马斯洛人本主义创造观及现象学方法论审视
论我国“后世博时代”的知识产权
论科技形态的多样化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二重性
科学技术学在我国发展的计量分析
基于技术工具主义的网络教学观及其批判
现代技术——资本反生态性的实现途径
《技术与哲学研究(2010-2011卷)》精选了第13届全国技术哲学年会的论文以及2010年和2011年两年间学者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论文。文集分五篇:第一篇技术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研究;第二篇技术与文化;第三篇当代技术与工程中的哲学思考;第四篇技术、创新与人类发展;第五篇其他相关问题。
秉承《技术与哲学研究》“突出学科特色,加强基础研究,注重现实应用”的创办宗旨,本论文集充分展示了两年来我国学者在技术哲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希望通过本论文集的出版深化中国技术哲学的学术研究,进一步推动技术哲学界与全国哲学界、工程技术实践者和决策者之间的广泛交流与沟通,使技术哲学能够在理性的高度和实践语境中“为国服务”,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增进我国的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