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法史论
现代国际法史论封面图

现代国际法史论

陶樾,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原为大东书局1946年版,本次出版是经过学者进行点校后的版本,在保留原稿风格的前提下修改其中的明显错误、遗漏之处。

作者介绍:

陶樾,生于1910年,在法国巴黎大学索邦法学院从事公法、外交史研究工作。历任上海法学院、上海商学院、上海法政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校教授。著有《现代国际法史论》(1946)、《论法国人民阵线的形成和政策》(1984)等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制定的国际法规 ——海牙公约

第一节 1899年以前的制定法规

第二节 1899年第一次海牙会议

第三节 1907年第二次海牙会议

第四节 两次会议的总评价

第五节 召集第三次会议的拟议

第六节 各国对于《海牙公约》的反响

第二章 海战的制定法规 ——《伦敦宣言》

第一节 陷于混乱状态中的海战法规

第二节 拟议中的国际捕获审检法庭之缺点

第三节 伦敦国际海法会议召集经过

第四节 《伦敦宣言》的内容

第五节 《伦敦宣言》的评价

第三章 国际空战法规

第一节 天空的区域

第二节 天空区域的法律性质问题

第三节 《国际航空公约》

第四节 双边公约的订立

第五节 空中轰炸问题

第六节 空战时交战国与中立国的权利义务问题

第七节 空中传播无线电讯问题

第八节 海牙空战法规草案

第四章 国际仲裁

第一节 仲裁的意义与手续

第二节 仲裁条约

第三节 阿拉巴马赔偿要求案件

第四节 各方对于仲裁的重视

第五节 两次海牙会议与仲裁

第六节 仲裁案件

第七节 海牙常设仲裁法庭成绩的总检讨

第八节 仲裁混合委员会

第九节 全世界组成一仲裁条约网

第十节 《国联盟约》与仲裁

第十一节 仲裁制度的改进

第十二节 仲裁优劣点的总评价

第五章 国际争议和平解决的新方法 ——国际调查委员会

第一节 国际调查委员会的意义

第二节 第一次海牙会议与国际调查委员会

第三节 北海案件

第四节 第二次海牙会议与国际调查委员会

第五节 1907年后的国际调查案件

第六节 美国塔夫脱总统的计划

第七节 《布赖安条约》

第八节 对于不诉诸和解者的制裁问题

第九节 国联的和解手续

第十节 国联的制裁

第十一节 《国联盟约》与《海牙公约》的比较

第六章 斡旋与调停

第一节 斡旋与调停的区别

第二节 调停与仲裁的区别

第三节 斡旋与调停的起源及其进展

第四节 海牙会议与斡旋调停

第五节 《国际盟约》与斡旋调停

第六节 斡旋与调停的实例

第七节 斡旋与调停的前途

第七章 国际立法与国际组织

第一节 国际社会的成立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思想

第三节 欧洲联盟(Confederation of Europe)

第四节 欧洲的协调(European Concert)

第五节 国际会议

第六节 造法性的国际条约

第七节 国际行政联合机构

第八节 国际联盟

第八章 国际法庭

第一节 国际法庭之思想的前驱

第二节 第一次海牙会议的国际法庭

第三节 常设仲裁法庭

第四节 第二次海牙会议与国际法庭

第五节 常设国际法庭

第九章 国际法典之编纂

第一节 法典编纂的意义

第二节 学者个人的编纂尝试

第三节 团体的编纂努力

第四节 各国政府的编纂工作

第五节 国际法典编纂的逐步共同努力

第六节 国际法典编纂的前途

附录 《联合国宪章》的总检讨

内容摘要:

    
陶樾编著的《现代国际法史论》的目的既在“检讨”与“清算”,所以作者的态度自然是批评的,或者更确切一些说,是采取夹叙夹评的方式。
本书是经典图书,本版在保留原貌的前提下,经过现代学者校正更适合现代读者阅读。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现代国际法史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1213360
如需购买下载《现代国际法史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 1 印数 4000

书籍信息归属:

现代国际法史论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2.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9-09 的主题关于 国际法-法制史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