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封面图

大学·中庸

(春秋) 曾子, (春秋) 子思, 著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19.8

书籍简介:

本套图书内容丰富,涉及广泛,其中包括文学类名著,历史类著作等,文中添加了历代名家对作品的评点及注释等内容,能够使读者更好的了解作品,是一套知识情节的普及类图书。

书籍目录:

前言

《大学》与《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由于《礼记》被尊为“十三经”之_,所以《大学》、《中庸》也就被历代学人诵读。客观地讲,它们在义理的推阐上较之《礼记》其余篇章要深奥许多,但在唐以前,它们并未受到过分的关注。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兴起古文运动,提倡传统伦理观,才开始重视这两篇文章,把它们视为至高无上的“经书”。到了北宋时期,这两篇文章更受重视,神宗皇帝把它们颁赐给大臣,大臣们(如苏轼等)也屡次在书信中提及并探讨其隐奥的意蕴,程颢、程颐兄弟更是对之极力鼓吹。二程借《大学》、《中庸》中的论述来阐发自己的哲学观点。并附会说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曾子、子思,是上承孔子,下启孟子的中枢,是道统得以延续的关键。南宋朱熹推波助澜,认为它们是“前圣之书”,把它们剥离出《礼记》,而与《论语》、《孟子》一道合称“四书”。这其中不免有些有意地人为夸大。但我们要知道,二程与朱子对这两篇文章的鼓吹也并非全无根据的,这两篇文章是对中国古代伦理观、人生观的总结。《大学》的三纲八条目,尤其是“修、齐、治、平”理想,《中庸》对“诚”,对“中庸”心态的推尊,都对后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学》、《中庸》所阐述的伦理观点已成为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元、明、清三代统治者认识到这两篇文章对统治阶级的无穷益处,于是大力提倡,定为科举必读书,这两篇文章更是风靡一时。它们虽然流行了,但却被庸俗化了,因而对于它们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我们也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但是,被污染的只是下游河水,而源头的清澈可爱则是不容置疑的。

在《大学》、《中庸》中,蕴含了先圣哲人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和反思,也展示了他们表达思想的卓越才能。因此,对于这两篇文章,今人仍有一读的必要,所以,我对它们进行了重新标点,全文对译,简要评点,以飨读者。

内容摘要:

  《大学》与《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南宋朱煮将其从《礼记》中取出,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总结了先秦儒家的伦理政治思想,系统阐发了儒家修身致道的原则及步骤。认为,治国平天下应以德为本。《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积淀了儒家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以及人的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本书特将《大学》、《中庸》合而为一,并辅以译文及评点,以飨读者。  《大学》与《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南宋朱煮将其从《礼记》中取出,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作为儒家信奉者和推崇者的必读书目,可见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价值独特。影响深远。  《大学》主要归纳了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系统地讲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相传为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  《中庸》论述的是修身养性之道,然而它侧重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般认为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对于今人来说,《大学》、《中庸》依然具有普遍的教育和启发意义。由于《礼记》被尊为“十三经”之一,所以《大学》、《中庸》也就被历代学人诵读。本书特将《大学》、《中庸》合而为一,并辅以译文及评点,以飨读者。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大学·中庸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国学一本通
9787807029335
如需购买下载《大学·中庸》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长春出版单位吉林文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7000

书籍信息归属:

大学·中庸是吉林文史出版社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22.1 的主题关于 儒家 ,大学-译文 ,中庸-译文 ,大学-注释 ,中庸-注释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