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8.0
本书描写1927年~1937年上海的现代化运动,尤其是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过程。
序
前言
楔子上海人的一日1936.5.21
导论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历史全息运动与社会历史的全息研究观
一历史.社会史.全息社会生活史
二城市化与现代化
三2030年代上海城市现代化模式与特征
第一章人口:现代上海文明的载体与动力
第一节移民:上海人的主体
第二节人口的诸种构成与上海社会现代化
第三节从职业构成看20-30年代上海人口的现代属性
第二章一体化社会结构之透视
第一节上海社会结构分层研究之一
第二节上海社会结构分层研究之二
第三节政治整合与社会整合:一体同构的社会中心体与社会成员
第三章上海人社会人格形成及特征分析
第一节社会化:上海人现代人格塑造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中介环节
第二节一个特殊的社会群落:上海人社会人格类型与特征
第三节多重复合的次属关系与“两面人”
第四章新型生活方式透视:工资、物价与消费
第一节工资:一种迥异于旧的分配形式与谋生回报
第二节物价与收入:上海人生活水平状况
第三节30年代上海工人生活水平与状况的一个调查及分析
第四节消费:从生存本能向个性解放与自我价值体现的质的飞跃
第五章物化环境与社会生活
第一节城市基础建设与市民生活
第二节人.建筑.空间.文脉
第六章时代投影下的新型都市文化生活
第一节商业化、多元化、大众化:20-30年代上海文化发展的三大特点
第二节上海变异民俗文化之研究
第三节语言与生活:急遽递嬗变异的上海方言
第七章共谐中的异趋
第一节价值观:两极对峙与走向
第二节无奈与抗拒:转型社会的负面效应
第三节社会边缘化与社会病态
结束语
再版后记
附录
参考、征引书目举要
再版说明
现代化概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急遽现代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运动在1927-1937年的上海表现得十分典型。现代化造就了上海城市与都市文明,也塑造了具有现代城市人格的一代上海人。这一切,构成一幅现代上海都市世俗生态画卷,也深刻地推动了上海历史的前进,奠定了上海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的地位。本书试图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从上海寻找诠释“现代中国缩影”的一把锁钥。这不仅需要对人与生活有关的各层面、各领域的实证研究,更需要在此基础上的综合分析与理论架构。过去的得失成败与经验教训,无疑会对今天具有借鉴参考的意义。 本书在内容结构安排上分为前后七章,前三章以探讨上海人为主题,从人口主要来源、人口各种比例、属性、社会结构、社会各层次及整合机制入手,探寻这一时期上海人的人格特质与模式,及其成为现代人的必然性及与现代化的正反馈作用。第四、五、六三章分别从上海生活的各主要方面如收入消费、生活水平、物化环境、文化生态等去研究生活状态与演变特征。第七章则试图通过从上海人与生活及社会现象中的两极对峙的矛盾、混乱现象乃至负面效应、病态现象,勾勒出现代化进程中共谐与异趋的曲线发展轨迹与二元结构特征。【作者简介】 忻平,男,1954年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博士。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上海市科教党委宣传处处长兼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现任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并任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协会理事长、上海市历史学会理事、上海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民俗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党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等。曾先后赴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神户大学、大阪外国语大学、广岛大学和美国讲学和交流,对中国近现代史、上海史研究有较多成果。出版学术专著3本、主编2本、译著1本,合作出版20本,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要著述有《王韬评传》(1990年)、《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1996年)、《1937:深重的灾难与历史的转折》(1999年)、《民国社会大观》(1991年,第一主编)等。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从上海发现历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11183269 《从上海发现历史》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3100 |
从上海发现历史是上海大学出版社于2009.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75.1 的主题关于 现代化建设-概况-上海市-1927~1937 ,社会生活-概况-上海市-1927~1937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