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49.0
日本诗歌同日本文学、文化的历史一样,经历了古代吸收中国诗歌传统、近现代吸收西方诗歌精髓的过程。本书从日本原始歌谣与咒语、诗词、神话传说等形态混合—分化—形成独立诗歌形态讲起,将日本民族诗歌——和歌的诞生,第一部诗歌总集《万叶集》的问世,日本汉诗的兴起等源头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考究。又将近代日本诗歌在西方美学和艺术精神的影响下的流变,唯美诗、象征诗等的派别之争,无产阶级诗歌运动和现代派诗歌运动等核心事件的始末进行了归纳论证。
第一章 日本诗歌的起源
第一节 原始歌谣的源头
第二节 古代歌谣的形成
第三节 短歌形态的初现
第二章 和歌总集《万叶集》的诞生
第一节 《万叶集》的诞生
第二节 万叶歌风的形成
第三节 万叶歌学批评意识的萌芽
第四节 《万叶集》与中国文化
第三章 《万叶集》的主要歌人及歌作
第一节 柿本人麻吕
第二节 高市黑人·山部赤人
第三节 山上忆良
第四节 大伴旅人·大伴家持
第五节 东歌·戍边歌
第四章 古代汉诗文兴起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影响与汉诗勃兴
第二节 现存最古汉诗集《怀风藻》
第三节 三大敕撰汉诗文集
--《凌云集》《文华秀丽集》《经国集》
第四节 白居易诗的流行与汉诗人菅原道真
第五章 和歌的中兴与《三代集》
第一节 私家集o敕撰集的流行
第二节 纪贯之与第一部敇撰《古今和歌集》
第三节 《古今和歌集》时代的六歌仙
第四节 《后撰和歌集》与《拾遗和歌集》
第六章 古代诗学o歌学的诞生
第一节 中国诗学的引进与《歌经标式》
第二节 空海与《文镜秘府论》
第三节 《古今和歌集》序中的歌学论
第四节 赛歌兴隆及判词的批评意识
第五节 忠岑·公任·俊赖及歌论书的流行
第七章 和汉诗歌并存与歌谣·和歌再昌盛
第一节 和汉诗歌并存与《和汉朗咏集》
第二节 汉诗精粹的双璧《本朝文粹》《本朝续文粹》
第三节 神乐歌·催马乐·《梁尘秘抄》《闲吟集》
第四节 八代集的规范化
第五节 西行与《山家集》
第八章 中世和歌的革新与《新古今和歌集》
第一节 歌坛空前活跃与私家集·敕撰集共荣
第二节 《新古今和歌集》的新世界
第三节 《新古今和歌集》的歌人
第四节 十三代集与家道三大流派的形成
第九章 中世歌学的新超越
第一节 歌学的新发展
第二节 藤原俊成承前启后的歌学
第三节 藤原定家歌学体系化的完成
第十章 中世新兴的连歌·狂歌·川柳
第一节 连歌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救济·良基对连歌开创性的贡献
第三节 心敬·宗祇将连歌推向新高峰
第四节 狂歌·川柳
第十一章 五山文学体制内外的诗
第一节 五山诗与中国禅林文学
第二节 五山诗的主要代表诗人们
第三节 五山诗文双璧义堂周信o绝海中津
第四节 一休宗纯诗的狂气
第五节 良宽诗的风流
第十二章 近世俳句o俳论的兴起与革新
第一节 从连歌到俳谐连歌·俳句的演变
第二节 贞门派与谈林派的俳论论争
第三节 芭蕉与俳句革新
第四节 蕉风俳论的独创性
第五节 蕉门弟子对蕉风的继承与发展
第十三章 近世歌学论的形成与俳句中兴
第一节 复兴国学对歌学论的促进
第二节 与谢芜村与俳句中兴
第三节 小林一茶的新句风
第十四章 近代新诗时代的到来与流派的勃兴
第一节 《新体诗抄》与翻译西方诗
第二节 森鸥外译《于母影》与浪漫派兴起
第三节 浪漫派诗人岛崎藤村o北村透谷o石川啄木
第四节 唯美派与北原白秋o木下杢太郎
第十五章 近代和歌o俳句的改良与革新
第一节 传统和歌的革新
第二节 俳句改革的尝试
第三节 正冈子规及其弟子们
第四节 与谢野晶子与明星派歌坛
第十六章 近代象征诗派的开展
第一节 从浪漫·唯美诗风到象征诗风
第二节 近代诗的新时代与象征诗的展开
第三节 象征诗坛的"白秋·风露时代"
第四节 萩原朔太郎与近代象征诗的完成
第十七章 民众诗的兴起与现代艺术派的萌芽
第一节 民众诗的兴起
第二节 农民诗人宫泽贤治
第三节 无产阶级派诗与代表诗人
--中野重治·金子光晴·小熊秀雄
第十八章 现代诗歌展开
第一节 现代艺术派与现代初期的诗歌运动
第二节 现代象征·唯美的代表诗人高村光太郎
第三节 《诗与诗论》派的西胁顺三郎·三好达治
第四节 《四季》派的立原道造·中原中也
第十九章 当代诗的新起点
第一节 战后的反思与诗歌的新起点
第二节 历程派重建与荒地·列岛两派的诞生
第三节 50年代以后新生代诗人登场
主要参考书目
《日本诗歌史》还以日本诗歌史的进程为参照,对比研究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与“拿来主义”的关系,将文化的融合与中西交流放在世界史的研究视角进行分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