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78.0
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诗歌通史”的第一卷。全书共十九章,以年代为主线论述了从先周时期诗歌的源起到西周、春秋战国诗歌的发展过程,其中又以《诗经》和《楚辞》为重点章节详细论析,并对一些长期存有争议的学术问题进行了考辨,完整呈现了先秦诗歌的发展面貌。
绪论
一 诗体的演变
二 诗歌与音乐的因缘
三 多种文化属性并存
四 艺术原型的多元生成
五 创作、传播主体和诗潮起落
第一章 先周时期的诗歌
第一节 诗歌的起源
第二节 从原始歌谣到夏、商诗歌
第三节 《周易》卦爻辞的诗性因素
第二章 《诗经》的结集、分类
第一节 《诗经》名称的由来
第二节 《诗经》的作者、采录和编辑
第三节 《诗经》的分类
第三章 《诗经》的文本结构
第一节 《诗经》的句型及组合方式
第二节 《国风》的篇章结构
第三节 《雅》诗的篇章结构
第四节 《颂》诗的篇章结构
第四章 《诗经》的演唱方式
第一节 《国风》的演唱方式
第二节 《国风》及《小雅》同名歌诗的演唱
第三节 《雅》诗的演唱方式
第四节 《颂》诗的演唱方式
第五章 商、周祖先颂歌
第一节 商族祖先颂歌
第二节 周族祖先颂歌
第六章 西周前期诗歌
第一节 大武歌诗
第二节 成王告庙诗
第三节 表现成王功德的诗歌
第四节 《国风·豳风》中的西周早期诗歌
第七章 西周后期诗歌
第一节 厉王时期的变雅
第二节 宣王中兴阶段的诗歌
第三节 幽王时期的怨刺诗
第八章 写作时段待考的西周诗歌
第一节 认定西周诗的依据
第二节 题材类型及艺术表现
第三节 西周时期诗歌的传播与接受
第九章 春秋前期的诗歌
第一节 西周后期变《雅》的余绪
第二节 东周王畿的诗歌
第三节 绵延涌现的卫国诗歌
第四节 和齐襄公、文姜相关的齐国诗歌
第五节 反映狩猎兵戎为主的郑诗
第六节 《召南》的王姬出嫁诗
第十章 春秋中期诗歌
第一节 易地再创的卫国诗歌
第二节 晋国、秦国诗歌的常体和新变
第三节 变《颂》为《雅》的鲁诗
第四节 宋国和陈国的歌谣
第五节 引诗的频繁和赋诗的初兴
第十一章 具体写作时段待考的春秋前期、中期诗歌
第一节 贵族君子的德音和闲暇
第二节 婚恋离合的恩怨情仇
第三节 远思近怀和伤逝悼亡
第四节 狩猎曲和船夫谣
第十二章 春秋后期诗歌
第一节 郑诗的编定及春秋后期作品
第二节 春秋后期的杂歌谣辞
第三节 引诗、赋诗、唱诗和说诗的盛衰
第十三章 战国中期生成的新诗体——楚辞
第一节 楚辞的诗体渊源
第二节 楚辞的章法结构
第三节 楚辞的句型类别
第十四章 屈原的《离骚》
第一节 篇题及抒情主人公的名字
第二节 抒情主人公的神游
第三节 抒情主人公的求女
第四节 佩饰意象的文化内涵
第五节 时间意象的生命体验
第十五章 《离骚》的姊妹篇《九章》
第一节 人生忧患期的心路历程
第二节 从咏物言志到写景抒情
第三节 历史、现实和想象的交融
第四节 同类意象的演变和重构
第十六章 楚地的神弦曲——《九歌》
第一节 《九歌》对多种文化因素的整合
第二节 神灵的政治属性和世俗情怀
第三节 神灵形象的自然属性
第四节 《九歌》的表演方式
第十七章 千古奇文《天问》和《招魂》
第一节 《天问》的结构和以古鉴今
第二节 《天问》的提问体及格调
第三节 《天问》的叙事顺序及编次
第四节 《招魂》的叙事技巧和审美风尚
第五节 《大招》与《招魂》的异同
第十八章 宋玉、荀子的诗歌及战国诗教
第一节 宋玉的《九辩》
第二节 荀子的《成相》
第三节 荀子的《佹诗》和《赋篇》
第四节 战国诗教
结语
后记
《中国诗歌通史(先秦卷)》填补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学术空白。其中有多处创新:一是从多民族融合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内在规律,是第一部名副其实的中国诗歌通史;二是包括汉语诗歌中的诗、词、曲,少数民族的史诗、抒情诗、宗教祭祀等各类诗体,是第一部诗体完整系统的中国诗歌通史;三是打通古今,是一部时间跨度最长的诗歌史。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诗歌通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020090648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诗歌通史》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7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印数 | 2000 |
中国诗歌通史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209 的主题关于 诗歌史-中国-先秦时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