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性创新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构建
破坏性创新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构建封面图

破坏性创新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构建

田红云, 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年代:2010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将破坏性创新理论用于指导我国制造业的实践。破坏性创新是当前创新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尽管诸多学者意识到该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理论价值,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更多的研究聚焦在理论自身的内容拓展和完善上。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历史时期,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途径,而选择符合发展中国家特点和我国国情的创新发展战略是增强产业创新能力的关键。为此,本书将破坏性创新理论运用于指导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构建,在理论研究思路上是全新的尝试。

书籍目录:

摘要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破坏性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2.1.1 破坏性创新的内涵

2.1.2 破坏性创新的特征

2.1.3 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障碍

2.1.4 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途径

2.1.5 简要评述

2.2 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文献综述

2.2.1 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界定

2.2.2 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理论演进

2.2.3 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评价与测度

2.2.4 我国理论界对产业竞争优势理论的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破坏性创新机理与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3.1 破坏性创新的形成机理

3.1.1 技术替代层面的破坏性创新形成机理

3.1.2 商业模式破坏性创新的形成机理

3.2 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形成机理

3.2.1 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源泉

3.2.2 产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内在机理

3.2.3 破坏性创新影响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机理

3.3 破坏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基于贸易利益分配的视角

3.3.1 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分配

3.3.2 维持性创新对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影响

3.3.3 发展中国家通过维持性创新实现赶超的可能性分析

3.3.4 破坏性创新对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创新战略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驱动作用研究

4.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衡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4.1.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衡量

4.1.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驱动因素的计量分析

4.2.1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4.2.2 数据的来源

4.2.3 模型的构建

4.2.4 制造业分类以及各类产业的描述性统计

4.2.5 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4.3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制造业行业创新破坏性特征与创新战略选择

5.1 我国制造业行业创新的破坏性特征研究

5.1.1 产业创新破坏性特征的指标选择

5.1.2 行业创新的破坏性特征测度

5.2 我国制造业行业创新能力特征

5.2.1 产业创新能力的测度方法

5.2.2 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测度和评价

5.3 我国制造业行业创新特征与创新战略选择

5.3.1 基于行业创新特征的制造业分类

5.3.2 技术创新模式的分类及其特点

5.3.3 基于行业创新特征的创新模式选择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破坏性创新开展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构建

6.1 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影响因素及一般模式

6.1.1 影响企业成功开展破坏性创新的因素

6.1.2 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一般模式

6.1.3 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开展

6.2 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构建

6.2.1 以本国特定密集需求产业为突破口

6.2.2 构建破坏性创新的产业微观基础

6.2.3 构建维持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协调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

6.2.4 发挥相关和支撑产业对破坏性创新的促进作用

6.3 促进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产业政策研究

6.3.1 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历史演变

6.3.2 促进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产业政策工具

6.3.3 促进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产业政策实施要点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破坏性创新的实证案例研究

7.1 破坏性创新——华为成功的利器

7.1.1 从低端到高端的破坏性发展战略

7.1.2 占领新一代破坏性技术领域的制高点

7.1.3 战略失误源于对破坏性创新的忽视

7.1.4 经验总结

7.2 案例研究:日本制造业发展中的维持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

7.2.1 日本近代制造业

7.2.2 日本现代制造业

7.2.3 破坏性创新与日本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构建

7.2.4 日本制造业的创新历程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

8.2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自从哈佛大学教授Christensen,C.M.提出破坏性创新理论以来,该理论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高度重视,成为近年来战略管理和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破坏性创新理论揭示了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产业的技术进步就是维持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交替发展的过程。破坏性创新发展过程中的“非竞争性”及其对产业竞争规则的“颠覆性”特点,使得主流市场的领导企业很难作出恰当的回应。破坏性创新在造成无数领袖群伦的大公司消亡的同时,也为产业新进入者提供了技术赶超的契机。鉴于破坏性创新的上述特性,一些学者已开始意识到该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理论价值。本书及时捕捉到这一理论动向,将破坏性创新运用于指导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实践,以期为我国制造业产业竞争优势的构建开辟新的途径。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破坏性创新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构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2633842
如需购买下载《破坏性创新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构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三联书店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破坏性创新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构建是上海三联书店于2010.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426.4 的主题关于 制造工业-技术革新-研究-中国 ,制造工业-国际市场-市场竞争-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