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9.8
本书研究的《天山》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型的汉文学期刊。全书对1956年至2010年《天山》的变动过程进行所有阅读和资料的分类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天山》的文学现象、文学事件、涌现出的重要作家作品、代表性的文学评论,力求描述、说明《天山》对新疆当代文学的构成和影响,对当代文学思潮的体现,对新疆当代作家队伍的培养和与内地文学相比体现出的边疆意识和多民族意识,争取为新疆当代文化和文学的研究提供可供回溯、参考、借鉴的个案。
序绪论一、关于《天山》文学期刊的名称与研究思路二、新疆当代文学生成前的社会结构性背景第一章 《天山》(1956-1961)一、《天山》的创刊二、《天山》时期的新疆文学发展状况三、关于“群众创作”和“人性论”的讨论第二章 《新疆文学》(1962-1966)一、《天山》改刊为《新疆文学》二、《新疆文学》时期的新疆文学发展状况三、关于《司机的妻子》的讨论第三章 《新疆文艺》(1974-1979)与《新疆文学》(1980-1984)一、《新疆文艺》(1974-1979)二、《新疆文学》(1980-1984)三、“新边塞诗”的崛起第四章 《中国西部文学》(1985-2001)一、《新疆文学》改刊为《中国西部文学》二、《中国西部文学》时期的新疆文学发展状况三、关于“西部文学”的论争第五章 《西部》12年(2001-2012)一、《西部》的变革与期刊经营(2001年4月至2010年4月)二、《西部》的文学性表达(2001年4月至2010年4月)三、《西部》纯文学期刊恢复发展之路(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第六章 《天山》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一、作为少数民族文学载体的《天山》二、国家主流民族团结政策与《天山》三、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天山》第七章 从《天山》到《西部》进程中的新疆当代文学制度初考一、新疆当代文学的作家构成和“编辑”身份二、20世纪90年代之前新疆文学的传播方式和文学期刊的生态环境三、20世纪90年代之后新疆文学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文学场分析四、新疆当代文学期刊折射出的文学政策问题结语:《西部》的未来发展一、兼顾文学性和市场性二、关照读者与自身传统参考文献后记
《红湖人文学科丛书·区域文学的律动:流变与新疆当代文学》是一部内容丰富、考订翔实、富于创新的著作。作者欧阳可惺、钟敏以新疆作协主办、新疆文联主管的文学期刊《天山》及其历史变迁为线索,对新疆地区的文学现象以及围绕中国西部文学而发生的争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将该地区的文学置于区域历史及其与其他地区的横向互动中观察,力求具体入微而不失宏观观察,从而为读者展开了一幅波浪起伏、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作者简介】欧阳可惺,1958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因父亲1956年到新疆工作,1961年随家入疆。1976年高中毕业后在农场接受再教育,当过工人,做过媒体和出版工作,现为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项;出版学术著作《走出的批评——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阐释与实践》(2011)、《民族叙述:文化认同、记忆与建构》(2013)。合作主编学术著作《新疆改革开放文学三十年》(2008)。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区域文学的律动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6811110 如需购买下载《区域文学的律动》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广州 | 出版单位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9.8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1500 |
区域文学的律动是暨南大学出版社于2014.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6.7 的主题关于 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研究-新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