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导读
《温病条辨》导读封面图

《温病条辨》导读

杨进, 主编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6.0

书籍简介:

本套丛书为了配合中医院校的经典古籍课程学习,从古籍的写作年代,历史背景,作者生平介绍及古籍内容的学术渊源、学术沿革、学术体系、学术观点等方面进行论述。辅助中医院校学生对中医古籍的学习,加强中医工作者对中医古籍的理解。其中专家推荐的最值得关注的古籍版本(历史上的优良版本和现在新发行的可以找到的版本)、历史上的学术评价及当代名专家评述和临床应用心得、经典段落选读等篇章在学习中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第1章概论

第一节作者及著作简况

一、作者简介

二、治学思想

三、《温病条辨》版本及注家

第二节学术思想

一、内容简介

二、学术源渊

三、主要学术思想

第三节学术观点

一、温病的概念

二、温病的分类

三、温病的三焦辨证理论

四、温病的三焦治则

五、论肾之证治

六、治疗温病的指导思想

七、体质在温病辨治中的意义

八、温病的一些主要治法

九、几种主要温病病证的辨治

十、首论温病五大死证

第2章认识及应用

第一节对《温病条辨》学术问题的认识

一、关于温病的概念

二、关于温病的病因

三、温病是否都是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四、关于下焦病证的证治内容

五、关于恶寒用桂枝汤,不恶寒用银翘散的问题

六、关于解表法的问题

七、关于清法的问题

八、关于通下法的问题

九、清营汤是清营法还是气营两清法?为什么有用黃连与去黄连之别

十、关于滋阴法的问题

第二节《温病条辨》的现代临床运用

一、指导对各种急性热病的诊治

二、用于指导内科杂病的治疗

第3章原著选读(上焦篇)

第一节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第二节暑温

第三节伏暑

第四节湿温、寒湿

第五节温疟

第六节秋燥

第七节补:秋燥胜气论

第4章原著选读(中焦篇)

第一节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第二节暑温、伏暑

第三节寒湿

第四节湿温(附:疟、痢、疸、痹)

第五节秋燥

第5章原著选读(下焦篇)

第一节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第二节暑温、伏暑

第三节寒湿

第四节湿温

第五节秋燥

方剂索引

内容摘要:

  本书以清嘉庆癸酉年镌问心堂《温病条辨》刻本为蓝本,并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增补评注温病条辨》本所修订的。全书共分5个章节,前几章主要包括对《温病条辨》作者吴鞠通和该书编写情况的简单介绍,对本书的学术渊源、学术观点、主要学术思想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对一些学术观点提出了我们的一些认识或开展了初步探讨。同时也介绍了《温病条辨》的方药在当前临床上治疗急性热病和内科杂病的部分实际运用情况。之后,选取了三焦篇的全部原文,对原文的内容及其相关方药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温病条辨》是中医学的重要典籍,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该书较系统地论述了四时温病的病因、发病、传变、诊断及治疗,不仅是中医临床诊治温热病的重要参考书,也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全面继承了历代医家关于外感温热病理论和证治的精华,特别是汲取了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诊治温热病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也结合了作者吴鞠通在温病理论证治方面长期研究的心得体会。本书对《温病条辨》的作者和全书作了简单介绍,主要对该书的学术思想和现代临床运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对一些学术问题作了探讨;本书还选取了《温病条辨》上焦篇、中焦篇和下焦篇的原文,对其内容和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本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对学习和研究温病学理论以及在临床上指导温热病的诊断治疗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适合中医爱好者及中医临床医生阅读参考。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温病条辨》导读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医经典古籍导读
9787509115909
《《温病条辨》导读》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军医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装帧平装
页数 287 印数 4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温病条辨》导读是人民军医出版社于2008.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R254.2 的主题关于 温病条辨-中医学院-教学参考资料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