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65.0
本书将文学、语言学、美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采用理论阐释与文本分析紧密结合的方式,从文学语言的演变过程、写作动因、语言使用策略等方面对陈忠实的方言写作现象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考察,围绕方言语音、方言语汇、地域民俗文化、方言精神与方言思维等方面对小说《白鹿原》的文本进行了全方面立体式的解读,论点明确,语料丰富翔实。本书对于全面认识和评价陈忠实的文学创作,促进我国方言写作研究以及关中方言与关中民俗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照和借鉴意义。
上编
引言
第一章文化语境的变迁与陈忠实方言写作演变
第一节1965年至70年代中期
“文化大革命”语境中政治话语的独白
第二节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启蒙语境中自发的方言创作
第三节80年代中期以后
多重文化语境交汇中自觉的方言写作
第二章陈忠实方言写作的动因
第一节乡土依恋与方言情结
第二节中国方言写作文学传统的影响
第三节关中方言:关中民间文化心理结构的符号表征
第三章淘采语言的智慧陈忠实方言写作的策略
第一节极富弹性的方言:形象化叙述
上编
引言
第一章文化语境的变迁与陈忠实方言写作演变
第一节1965年至70年代中期
“文化大革命”语境中政治话语的独白
第二节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启蒙语境中自发的方言创作
第三节80年代中期以后
多重文化语境交汇中自觉的方言写作
第二章陈忠实方言写作的动因
第一节乡土依恋与方言情结
第二节中国方言写作文学传统的影响
第三节关中方言:关中民间文化心理结构的符号表征
第三章淘采语言的智慧陈忠实方言写作的策略
第一节极富弹性的方言:形象化叙述
第二节作为生活语言的方言:生命体验的展示
第三节作为民间语言的方言:个人视野的民间立场之表达
下编
引言
第一章小说《白鹿原》对方言语音的运用
第一节方言语音重叠
第二节方言拟声词
第三节方言儿化和方言谐音
第二章小说《白鹿原》对方言词汇的运用
第一节方言名词
第二节方言动词
第三节方言形容词
第四节方言熟语
第五节方言詈语
第三章小说《白鹿原》中的民俗文化
第一节饮食文化
第二节服饰文化
第三节娱乐文化
第四节婚嫁民俗
第五节丧葬民俗
第六节其他民俗
第四章小说《白鹿原》中凸显的方言精神和方言思维
第一节方言语气词创造方言腔调
第二节长句和排比句凸显方言艺术秦腔的神髓
第三节布局谋篇体现方言思维
参考文献
后记
《生命体验与艺术表达:陈忠实方言写作叙论》将文学、语言学、美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采用理论阐释与文本分析紧密结合的方式,从文学语言的演变过程、写作动因、语言使用策略等方面对陈忠实的方言写作现象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考察,围绕方言语音、方言语汇、地域民俗文化、方言精神与方言思维等方面对小说《白鹿原》的文本进行了全方面立体式的解读。《生命体验与艺术表达:陈忠实方言写作叙论》对于全面认识和评价陈忠实的文学创作,促进我国方言写作研究以及关中方言与关中民俗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照和借鉴意义。
《生命体验与艺术表达:陈忠实方言写作叙论》的两部分是将陈忠实的方言写作现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作全面观照。宏观层面核心论述的是方言写作命名的可靠性和可行性,进而以纵横交错的视线切入到陈忠实创作的方方面面。而微观层面则从梳理作品表相入手,逐一归纳、解读、整合,对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接触等问题借鉴了实证的方法。一前一后,前面后点,相辉互映,彼此衬照,成一家之言。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生命体验与艺术表达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16131619 如需购买下载《生命体验与艺术表达》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6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生命体验与艺术表达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3.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42 的主题关于 陈忠实-小说创作-文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