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遗传改良
花生遗传改良封面图

花生遗传改良

王传堂, 张建成, 主编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60.0

书籍简介:

本书共12章。首先,扼要介绍花生遗传改良相关基础,花生形态、解剖与分类,起源、进化与传播,以及花生细胞与分子特征;然后,系统、深入地阐述了花生遗传改良的传统方法、远缘杂交、离体再生、遗传工程、分子标记以及近红外技术;此外,还详细论述了花生高产稳产、高油、高油酸和高蛋白、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生育期和休眠性遗传改良的策略和研究成就。其中包括编著者利用rDNA ITS序列构建花生属植物进化树、通过离体培养和激素涂抹利用不亲和野生种、建立无基因型依赖性的高效率的转基因技术、构建花生品质近红外模型以及花生高油酸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成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花生形态、解剖与分类

第一节 营养器官形态与解剖构造

一、根

二、茎

三、叶

第二节 生殖器官形态与解剖构造

一、花

二、果针

三、荚果

四、种子

第三节 花生属植物起源和分类

一、花生属植物地理起源与分布

二、花生属植物组系划分

三、花生栽培种资源的分类

四、花生栽培种的生物学来源

第二章 花生传统育种方法

第一节 引种

一、引种的作用

二、花生引种经验及引种所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三、花生引种程序

四、国内外主要花生种质库

第二节 系选

一、花生自然变异的来源

二、花生系统育种程序

三、花生系统育种范例

第三节 杂交

一、亲本搭配与杂交方式

二、花生人工杂交技术

三、杂交后代处理

第四节 诱变

一、诱变处理

二、诱变后代处理

三、花生诱变育种范例

第三章 花生远缘杂交育种

第一节 花生野生种利用中常用的细胞遗传学技术

一、核型分析

二、花粉育性检查

三、花粉萌发

四、花粉保存

五、人工体细胞染色体加倍

六、不亲和性研究

第二节 花生区组野生种的利用途径

一、六倍体途径

二、二倍体/四倍体途径

三、重合成途径

第三节 花生区组以外野生种的利用途径

一、花生属区组间关系

二、花生属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克服

第四章 花生离体再生

第一节 组织与器官培养

一、基本原理与概念

二、植物离体培养基本技术

三、通过器官发生途径离体再生花生植株

四、通过胚状体发生途径离体再生花生植株

第二节 花药培养

一 、花药发育与小孢子形成

二、花药培养的一般程序与花生花药培养研究进展

三、花粉植株的鉴定及染色体加倍

第三节 无性系变异与突变体筛选

一、无性系的建立及快速繁殖

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突变体筛选

第四节 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

一、原生质体分离及培养

二、原生质体融合与体细胞杂种植株的再生

三、体细胞杂种的选择与鉴定

第五章 花生近红外技术和分子育种

第一节 近红外技术在花生上的应用

一、花生主要品质性状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构建

二、花生近红外技术的潜在应用领域

第二节 花生遗传工程

一、花生遗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来源

二、花生遗传转化技术

三、花生转基因育种

四、利用嫁接提高花生转基因苗成活率

五、转基因花生外源基因逃逸(漂移)风险

第三节 花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一、花生属植物基因组大小

二、花生分子标记开发

三、花生连锁图构建

四、与花生重要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或QTL

五、花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第六章 花生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

第一节 高产花生品种基本特征

第二节 花生光周期反应

一、日长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二、花生光周期反应遗传与选择

第三节 花生固氮特性

一、花生基因型间固氮性能差异及花生与根瘤菌互作

二、联合接种

三、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根瘤数、干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四、花生不结瘤性状遗传

