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夕拾
博文夕拾封面图

博文夕拾

马效忠, 著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6.0

书籍简介:

本书主要从读书、评书、写书三个角度荟萃了作者近年积累的一些书评、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作品,其中部分已在不同的报纸杂志发表过,内容叙事说由撰情度理,文笔清新朴素具有可读性。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故土流云

故乡的山梨

临夏的水

阿娜

我的启蒙老师喇满堂

幸福就在我身边

和谐社会的奉献者

七十四岁的学生

梦里相牵的亲人找到了

突然的电话

忆父亲

我的外爷

马得胜

马秉忠

甘肃移动的引路人姚世宏

明天是您的生日

明星班组明星服务

我爱您兰州

山水履痕

七家沟大泉

游奄古日

真山真水真情

山尖尖上的音乐喷泉

兰州牡丹第一园

神奇的郎木寺

走进卡里岗

临夏行

茶后闲谈

茶余饭后

人为什么要读书

说酗酒

说死

启人心智的好瓦尔兹

节约新感

色俩目

翰墨闻香

读好书获大益简评肖完《当代国际伊斯兰潮》

璀璨的夜明珠读《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有感

荡气回肠的文章读《遥远的撒马尔罕》有感

一曲无尽的挽歌读《鲜花的废墟》有感

何为“优先选择”简评《穆斯林行为中的优先选择》

决意孤行殚精竭虑简评《陈克礼传》

一部通俗易懂的书简评《简明伊斯兰史》

悲壮激越高亢感人观看大型现代秦剧《大河情》有感

黑夜之黑读《凝视黑夜》有感

是文明冲突吗?读《文明冲突的背后》有感

一部引人入胜的书读《虔敬的行走》有感

初识地中海边界读《地中海边界》有感

儿子娃娃马仲英读《西去的骑手》有感

轻扣“馨庐”

马步芳教子

马步芳禁烟

马步芳的太太们

马步芳与植树造林

马步芳与青藏公路

马步芳办教育的特点

马步芳在甘肃兴办的教育

马步芳的用人特点

马步芳与西安事变

马步芳的演讲风格

后记

前言

马效忠喜欢读书,读出滋味时还会奋笔疾书。品论品论,甚至写个书评之类的小文章发表出来与他人共享。那情形就象品尝美味佳肴时忍不住让别人共食共茗。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慢慢地养成更爱读书、品书的良好习惯。我看着眼下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心理浮躁,玩世不恭,贪图享乐,荒废青春的情景,心里不觉产生些须安慰。支持和鼓励他多读书,多品书,希望他能够“读进去,走出来”。

马效忠喜欢四处走一走,看一看。似乎在踩着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轨迹。他出去走走看看,不是单纯意义上饱览祖国大好河山,而是抱着一种“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想法。他在旅游前,大多是先看书,先查相关资料,对目的地的情况在首先脑海里有个印象,然后瞅机会实地再感受一翻。看了、游了、玩了,有感悟或有启迪,他边信手写些游记散文之类的小文字,抒发情感,与人同乐。他的出行随意中还往往带有比较深的河湟情结,愈是艰险愈向前。

马效忠出身于古河州贫民百姓,手艺人之家,世代是虔诚的穆斯林,小百姓。他们这一代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太平盛世,他自己读了文学硕士,有一份稳定而惬意的工作,也有幸福温馨的家庭。他懂得珍惜人生,珍惜人间真情,写写自己耳闻目睹的亲人(祖父、父亲、母亲、老亲戚等),我想他不仅是感恩图报,激励自己,很可能还有把父老乡亲往日的苦难铭记不忘,用文字形式留给亲人和后人的寓意吧。在今日这人间呼唤真情、友情、亲情的时代,倒也不失为写人记事存史是好方式。

