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3.0
是什么造成立法与司法的近乎完全的背离?与其他侵权相比,大众传播侵犯人格权有何特殊性?在不同的情形下,适用哪种归则原则更合理、更符合客观规律和公平正义?本书主要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述。
传媒法研究丛书总序
前言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案例统计法
四、内容结构和学术创新
第一章 概述
一、大众传播与人格权
(一)大众传播
(二)人格和人格权
(三)大众传播侵犯人格权的基本表现
二、归责原则
(一)过错的概念
(二)过错的判断标准
(三)过错的程度
(四)归责原则的分类
三、我国大众传播侵犯人格权立法和司法现状概析
(一)立法现状
(二)司法现状
第二章 确立归责原则的指导思想
一、表达自由与人格权的冲突
二、表达自由与人格权的价值
(一)表达自由的价值
(二)人格权的价值
三、表达自由与人格权冲突的理论困境
四、平衡表达自由与人格权冲突的指导思想
(一)功利论
(二)道义论
第三章 原告为自然人但不涉及公共利益时归责原则的实践和理论剖析
一、国外归责原则的实践应用
(一)严格责任
(二)过错责任
(三)推定过错责任
二、我国归责原则的实践应用
三、理论剖析
第四章 原告为自然人但涉及公共利益时归责原则的实践和理论剖析
一、国外归责原则的实践应用
二、我国归责原则的实践应用
三、理论剖析
第五章 侵犯法人人格权归责原则的实践和理论剖析
一、法人人格权与商誉权
二、国外归责原则的实践应用
三、我国归责原则的实践应用
四、理论剖析
第六章 不同侵权主体归责原则的实践和理论剖析
一、大众媒体机构
二、作者和新闻源
(一)作者
(二)新闻源
三、转载者
四、网络服务提供者
第七章 判断过错的要素
一、侵犯名誉权的过错判断要素
(一)对于事实的核实
(二)消息来源的权威性
(三)意见报道的公正性
(四)使用匿名消息源的恰当性
(五)报道发表的迫切性
(六)是否及时更正
(七)其他违反操守的表现
二、侵犯隐私权、肖像权的过错判断要素
(一)获取信息的正当性
(二)发表信息的正当性
结论
参考文献
《传媒法研究丛书:大众传播活动侵犯人格权的归责原则研究》是张鸿霞的一部关于大众传播侵犯人格权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研究。作者既有相关知识的学养,也有社会实践的体验;既有在国内研学的经验,也有对国外研学研究的经验。《传媒法研究丛书:大众传播活动侵犯人格权的归责原则研究》以不同的原告、不同的传播内容为划分标准,分析了自然人、法人为原告,以及据传播内容不同适用不同归责原则;又分析了不同被告,如大众媒体机构、新闻源、作者、转载者、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归责原则的适用。最后提出大众传播侵犯人格权以适用推定过错为主,但应当明确具体的判断过错的要素,即使有失实,只要尽到职业新闻人应有的谨慎、负责而公正的注意义务,即可以免责,给传播者合理的“错误”空间,合理地保护言论自由权。《传媒法研究丛书:大众传播活动侵犯人格权的归责原则研究》以我国学者及外国相关大众传播侵犯人格权著作及法律规范为基础探求其在我国的实际运用,这种经验化的科学实验方法的移植具有其自带的优越性和排斥性。作者列举了大量相关国家的司法实践及学者观点,力图找到适用与我国实际情况的规范化标准。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大众传播活动侵犯人格权的归责原则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2043591 如需购买下载《大众传播活动侵犯人格权的归责原则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3.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大众传播活动侵犯人格权的归责原则研究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于2012.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13.04 的主题关于 大众传播-人格-侵权行为-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