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45.0
面对次债危机、欧债危机,本书对全球经济造成“去杠杆化”的巨大冲击;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式微,增长乏术,新兴经济体经济转型与通货膨胀相互纠缠,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环境影响加上国内经济放缓和结构调整的压力下,国内经济金融一枝独秀的风光能持续多久?国内利率市场化的条件是否成熟?其推进对国内金融体系的影响几何等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
第一篇 关于经典理论
思考一:经济学是独立并具有预测功能的学问体系吗?
思考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政府与市场互动作用的经济学分支,凯恩斯主义就是干预主义吗?
思考三:《共产党宣言》的“全球化”预言
第二篇 关于金融理论
思考四:金融属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否不创造真实价值?
思考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否可以全面代表通货膨胀水平?
思考六:金融资产是否都有底价,不可能“跌跌不休”?
思考七:金融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门类,应以市场规则为准而非政治考量?
思考八:国际金融危机说明了市场经济本身存在重大缺陷,是否要以计划性予以调节?
思考九:危机的发展是否有一定的轨迹?
第三篇 关于货币政策
思考十:货币政策是规则主导的,是否应以通胀为单一目标来制定货币政策?
思考十一:流动性就是钱多,货币供应量大则流动性必泛滥吗?
思考十二:汇率水平可以完全通过购买力平价理论来计算吗?
思考十三: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不同,要择机选择使用
第四篇 关于新制度安排
思考十四:创新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人类活动吗?
思考十五:中国金融改革的关键支点仅仅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吗?
思考十六:欧元是一个货币安排,是经济联盟的货币表现吗?
思考十七:新经济的波动性较低,危机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是否都降低了?
思考十八:巴塞尔Ⅲ的流动性缓冲机制是逆周期的安排吗?
第五篇 关于发展模式及其他
思考十九:国进民退还是民进国退?
思考二十:多元化战略优于单元化战略吗?
思考二十一:产能过剩与实体经济空心化不可能同时存在吗?
思考二十二: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
思考二十三:经济与金融的度、量、衡
后记
全球经济宕机、重启。次贷危机未出泥淖,欧债危机波诡云谲。发达经济体复苏式微、增长乏术,新兴经济体在结构转型与通货膨胀的交互作用中逡巡,金融的“去杠杆”、企业的“去库存”、传统产业的“去产能”和新经济的创新突破在博弈中并行。中国经济在外需下滑、投资边际效益递减和消费缓速上升的环境下,既要减少外部冲击,又要焕发内部活力。世界寻找新平衡,关于中国经济金融持续深化发展的思考和研究正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