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的风险感知
跨文化的风险感知封面图

跨文化的风险感知

( ) 瑞纳, 主编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书的跨文化的风险感知研究,对于理解风险感知过程和解释不同人们对于自然和技术风险的反应都是极为重要的。而本书的价值和意义成果可以作为反思性的知识提供给决策者、管理者和风险生产者。这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跨文化风险感知框架有重要的作用。

书籍目录:

编者和撰稿人目录

中文版序言

序言

第一章风险感知研究:导论

第二章核风险与公众:法国与美国风险感知的比较研究

第三章危险感知与评价的跨文化研究

第四章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风险感知

第五章风险的认知构架

第六章跨文化风险感知研究:现状与挑战

译后记

前言

卡特琳娜飓风、印尼海啸、非典型性肺炎、“9.11”恐怖袭击事件……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不断出现的种种灾害和意外无一例外地警示我们:风险无处不在,一个以风险为特征的新型社会形态正在来临!为了更好地把握现代社会的本质,以德国社会学家贝克(UlrichBeck)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了“风险社会”(risksocicty)的概念。他们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扩展,人类社会已经开始进入一个“风险社会”时代。与传统风险相比,现代风险在本质、表现形式和影响范围上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它们更难预测、更难捉摸,并且影响的范围更加宽广,带来的破坏性更为严重。更为重要的是,风险社会的到来导致了社会理念基础和人们行为方式的改变:对增长的盲目乐观必将被更加审慎和全面的发展观所取代;过去的经验已不足以成为当前行为的依据和理由,人们当前的行为选择同时还受到对未来预期的影响。可以说,现代风险已经从制度上和文化上改变了传统现代社会的运行逻辑。

这种别具一格的视角,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当今社会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提供了独特的参考价值。人们日益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社会政治的和谐稳定,文化科技的繁荣发展,都离不开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和系统的治理手段。而“风险社会”的来临,对传统的风险管理机制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建立符合风险社会需要的新型风险管理体制,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许多西方学者就现代风险的性质和特征,以及对风险的预防、评估、识别和治理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作为一个处于高速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之中的大国,中国面临的风险管理任务更为严峻。首先,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现代风险成为超越国界的议题,中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无可避免,但与此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还必须面临许多在工业化国家中已经基本得到遏制的传统风险。其次,与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面临着更为紧迫的经济发展任务,但发展经济本身却可能带来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使得我们更有可能面临新的风险冲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同时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控制风险的双重任务。

但现实情况却是,我国的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对于现代风险仍然缺乏足够的知识与管理能力。尽管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风险的管理工作,并在各个专门领域都建立了针对重大风险(灾害)问题的管理和应对机制,但总体而言,我国现有的风险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难以满足新形势下风险管理的需求。

完善的风险决策和管理体制,必须以坚实的研究为基础。目前国内的风险和风险管理研究仍然处于起步的阶段。多数相关的研究工作主要还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集中于对各类具体风险(灾害)问题的分析,而对现代风险的本质及其管理方法的认识还不够充分。特别是从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视角出发,研究风险的社会影响及其治理的研究尚不多见。

在我国科学技术部的支持下,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了“科学技术与现代社会风险”研究课题组,致力于对现代风险和风险治理的总体性的研究。课题组认识到,现代风险是一个多维度的社会现象,除了自然科学维度外,同时还关系到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心理问题和管理问题。因此,课题组希望发挥研究组的核心作用,同时利用国内外的学术网络,结合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力量,统合国内现有的专门领域的风险(灾害)研究,以把握现代风险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和风险治理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并以此希望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特定的风险研究范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译丛的选编出版正是研究组尝试工作的第一步。译丛选编的书目涵括了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则正是对研究组上述认识的体现。我们希望本译丛的出版,能对推动我国的风险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对完善我国的风险管理体制有所裨益。

后记

本书是《现代风险管理译丛》丛书第二批书目之一,如果说第一批书目的主题是风险的“理论”,那么第二批书目的主题就应该是风险的“感知”。

现代风险的研究者们一直强调风险的“建构本性”,也就是说,现代社会中并不存在一种纯粹“客观”的、“外在”的风险,所有的风险都与人们的主观建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风险的主观感知和认知。因此,对风险的心理学研究,特别是“风险感知”研究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风险感知的研究是以风险建构特征为基础的,它认为风险的本性是主观的,是人们创造出来帮助自己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危险和不确定性的概念。每一个普通人都会有自己关于风险的主观认识模式和评价方式,这些评价方式往往与专家们使用的方法大相径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出于自己的利益和立场,也会对风险做出自己的主观理解。甚至连科学家对风险做出的“科学”评估也往往建基在一些带有主观成分的、有独特预设(assumption)的理论模式之上。不同的个人和社会群体在定义风险时,总会受到各种心理的、社会的、制度的和文化的因素影响。因此,通过测量与人们风险感知相关的各种因素并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人和社会在面对风险时可能产生的反应。

