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40.0
中国古代城市保护神的起源和城市的起源与形成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发源于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的中国古代城市,到夏商基本定型,经过秦汉、魏晋时期的发展,到唐宋达到了兴盛的局面。源于水墉神的城隍神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城市保护神,到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形成。而起源于印度后传到西域的毗沙门天王则是在南北朝时期才以佛教神灵的面孔来到中国,二神在唐宋以前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绪言
一 选题缘起与概念界定
二 论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三 史料讨论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古代城市保护神兴起、发展的条件与基础
第一节 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唐宋时期的发展
一 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初期发展
二 唐宋时期城市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国古代城市居民的构成与唐宋时期市民阶层的形成
一 中国古代城市居民的构成
二 唐宋时期市民阶层的兴起、形成
第三节唐宋时期佛教对城市民众的深刻影响
一 唐宋时期佛教对城市民众的直接影响
二 唐宋时期佛教对城市民众的间接影响
三 唐宋时期城市民众的佛教信仰意识
第二章 中国古代城市保护神的兴起与初期发展
第一节 中国古代城市保护神的兴起
一 有关城隍神起源的探讨
二 毗沙门天王的源起
第二节 中国古代城市保护神的初期发展
一 唐宋以前城隍神信仰的发展
二 唐宋以前毗沙门天王信仰在中土的传播
第三章 唐宋时期城市保护神二元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毗沙门天王的加入
第二节 唐宋时期城市保护神信仰的普遍化
一 城隍神信仰的普遍化
二 毗沙门天王信仰的普遍化
第三节 唐宋时期城市保护神盛行的原因及影响
一 唐宋时期城市保护神盛行的原因
二 唐宋时期城市保护神盛行的影响
第四章 唐宋时期城市保护神在区域分布上的差异性
第一节 唐宋时期城市保护神在地理分布上的区域性特征
一 写经题记
二 发愿文
三 榜文、贴文
第二节 城市保护神在区域分布上的差异性所昭示的南北城市文化的不同
第三节 从城市保护神的发展演化看唐宋时期中外文化、南北城市文化的融合
一 从毗沙门天王流变看唐代中外文化交流
二 从毗沙门天王与城隍神的交融看唐宋时期南北城市文化的融合
第四节 从城市保护神的发展演化看唐宋时期思想文化的演变
第五章 唐宋时期城市保护神神性与职能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城市保护神神性的发展演变
一 城市保护神神性的人格化特征浓厚
二 城市保护神神性的正统化特征明朗
第二节 城市保护神职能的扩大化
一 毗沙门天王职能的扩大化
二 城隍神职能的扩大化
三 城市保护神神性与职能的演变性质
四 唐宋以后城市保护神的发展分化
第六章 唐宋时期城市保护神与宗教的关系
第一节 毗沙门天王对佛教的游离与部分回归
第二节 城隍神向道教的靠拢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王涛编著的《唐宋时期城市保护神研究——以毗沙门天王和城隍神为中心》以“唐宋时期的城市保护神”为研究对象,在时间段上,以唐代中期至两宋为重心,部分论段上溯至史前文明、下探到元明清时期,为的是尽可能在比较宽的时间段里分析论证,以得出较客观的结论,也便于进一步突出重点段。王涛编著的《唐宋时期城市保护神研究——以毗沙门天王和城隍神为中心》主要探讨了毗沙门天王与城隍神在唐宋时期的发展、流变过程。《唐宋时期城市保护神研究——以毗沙门天王和城隍神为中心》以中国古代城市保护神的起源和城市的起源与形成关系为逻辑起点,分析了唐宋时期城市保护神广泛盛行的状况,指出毗沙门天王和原有的城隍神共同构成这一时期的城市保护神,中国古代城市保护神二元并存的格局形成。但毗沙门天王主要存在于北方城市之中,而城隍神则大范围存在于南方城市。在二神演变的过程中,其神性和职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之后,城隍神又独自成为中国的城市保护神,毗沙门天王则逐渐淡出城市保护神的行列。毗沙门天王其中一部分转换为中国的民间信仰,另一部分又回归到寺院,成为护法、护院的守护神,部分地回归佛教;城隍神则渐渐向道教靠拢。【作者简介】王涛,女,1973年生,山西省五寨县人,忻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系副主任。主要从事唐宋社会文化史研究,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出版著作三部,主持和参与多项各级各类课题,并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奖。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唐宋时期城市保护神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16116661 如需购买下载《唐宋时期城市保护神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唐宋时期城市保护神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2.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933 的主题关于 神-信仰-研究-中国-唐宋时期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