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5.1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中有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一般要求”编写。本书充分考虑了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实际和计算机技术本身发展的状况,在内容取舍、篇章结构、叙述方式、教学与实验的有机结合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硬件基础、操作系统基础、计算机网络、文字表格与演示文稿编辑、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网络、多媒体和数据库这三个实用性系统平台的使用方法在本书中有较详细介绍。本书还配有专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以帮助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也便于培养学生动的手能力。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其他读者学习计算机技术之用。本书所配电子教案及相关案例素材可以在中国高校计算机课程网下载,网址为:http://computer.cncourse.com。
第1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
1.1信息与信息技术
1.1.1信息及信息科学
1.1.2信息技术
1.2计算机发展历程
1.2.1早期的计算装置
1.2.2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1.2.3微型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1.2.4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1.3计算机的未来
1.3.1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1.3.2未来新型计算机
1.4计算机系统
1.4.1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1.4.2计算机硬件
1.4.3计算机软件
1.5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
1.5.1信息的表示及采集
1.5.2信息的组织
1.5.3信息的传输
1.5.4信息的检索
1.6计算机应用
1.6.1科学与工程计算
1.6.2信息管理
1.6.3电子商务
1.6.4人工智能
1.6.5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习题1
第2章微型计算机硬件基础
2.1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1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
2.1.2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2.1.3微型计算机系统
2.1.4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1.5现代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结构
2.2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2.2.1主机系统
2.2.2外存储器
2.2.3输入输出设备
2.3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习题2
第3章计算机操作系统
3.1操作系统基础
3.1.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3.1.2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3.1.3常见的操作系统
3.2Windows2000界面操作
3.2.1Windows2000的桌面
3.2.2“开始”菜单
3.2.3窗口的基本操作
3.2.4菜单的基本操作
3.3Windows的文件操作
3.3.1驱动器、文件与文件夹
3.3.2“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器”
3.3.3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3.3.4文件和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删除
3.3.5文件夹的属性、共享及屏幕抓图
3.4Windows的系统管理
3.4.1磁盘清理
3.4.2磁盘碎片整理
3.4.3设置屏幕保护的口令
3.4.4设置显示器
3.5Windows2000的程序管理
3.5.1运行程序
3.5.2“画图”程序
3.5.3“计算器”程序
3.5.4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习题3
第4章计算机网络
4.1计算机网络概述
4.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4.1.2计算机网络功能
4.1.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1.4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
4.1.5通信协议
4.2计算机局域网
4.2.1局域网概述
4.2.2以太网
4.2.3以太网设备
4.2.4无线局域网
4.2.5组建简单的局域网
4.3Internet基础
4.3.1Internet发展
4.3.2Internet结构
4.3.3Internet协议
4.3.4Internet接人
4.3.5Internet地址
4.4Internet应用
4.4.1万维网
4.4.2域名系统
4.4.3电子邮件
4.4.4文件传输
4.5网络安全
4.5.1数据加密
4.5.2身份认证
4.5.3防火墙技术
4.5.4计算机病毒
4.5.5个人网络信息安全策略
4.6信息检索
4.6.1信息检索概述
4.6.2网络数据库检索方法
4.6.3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习题4
第5章文字、表格与演示文稿编辑
5.1Office软件的基本操作
5.1.1Office软件的启动和关闭
5.1.2Office软件的主窗口
5.1.3Office软件的文档操作
5.2Word文字处理
5.2.1基本文字编辑操作
5.2.2移动、复制和删除操作
5.2.3编排文本格式
5.2.4在文档中插入表格
5.2.5在文档中插入图片
5.3Excel表格处理
5.3.1工作表及单元格操作
5.3.2输入和计算数据
5.3.3插入图表
5.3.4对象链接与嵌入
5.4PowerPoint演示文稿编辑
5.4.1PowerPoint的用户界面
5.4.2创建演示文稿
5.4.3幻灯片格式的设置
5.4.4演示文稿的插入、删除与超链接
5.4.5定义动画并设置放映方式
习题5
第6章程序设计基础
6.1程序设计概述
6.1.1程序与软件
6.1.2程序设计语言
6.1.3程序设计概念
6.2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
6.2.1问题定义
6.2.2算法设计
6.2.3程序编制
6.2.4调试运行
6.2.5整理文档
6.3算法设计初步
6.3.1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6.3.2流程图描述算法
6.3.3结构化算法的设计思想
6.4常用程序设计语言
6.5简单的VB程序编写实例
6.5.1集成开发环境
6.5.2VB编程的一般步骤
6.5.3实现欧几里得算法的VB程序
习题6
第7章数据库技术基础
7.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7.2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7.2.1数据;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7.2.2数据库系统及其特点
7.2.3数据库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7.3数据模型
7.3.1数据模型的概念
7.3.2E-R模型
7.3.3关系模型
7.4Access数据库
7.4.1Access系统组成
7.4.2Access数据库的内部结构
7.4.3Access用户界面
7.5创建Access数据库
7.5.1数据库对象的创建
7.5.2创建表
7.6创建查询
7.6.1查询设计器的使用
7.6.2查询的3种视图
7.6.3在查询设计器中创建选择查询
习题7
第8章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基础
8.1多媒体技术概述
8.1.1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8.1.2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
8.1.3多媒体关键技术
8.1.4多媒体系统的组成
8.2数字音频技术及应用
8.2.1声音的特性
8.2.2声音信号的数字化与数字音频
8.2.3MIDI
8.2.4音频素材的编辑
8.2.5Windows录音机的使用
8.2.6SoundForge简介
8.3数字图像技术及应用
8.3.1图像的基本特性
8.3.2数字图像
8.3.3图像文件格式
8.3.4图像制作基础
8.3.5AdobePhotoshop
8.4动画与视频
8.4.1计算机动画的分类
8.4.2动画文件格式
8.4.3GIF动画制作
8.4.4Flash简介
8.4.5视频简介
习题8
参考文献
本书充分考虑了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实际和计算机技术本身发展的状况,共分为8章,第1章至第5章主要介绍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计算机系统平台和常用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这5章是本书的基础部分。第6章至第8章是本书的应用部分。第6章为程序设计基础,主要介绍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步骤,以及初步的算法流程描述,但不涉及具体设计编写程序。第7章和第8章主要介绍数据库和多媒体的应用技术方法。在具体教学安排上,各校可以根据教学学时、学生层次等具体情况,灵活选取教学内容,教学顺序也可以不按本书的章节次序自行安排。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中有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一般要求”编写的。本书充分考虑了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实际和计算机技术本身发展的状况,在内容取舍、篇章结构、叙述方式、教学与实验的有机结合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 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文字、表格与演示文稿编辑,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基础。其中,网络、多媒体和数据库这3个实用型系统平台的使用方法在本书中有较详细的介绍。 本书还配有《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顾刚主编),便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也便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其他读者学习计算机技术之用。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大学计算机基础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040242645 如需购买下载《大学计算机基础》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1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6000 |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8.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P3 的主题关于 电子计算机-高等学校-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