风险感知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心理测量”(psychomctric)的定量方法,使用各种心理测量和实验方法,并结合多变量统计方法来分析人们对风险的感知和认知结构。在这一领域内的研究已经产生了相当丰富的结果。

它首先对人们感知和判断风险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人们面临不同的风险信息时,不可能对每种信息都做出严谨的理性判断,因此常使用一些“直觉捷思法”(intuitiveheuristics)来简化信息。但这些直觉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认知偏见。例如:人们总倾向于认为马上能想到的事件比那些不容易想到的事件发生概率更大,自己经历过的事件比没有经历过的事件发生概率更大等等,而这些偏见明显不符合逻辑规则。尽管如此,人们在风险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对个人效用最大化规则的偏离,并不一定是无知或不理性的结果。研究发现,人们对风险概率有着不同的偏好:如果冒险的预期损失很大,则人们不愿冒险;如果冒险的预期收益大时,则人们更愿意冒险。也就是说,人们在冒险行为中追求的并非预期收益最大化,而是一个既能保证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又避免较大灾难可能的最佳风险策略。

研究还发现,人们对风险的感知受到各种背景因素的影响。这些背景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与风险本身有关,一类与个人和社会有关。与风险有关的背景变量包括:风险的预期死亡人数或损失、爆发大灾难的可能性、风险的性质特点(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因素是对可能后果的恐惧感、对个人控制风险能力的信心、对风险的熟悉程度、对公平分享利益和风险的认知、将风险归咎于某些个人或组织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公正问题等)。与个人和社会有关的背景变量包括:对风险管理制度的信任和信心、社会价值观、文化和政治结构等。对这些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们对风险的看法以及可能的行为倾向,从而在实际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

风险感知的研究对制定风险治理的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风险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风险沟通(riskcommunication),过去我们倾向于认为风险沟通就是一个以各种方式“教育”公众,将“正确”、“科学”的风险知识传达给公众的过程。而现代风险的建构性特征则提示我们:公众对风险的感知在某种程度上与科学家的专家知识具有同等效力的“合法性”,在风险决策中也必须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因此风险沟通也不再是一种线性的单向过程在风险治理过程中,公众固然需要治理者提供有关风险的知识,但治理者在制定有关风险的决策时同样也需要了解公众的风险感知。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风险感知的跨文化特征也更加引人注目,对此有两种对立的假设:一种假设认为人类的认知结构基本相似,因此对风险感知的加工方式也应基本相同,另一种假设则认为人类的风险感知深深地嵌入于文化意义的体系之中,因此不同文化的风险感知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本书的各项研究正是以这些基本假设为基础展开的。在本书的第三章中还有专门涉及中国公众风险感知的内容,这对于中国的风险研究和政策制定无疑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

中国正处于高速的社会转型时期,快速的社会变迁导致中国社会结构出现了一种“断裂性”特征:从某些方面看,中国社会仍表现出强烈的传统(前现代)特点,而从另一些方面看,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后现代社会(这一点只需想象一下贵州某个偏远的山村与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之间的差异就可知道)。这一特征表现在风险领域内,就意味着我们所面临的风险是极为复杂多变的,不仅有大量传统风险,也无可避免地要应对一些现代风险的挑战。如何在保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和减少风险,是中国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希望本书的翻译出版能有助于中国的研究者和决策者更全面地理解风险的本质、更好地制定风险治理政策、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本书的主编之一奥尔特温.雷恩教授是国际知名的风险研究学者,他对中国的风险管理事业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在2005年北京举办的“国际风险管理理事会年会”期间,他向我推荐了这本书,并欣然为中文版写作了序言。

本书由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科学技术与现代风险”课题组组织翻译,具体分工如下:序言、第一章、第六章:赵延东;第二章、第三章:赵延东、张虎彪;第四章、第五章:张虎彪。最后由赵延东统一校阅和修订了全部译稿。

本书涉及了众多领域,实已超出译者的学识范围,虽然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讹谬之处,想必难免,还望读者多多宽容并不吝指正。

内容摘要:

  本书试图说明风险感知研究能够为政策制定者、风险专家和对此感兴趣的群体提供多么丰富和有价值的理论洞见。全书以导论开篇,总结了风险感知研究的“当前发展水平”,简要回顾了不同国家风险感知的比较研究。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风险感知的跨文化特征也更加引人注目,对此有两种对立的假设:一种假设认为人类的认知结构基本相似,因此对风险感知的加工方式也应基本相同,另一种假设则认为人类的风险感知深深地嵌入于文化意义的体系之中,因此不同文化的风险感知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本书的各项研究正是以这些基本假设为基础展开的。对于中国的风险研究和政策制定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跨文化的风险感知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现代风险管理译丛
9787200068115
如需购买下载《跨文化的风险感知》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跨文化的风险感知是北京出版社于2007.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72.3 的主题关于 风险管理-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