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80.0
本书系统介绍了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4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的简历以及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业绩。主体文章部分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心理学等社会热点问题,学术性、指导性较高。
序一
序二
哲学反思篇
经验在认知中的作用
当代心理学的影响及展望
落后国家率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思考
戏剧舞台上的物理学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
在科学与人文之间百年来科学与人文思潮评析
清华大学“教育革命”述评
中西逻辑比较研究
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外国哲学研究及其发展前景
走向实践优位的科学哲学科学实践哲学发展述评
人本主义思潮自我实现观评析
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概观
何谓学术学术研究的范式特征
产业哲学研究的兴起和思考
科学发展观与实践理性合理化
全球化语境下的哲学实践主题
经济建设篇
中国转型期分配制度变革和分配理论创新从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论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必须协调实现兼论中国城市化战略的若干原则与构想
历史文化篇
传统思维与近代科学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
守望中华礼仪之邦兼谈北京奥运
从历史形象到文学形象:
评说清代治台名臣刘铭传
清华的人文传统纪念清华国学院成立80周年
文体艺术篇
剑桥批评传统的形成和衍变
物质与非物质: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
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断王国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说探源
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论梁启超的翻译实践
界限与越界:小民族文学的解域化
如何诠释“中国”及其“现代”《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韩文版序言
运动过程中人体心率的实时无线采集和运动状态监测
触类旁通相得益彰美术作品赏析课中的创新与发散思维教学
红楼梦的诗意一解“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四(节选)
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
心灵家园:东方女权模式抢救、解读文化遗产“女书”
社会发展篇
修身治国平天下
试析近代工商社团的经济管理功能
泰坦尼克定律:中国艾滋病风险分析
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新趋势
语言通用、文化多元与社会发展
特殊信任与一般信任中国组织的社会网分析
社会转型与社会学发展新的灵感来源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理念更新
大学永恒的价值
变化中的世界与中国
后记一
后记二
前言
2001年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时笔者曾主编过一本名为《在二十一世纪地平线上清华人文社科学者展望21世纪》(吴倬主编,东方出版社2001年)的文集,汇集了27名清华大学的人文社科学者的文章。那时清华大学的人文社科学科初具规模,蓄势待发。6年过去了,今天正值清华大学96周年华诞,与那时相比,清华大学的人文社科又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现有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美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艺术教育中心等众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学院和教研部门,汇聚了几百位专家、教授,其中大部分是博士生导师,在这些人中不乏全国著名,乃至世界闻名的学者。至此,清华大学已经成为我国人文社科学科的研究和创新的重要基地,已经创建了为新时期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提供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坚实平台。笔者自1982年初来到清华大学工作至今25年了,亲眼目睹了清华大学振兴人文社科的全部历程,每每想到这些,总是令人难抑振奋和欣喜之情。
如果说当年笔者主编《在二十一世纪地平线上清华人文社科学者展望21世纪》一书时,主要还是想向世人展示清华大学在振兴人文社科方面的信息,那么这一次主编《清华名师讲坛》一书,则不再是为了这一目的了。笔者的博士生罗显华等几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研究生干部,有感于在学习中大大得益于清华诸多名师的教诲,便萌生了把这些知识面广博、思想理论颇具创新性、内容丰富深刻、颇能发人深省的文章或讲座汇集成书,从而能使更多学人从中受惠的想法。他们在对笔者提出这个建议时,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于是欣然表示支持,应邀作本书的主编之一,并为他们推荐了书中的大部分专家、教授的名单。
我们的想法是,这本书以后将陆续编辑下去,以便形成一个《清华名师讲坛》系列,成为清华学生以及社会人士学习人文社科知识、提高人文社科理论水平、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平台。
本书分为哲学反思篇、经济建设篇、历史文化篇、文体艺术篇、社会发展篇等部分,基本上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各个领域和方面,读者可以从中领略清华名师的学识和见解。
本书的作者基本上都是清华大学(个别是外校特邀专家)的专家、教授。本书在选编论文时,注意选编那些在内容上具有知识的拓展性、理论的创新性、学术的探索性、视角的新颖性,大体上能够反映该学科的前沿进展情况的讲座或’文章。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文字力求平实、生动、深入浅出,易于广大读者阅读。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少文章是面对新时期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而在理论上、学术上所进行的探索,因而难免在思想观点上、理论见解上出现有争议、不稳妥甚至错误之处,然而编委会不可能要求所有作者按照某种“公认的、稳妥的”观点把所有文章都修改得符合“完全正确”的要求,因为这样不仅实际上无法做到,而且也并不符合学术争鸣和探索、创新的要求。因此,文章的思想观点和理论见解就只能由作者文责自负,并不代表编委会或主编的观点。所以,我们也欢迎广大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对本书的内容、观点进行讨论和批评,相信这样做也会对繁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有益。
在这里,我们要对为本书的编辑出版做出努力的包括出版社、编辑、编委会在内的所有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2007年4月29日清华大学校庆日于清华园
后记
清华大学在开拓进取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清华精神: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振兴为己任的“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响亮誓言。因此,进入清华园学习是众多莘莘学子的追求,也曾是我的梦,幸运的是,我这只“笨鸟”终于圆梦。作为校研究生会常委和人文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我的主要任务是以“项目”为主线运作博士部;《清华名师讲坛》是我们策划的三个项目之一。
我们编辑出版《清华名师讲坛》,从文科学生视角,还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在公众心目中,清华大学的传统形象是“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实际上,清华文脉绵长,历史久远,不仅有人人共知的“国学四导师”,而且随着清华大学文科恢复和创建的步伐,清华文科正在呈现出一种大步迈进、繁荣昌盛的态势。让社会更好地了解清华的整体形象,尤其是人文社科发展,意义重大。
第二,通过介绍清华名师们的学术观点、学术地位、学术经历和学术特点,可以为希望报考清华文科的学生从一个侧面提供参考;相信关注文科发展的诸位朋友在本书中亦可寻找到一个争鸣的空间,从而汲取营养,启迪智慧。
因此,本书是一本希望了解、报考清华文科的全国莘莘学子的必读书!是一本全国各相关专业的校内外大学生、大学教师及研究人员的不可多得的参考书!是一本全国各大中型图书馆应该收藏的经典书!
