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0.0
《你是谜》共收录了诗人近些年写作的诗歌140余首,分为两个部分:古体诗和新诗。诗人关怀现实,关注生活中的细枝末节,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写出了自己的所感所思。在新诗部分,诗人更多地受到传统的表意抒情方式的影响;古体诗部分,则是古代文人的当代吟唱,运用较多意象,表达对生活的困惑和理解。
编前语
上册
第一编原始氏族社会时代的教育
第一期自商代以上
第一章初民的生活与教育的起源
一初民的生活
二教育的起源
第二章汉人臆造之上古教育制度
一绪言
二学校的起源
三学官分三部
四宫庭教育
第二编封建时代的教育
第一期西周
第三章西周社会的概观
一周人最初的生活
二封建制度的产生
三最有权威的礼教之解剖
第四章后人傅会之西周教育制度
第一节学制系统
第二节学校之内容
一教材
二教具
三师资
四考试与升格
五视学与养老
第三节女子教育
第四节结论
第二期东周
第五章东周之社会与思想
一社会之剧变
二思想之怒放
第六章东周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老子
一老子何人
二无为主义
三禁欲主义
四绝学主义
第三节孔子
一生活小史
二性质论
三教育目的
四学习方法
五教授方法
六结论
第四节墨子
一墨子与儒家
二兼爱主义
三对于精神教育的三个要素
四方法论
五结论
第五节孔门弟子
一同门之盛
二《大学》
三《中庸》
第六节孟子
一孔学绍述家之孟子
二性善论
三培养主义的教育论
四学习法
五教授与训练
第七节庄子
一庄子与道家
二养生主义的教育论
第八节荀子
一儒家左党之荀子
二性恶论
三积伪主义的教育论
四学习法
五论心理作用
六结论
第三编半封建时代前期的教育
第一期秦汉
第七章半封建社会形成之第一幕
一官僚政治之新纪元
二秦皇之反儒政策
三汉初之杂霸政策
第八章儒家学术之独占与教育
一儒家学术独占之原因
二儒术独占对于教育之关系
三儒术统制全国后之文化事业
第九章两汉学风
一致力考据
二遵守家法
三公开论辩
四讲学与党祸
第十章两汉教育制度及其实施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太学
一太学之起源
二教授与学生
三岁课与射策
四视学
五太学生在社会上之地位
第三节鸿都门学与上宫邸学
一鸿都门学
二官邸学
第四节郡国学校
一地方行政的区划
二郡国学校之起源
三郡国学制之成立
四地方教育之内容
第五节选举
一普通选举
二公府辟举与童科
三结论
第十一章两汉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贾谊
一略传
二教育论
第三节董仲舒
一生活小史
二未善的性论
三化民成性的教育论
四教育政策
第四节扬雄
一略传
二善恶混的性论
三强学主义的教育论
第五节王充
一略传
二自然的宇宙观
三论性与学
第六节马融与郑玄
一两人的生活
二两人的译著及教法
三两人性格的比较
第七节苟悦与徐
一荀徐略传
二荀氏论性
三徐氏论教育
第二期魏晋南北朝
第十二章魏晋六朝之政局与民族
一混乱的政局
二异族的内犯
第十三章魏晋六朝之学风
一老庄变为清谈
二佛学之输入
三儒学之分南北
第十四章魏晋六朝之教育
第一节魏晋之教育
一学校
二选举
第二节南北朝之教育
一南朝学校
二北朝学校
第十五章本期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概沦
第二节傅玄与颜之推
一傅玄
二颜之推
第三节葛洪与刘勰
一葛洪
二刘勰
第三期隋唐及五代
第十六章隋唐之国力与士气
一政权集中与国力外张
二隋唐士民的思想与态度
第十七章隋唐学风
第十八章唐之教育制度及其实施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中央六学二馆
一入学资格
二学额与师资
三入学手续及仪式
四学科与修业期限
五假期
六考试退学及升格
第三节郡县学校
一郡县学校之系统
二郡县学校之内容
第四节医学
第五节玄学
第六节科举
一科目之种类
二科举之手续
三考试之内容
第七节结论
第十九章隋唐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王通
一略传
二中说要义
第三节韩愈
一生活小史
二性有三品说
三教育论
第四节李翱
一生活小史
二复性论
第二十章唐末及五代
一唐末五代的政局与社会
二唐末五代的教育情形
……
中册
下册
本书附表
《中国教育史(套装共3册)》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教育史(套装共3册)》包括实际与理论两方面。教育制度、教育实施状况及教育者生活等等,属于实际方面。政府的教育宗旨,学者的教育学说及时代的教育思潮等等,属于理论方面。但只将以上所举的实际与理论两方面情形,原原本本,按照时代先后,叙述一个明白,还不足以完成研究教育史者的任务。研究教育史者的任务:第一、在于说明历代教育制度及学说之变迁的原因;第二、在于比较各时代各地方的教育之异同与升降;第三、则在于阐发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及统治阶级对于教育之如何利用;第四、尤在于以客观的态度批评历代教育之得失,并标明其特异之点。能够将以上所提示的种种方面,作一个有系统的叙述,以备今后研究教育者应取何种途径的一个南针,方可以成就一部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