五、花生固氮特性遗传与选择

第四节 花生适收性

一、抗倒伏

二、不易落果

第七章 花生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

第一节 高油

一、花生含油量取样及测定方法

二、花生含油量遗传及影响因素

三、花生高油种质及花生高油遗传改良潜力

四、花生高油遗传改良策略

第二节 高油酸

一、花生子仁脂肪酸含量测定技术

二、花生脂肪酸含量遗传及影响因素

三、花生高油酸育种策略与成效

第八章 花生熟性的遗传改良

第一节 熟性鉴定技术

一、理化指标法

二、目测、计数法

三、积温法

四、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方法

第二节 熟性遗传

第三节 早熟资源与育种

一、早熟资源

二、早熟育种

第九章 花生休眠性的遗传改良

第一节 休眠性鉴定技术

一、田间鉴定技术

二、室内鉴定技术

第二节 休眠性遗传、生理生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一、休眠性遗传

二、休眠性生理生化机制

三、影响休眠性的其它因素

第三节 花生休眠性资源的鉴定与利用

一、休眠性资源的筛选鉴定

二、休眠性育种成就

第十章 花生非生物胁迫抗性的遗传改良

第一节 旱、涝害

一、干旱

二、湿涝

第二节 高、低温及弱光胁迫

一、高、低温

二、弱光胁迫

第三节 铝毒与盐害

一、铝毒

二、盐害

第四节 缺素

一、磷

二、钾

三、钙

四、铁

第十一章 花生抗病性的遗传改良

第一节 抗病性筛选鉴定技术

一、叶斑病

二、网斑病

三、锈病

四、疮痂病

五、白绢病

六、黄曲霉毒素污染

七、青枯病

八、根结线虫病

九、病毒病

第二节 主要病害抗病机制与抗病遗传

一、叶斑病

二、网斑病

三、锈病

四、疮痂病

五、Sclerotium rolfsii引起的白绢病和果腐病

六、Sclerotinia枯萎病(Sclerotinia blight)

七、柱枝双孢霉黑腐病

八、黄曲霉毒素污染

九、青枯病

十、根结线虫病

第三节 主要病害抗性资源和抗性育种成效

一、叶斑病

二、网斑病

三、锈病

四、疮痂病

五、Sclerotium rolfsii引起的白绢病和果腐病

六、Sclerotinia枯萎病

七、柱枝双孢霉黑腐病

八、黄曲霉毒素污染

九、青枯病

十、根结线虫病

第十二章 花生抗虫性的遗传改良

第一节 抗虫性鉴定技术

一、田间鉴定注意事项

二、花生抗虫性鉴定程序

第二节 抗虫机制与抗性遗传

一、植物抗虫机制分类

二、花生抗虫机制及遗传

第三节 抗虫资源和抗虫育种成效

一、潜叶蝇

二、行军虫和棉铃虫

三、蚜虫

四、蓟马和叶蝉

五、叶螨

六、南方玉米根虫

七、小玉米螟

八、蛴螬

九、多抗

内容摘要:

内容系统、权威,,科学性强。理论密切联系生产实际。我国花生育种工作者重要的工作参考读物。全书共12章。首先,扼要介绍花生遗传改良相关基础,涉及花生营养和生殖器官的形态与解剖构造,花生属植物的起源与分类;然后,系统、深入地阐述了花生遗传改良的传统方法,以及远缘杂交、离体再生、近红外技术、遗传工程、分子标记等新兴育种技术;此外,还详细论述了花生高产稳产、高油、高油酸、生育期、休眠性、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遗传改良的策略和研究成就。其中包括编著者利用rDNA ITS序列构建花生属植物进化树、通过离体培养和激素涂抹利用不亲和野生种、建立无基因型依赖性的高效率的转基因技术、构建花生品质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以及花生高油酸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前身为中国农科院花生研究所),是我国研究花生作物的专业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项目、“973”项目,科技攻关项目等300多项科研项目,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本书主编王传堂,系该研究所生物技术部主任,1998年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10.6获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理学博士学位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花生遗传改良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7815755
如需购买下载《花生遗传改良》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6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精装
页数 529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花生遗传改良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3.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S565.203.2 的主题关于 花生-遗传改良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