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59.0
近年来国内外在化工分离的前沿研究和开发可以总结为三点:(1) 传统分离方法和新型分离方法或其它强化分离手段的耦合;(2) 新型分离方法的研究(包括过程模拟)及应用开发;(3)传统分离方法(含设备)设计的软件化、先进控制和安全评估。基于此,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系组织了几位老师,利用他们在相关研究领域(化工分离和生工分离)的多年积累以及深入了解当前化工分离前沿研究的资料,编写《化工分离前沿》这本专著。其目的是结合各位教授和副教授的当前研究,具体阐述上述总结的三点(这也是本专著和相关领域其它著作的主要不同之处),与在相关领域研究的读者进行交流和学习,以更好地促进和推动我国在化工分离领域的发展。 全书暂定九章,包括:化工分离概述,精馏技术前沿,吸附技术前沿,膜分离,超临界流体技术,生化分离1-双水相萃取,生化分离2-离子交换,化工分离中的先进设计,化工分离中的先进控制和安全。有关分离方法的每章均从理论(包括过程模拟)、技术(包括教授们研究及开发的新技术)、有关体系及其应用等方面分别阐述最近十余年来的主要进展和发展趋势。
总序
第1章 化工分离概述
1.1 化工分离
1.2 化工分离的方法
1.3 化工分离的进展
1.4 本书的安排
参考文献
第2章 精馏技术
2.1 精馏概述
2.2 常规及某些特殊精馏简介
2.2.1 分批精馏
2.2.2 连续精馏
2.2.3 多侧线精馏
2.2.4 恒沸精馏
2.2.5 萃取精馏
总序
第1章 化工分离概述
1.1 化工分离
1.2 化工分离的方法
1.3 化工分离的进展
1.4 本书的安排
参考文献
第2章 精馏技术
2.1 精馏概述
2.2 常规及某些特殊精馏简介
2.2.1 分批精馏
2.2.2 连续精馏
2.2.3 多侧线精馏
2.2.4 恒沸精馏
2.2.5 萃取精馏
2.2.6 反应精馏
2.2.7 分子精馏
2.3 精馏节能技术
2.3.1 热泵精馏
2.3.2 多效精馏
2.3.3 增设中间再沸器和冷凝器精馏
2.3.4 采用多级冷凝工艺
2.3.5 采用附加回流及蒸发精馏节能技术
2.3.6 采用热耦精馏节能技术
2.3.7 差压热耦合精馏技术
2.4 塔设备的选型
2.4.1 选型的一般原则
2.4.2 塔设备性能评估
参考文献
第3章 吸附分离技术
3.1 概述
3.2 吸附剂
3.2.1 常用工业吸附剂
3.2.2 吸附剂的性能评价与选择
3.3 吸附热力学
3.3.1 单一吸附组分的吸附平衡
3.3.2 多组分混合物的吸附平衡
3.4 吸附动力学
3.4.1 吸附剂上的吸附动力学
3.4.2 吸附床层的吸附动力学
3.5 吸附分离的循环过程及应用
3.5.1 变温吸附过程及应用
3.5.2 变压吸附过程及应用
3.5.3 吸附分离的发展前沿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溶解扩散机理的膜分离过程
4.1 基于溶解扩散机理的膜分离
4.2 扩散系数预测
4.3 渗透汽化
4.3.1 组分相互作用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4.3.2 链的柔顺性对膜性能的影响
4.3.3 离子交换膜的分离性能
4.3.4 制膜条件对膜结构的影响
4.3.5 溶剂间相互作用对EC溶解能力的影响
4.3.6 溶剂间相互作用对EC膜的透气性能的影响
4.3.7 甲醇的作用
4.4 纳滤膜
4.5 气体分离
……
第5章 超临界流体分离技术
第6章 喷雾干燥技术
第7章 生物吸附技术
第8章 反胶团萃取技术
第9章 离子交换
第10章 精馏过程的先进设计
第11章 化工分离过程模拟优化及控制
参考文献
《化工分离前沿》:厦门大学南强丛书·第5辑《化工分离前沿》主要内容简介:厦门大学由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传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出资创办的高等学府。陈嘉庚先生所处的年代,是中国社会最贫穷、最落后、饱受外侮和欺凌的年代。陈嘉庚先生非常想改变这种状况,他明确提出:中国要变化,关键要提高国人素质。要提高国人素质,关键是要办好教育。基于教育救国的理念,陈嘉庚先生毅然个人倾资创办厦门大学,并明确提出要把厦大建成“南方之强”。陈嘉庚先生以此作为厦大的奋斗目标,蕴涵着他对厦门大学的殷切期望,代表着厦门大学师生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