回顾一下运作《清华名师讲坛》一书的整个过程,让人感慨万千。当时思路一提出,立即得到张瑞(时任人文学院研究生会主席)、陈越骅(时任人文学院研究生会常务副主席)和研究生工作组组长张成岗老师的大力支持,我们多次共商行动方案,并成立了项目组。
项目组最初的主要工作是“联系稿件”。但清华的教授、博导们平时非常繁忙,怎么联系?能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关键时刻,吴倬老师和张成岗老师鼎力相助,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对项目的独特理解,他们在工作的各个方面给予了指导和帮助,我们通过几个月努力,通过上千次电话联系与沟通,教授、博导们的稿件陆续到位,我们的工作有了起色。这让我们非常感动,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清华老师们的平易近人的品质和行胜于言的作风。
面对长达70万字的书稿,“如何审稿如何确保质量”被提上议事日程。我们为此成立了“《清华名师讲坛》(人文社科卷)编委会”:以吴倬老师和张成岗老师为主编,以罗显华、张瑞、陈越骅、孙大为为副主编,成员有:张雅莉、余成普、张天舒、张文慧、周文、牛敬飞、刘胜杰、刘晓亮、董鑫、邹丽、胡丽娜、李成旺、许辉、刘新刚、汪曙光、何华青、张小川。大家积极投入审稿中,很齐心。特别要谢谢的是余成普、张天舒、刘福顺、李成旺、许辉、孙大为六位博士与张雅莉、刘胜杰、张文慧三位硕士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他们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我们亲密无间。汪曙光、刘新刚、张小川以及周文、何华青、邹丽、董鑫、胡丽娜等也积极参与、非常配合。
我们在组稿和定稿的过程中,就陆续联系了多家出版单位,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比较,最后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安徽人文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化名人辈出。安徽出版业在全国富有声望,出版了许多有影响的精品图书。同该社及责编的接触中,我们为他们敬业、开拓的精神以及出版人特有的慧眼识珠的视角所打动,我们愉快地签订了出版合同。
出版社刚刚敲定,一个学年很快就过去了,但我们的工作依然在继续紧张地进行着!为了配合编委会和出版社的工作,并使工作更有效率,我们还成立了《清华名师讲坛》第二阶段工作组。工作组成员由罗显华、郭兴华、张娱、陈守朝、吴彤、杨卫东、许甜、孙大为、黎涌明等组成。罗显华负责整体协调。工作组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方面的工作是分别联系教授学者们,让他们对自己的简历、成果及文章内容进行审核签字,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大家都圆满完成了指定任务。郭兴华、许甜、杨卫东的表现尤为出色;张娱前后协调,非常认真。
第二方面的工作是希望进一步得到清华名师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先后组成若干小组分别开展行动,大家群策群力,真正体现出清华人的上进、执著与敬业精神。吴彤、郭兴华小组非常认真负责,校办顾良飞老师积极支持,努力配合,顾秉林校长欣然题词:“清以修身,华佩以实,人以归真,文以载道”。陈守朝、张娱小组不辞辛劳,徐湛老师在我们与杨振宁教授沟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杨振宁教授大力支持《清华名师讲坛》的编辑出版,同意将其文章作为该书的序言。
第三方面工作是本书的封面和插图问题。引以为豪的是该书的封面由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授、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设计金奖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设计一等奖获得者肖红老师设计,肖老师不厌其烦,几易其稿,使我们觉得特别荣幸和感动。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李江英硕士为了本书插图,任劳任怨,勤奋进取,几乎画遍了清华的所有人文景观,她所提供的图案植入书中,使本书大为增色。
很明显,《清华名师讲坛》得以出版,离不开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位编委会成员的团结配合,离不开出版社编辑与领导的辛勤工作,离不开友人的真知灼见,这里我还要提出感谢的是我的朋友何宏葆先生、张克文先生、牛和勇先生、吕庆华先生,他们为本书的出版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工作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社会对清华的期待和清华人肩负的责任。尽管已尽最大努力,我们仍然诚惶诚恐。错误难免,我们会在后续工作中继续努力。最后,向所有支持我们的领导、朋友表示我们最诚挚的谢意!
罗显华
2008年2月于清华园
这是一本值得大家细细阅读的一本书!这是一本见证清华见证清华人文发展的一本书!这是一本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一本书!这是一本所有组织者事隔多年后仍无法忘记的一本书!这是一本大家应该珍藏一生的书!这本书代表了清华人文学院重建以来学术上的最高水平,全书分为哲学反思篇、经济建设篇、历史文化篇、文体艺术篇、社会发展篇,共计四十五篇论文。封面有现任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校长的亲笔题字:清以修身,化佩以实,人以归真,文以载道。 本书系统介绍了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4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的简历以及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业绩。主体文章部分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心理学等社会热点问题,学术性、指导性较高。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清华名师讲坛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212032012 《清华名师讲坛》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合肥 | 出版单位 | 安徽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8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3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