马效忠喜欢研究西北地方史和马家军阀史,特别是对无人敢于客观公正论及的马步芳其人颇多研究,博客集中偶有抛出那么一些文字。我想,只要客观、求实、公正,不褒不损,研究军阀倒也是不该受禁受责的学术探讨。

现在,他把自己的博客文字结集试印,与朋友们交流,可喜可贺。

后记

很久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有没有必要将自己的一些在穆斯林博客集中发表的小文字印刷出版。写点东西想出名吗?不是。为了评职称吗?更不是。那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生活,更是为了爱,爱家乡、爱父母、爱生活。感赞真主,那就印刷出版吧。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写作纯粹是抒发感情,有时候我不写点就难受,不写到自己满意也难受。想要“语不惊人死不休”,但常常是由于能力问题,想做但根本做不到。读了一本书,自己感觉好,就想写点小文字,目的是“有福同享”,有乐大家一起快乐而已。这也是我写点书评的最初本意。

我爱父母,更明白“天堂就在父母的脚下”的真理,非常想做孝子,但让人遗憾的是没有做到。让人安慰一点的是在父母的眼里我还算是个孝子。今生今世我无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无法还补,我能做的事就是拿起自己手中的笔,在思念的时候,不孝的儿子只能写点自慰的小文字而已。小集子中的文字都是我目睹或亲身感受,绝不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在写作中,我尽量追求“真、善、美”。眼下流行小资旅游,我也不是什么小资,对小资们的旅游生活也不感兴趣。毕竟我出身于工农家庭,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农民,没有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闲情雅致。我像“小资”到处走一走,是带着比较深的河湟情结在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虽然我没有经历“文化大革命”等各种政治运动,但苦难岁月的生活我倒是听了不少,于是想通过自己的笔,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反映一个时期、一个地方的人民真实的生活。进而肯定生活中善良正直的人们,肯定世间存在的美好事物,讴歌人们的奋斗精神,赞扬热爱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文化大革命”早已结束了,目前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得到明显提升,祖国上下到处洋溢着一派太平盛世的欢乐景象。在全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有必要将过去的苦难反映一下,让大家了解过去人们经受的苦难生活,珍惜现在难得的幸福日子。有人说:“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是啊!不回顾过去,又如何展望未来呢?俗话说,“前师之,后史可鉴”。

闲暇之余,我还翻点书,学点历史。在大学时我的专业是文学,但我对历史情有独钟,毕竟文史不分家,对西北马步芳,我也写了点小文章,请专家们指正赐教。

内容摘要:

  马效忠,兰州大学文学硕士。闲暇之余,徜徉于书山史海,曾在《穆斯林通讯》《人民邮电》《甘肃邮电报》《甘肃日报》等报纸杂志发稿两百余篇。书中的文章大多已在报纸杂志和中国穆斯林网站博客上发表过,现合辑成册,以飨善良、正直、热爱生活并为之奋斗的人们。这些文章有读书品论,有书评,有游记、散文,有对许多悠悠往事的回味文章,也有一些是对近现代西北很有争议的历史人物的书写。  早在2006年4月,马效忠先生就在中穆开博客,将自己的随笔、读书笔记以及一些散文发到博客里与网友分享,这本《博文夕拾》的作品都是来源于他的个人博客。如《阿娜》、《马步芳禁烟》、《马步芳教子》、《马步芳办教育的特点》等。【作者简介】  马效忠,男,中国河州(临夏)人,兰州大学文学硕士。闲暇之余,徜徉于书山史海,曾在《穆斯林通讯》《人民邮电》《甘肃邮电报》《甘肃日报》等报纸杂志发稿两百余篇。书中的文章大多已在报纸杂志和中国穆斯林网站博客上发表过,现合辑成册,以飨善良、正直、热爱生活并为之奋斗的人们。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博文夕拾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227038504
《博文夕拾》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银川出版单位宁夏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9装帧平装
页数 200 印数 1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博文夕拾是宁夏人民出版社于2008.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 的主题关于 散文-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