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
养心封面图

养心

虚云大师, 著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28.0

书籍简介:

弘一、印光、虚云、太虚四位大德在佛教界地位崇高,合称民国四大高僧,修行法门各有特色,又殊途同归,以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为己任,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通过佛理指导生活,既经典又通俗。

作者介绍:

虚云大师(1840-1959),近代著名禅宗高僧,中国禅宗第十七代祖师,其禅功和苦行倍受称赞,以一身而兼禅宗五宗法脉,整顿佛教丛林,兴建名刹,为现代中国禅宗杰出代表。他曾结茅潜修于终南山等处,以定力、苦行、坚忍著称。重振禅宗祖风,制定丛林清规,率众参加劳动,农禅并举,德高望重,皈依弟子达百万众。后人辑其语录偈颂为《虚云和尚法汇》、《虚云和尚禅七开示录》等行世。

书籍目录:

上篇:智者的生活

佛法照亮身心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

归依三宝的真实意义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三归五戒是学佛的根本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世间处处皆道场

真正的大同主义

守戒帮助我们修正心念

老实修行,踏实生活

念佛贵在一心

学道的人,须真实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勤者精进不后退

放下执着,专心向道

凡夫畏果,菩萨畏因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贫穷也可以布施

佛法是体,世法是用

衣食住行,皆不离道

业障也有定数

《楞严经》是随身善知识

四弘誓愿

中篇:跟大师学禅

禅修准备--令心所向皆无碍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心佛不二,心即是佛

烦恼是非从何而来

降伏心念,不被境转

修行人要看好自己的心

外境是假的,烦恼即菩提

静坐的要领

调服杂念,对治妄想

集中精神,对治散乱

道向己求,莫从他觅

平常心是道

禅修要领--修持的升华

参禅与念佛

参禅的先决条件--万缘放下,一念不生

禅堂开示

1.办道的先决条件--深信因果

2.严持戒律

3.坚固信心

4.决定行门

参禅方法

1.坐禅须知

2.用功下手--认识宾主

3.话头与疑情

4.照顾话头与反闻闻自性

5.生死心切与发长远心

用功的两种难易

1.初用心的难易

2.老用心的难易

参话头

参禅结论

参禅警语

下篇:返本悟心宗

当净其意如虚空

真修与假修

放下一切,检点身心

返妄归真

破迷开悟,清净自性

如如不动,念念无生

内外加修,种植善因

但向已求,福慧双修

觉悟的喜悦--自性即弥陀

开悟的难与易

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

种下菩提是正因

修行用功,心不散乱

信心坚固,发长远心

放下身心,清净修学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勇猛精进不退转

修行三大劫,悟在刹那间

方便开示,清凉法语

办道的难与易

讲道容易修道难

了生死的十件难事

人有二十难

外道与佛法

既为佛子,当行佛事

丛林的规矩

水陆道场之缘起

菩萨以众生之心为心

佛陀的慈悲主义

附录:虚云大师自述年谱

内容摘要:

虚云大师以百载光阴,尽瘁传化,其事震烁中外今古。一个备受历代政要、学界泰斗、佛教领袖推崇的绝世高僧--虛云和尚,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神话般的传奇人物,他的著作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智慧! 本书收录了虚云老和尚在上海玉佛寺亲自主持两个禅七开示、在云居山方便开示、在云居山戒期开示三个时间段中对禅法作的系统介绍,为学佛者批点迷津、快速悟道。虚云大师的开示弘法,往往是应机而作,随缘拈举,无须安排,都是从第一念中流出,可谓度世的金针、修禅的圭臬,是给世人心灵的洗涤剂与安定剂。

编辑推荐:

禅离我们很近,一般人所体会的禅往往停留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阶段。其实,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通过禅,我们可以看清生命的意义,活出美满幸福的人生。因此,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有禅的智慧。禅是一剂解决痛苦烦恼,走向快乐成功的良药,禅是现代人的必需品。

作为中国近代禅宗泰斗,虚云为中国佛教的近现代复兴及佛教道德的世俗化、现代化作出了卓越贡献。其"以行为本,行解相应"的思想对于现代中国佛教具有重要影响。其"以戒为师"的道德实践原则、以佛法"挽回世道人心"的救世思想与以"悲心"为底蕴的孝义观体现了他对社会人生的关怀,显示出他推动佛法与世法二谛互融共证的努力。这与我国当前所倡导的佛教与现代社会文明积极互动的思想相契合,对于佛教的未来走向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养心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无上菩提系列
9787539946955
如需购买下载《养心》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南京出版单位江苏文艺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8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养心是江苏文艺出版社于2011.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948-49 的主题关于 佛教-人生哲学-通俗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