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8.0
本书运用传播人种学研究方法,重新梳理意识形态、生产系统、社会结构等因素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传媒与现代性的遇合
一、当代传媒问题与现代性
二、当代中国传媒问题
三、中国传媒问题的历史视角
四、大众传媒历史的主体视角
第二节基本概念及相关研究
一、现代性
二、传播人种学
第三节整体架构
一、基本观点
二、研究方法
三、介入视角
四、全书结构
第二章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报刊
第一节维新派:新民族一国家的初步想象
一、维新派报刊
二、报人群体特征
三、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四、选择报刊
第二节革命派:新国家形象的雏形建构
一、革命派报刊
二、报人群体特征
三、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四、报刊思想
第三节《新青年》同人:新社会的整体构想
一、新文化运动报刊
二、《新青年》同人的特征
三、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四、报刊思想
小结
一、想象的社群
二、报人特征
三、传统文化底质
第三章新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电影
第一节被批判者:时空错位的叙事
一、错误的影像
二、影像制造者的错误
三、谁的错误
第二节被肯定者:十七年电影经典叙事
一、正确的影像
二、正确影像的塑造者
三、叙事策略
四、叙事模式分析
第三节幕后叙事者:颠覆与重构
一、颠覆与重建
二、样板戏电影叙事者
三、样板戏电影叙事
小结
一、影像国家
二、影像塑造群体
三、影像崇拜
四、影像化现代性
第四章现代化社会的再转型:电视
第一节管制者:控制与放开的双重干预
一、“总设计师”:电视功能的复位
二、管理者:干预行为的合法性
三、无形操纵者:电视广告
第二节生产者:权力结构与认同建构
一、生产者的结构
二、生产者的权力
三、名人:谈话中的权威解构
第三节受众:传统颠覆与现代重构
一、儿童:父权的质疑
二、农民:宗法观念的最后守卫者
三、女性:象征权力的争夺
小结
一、政治场:干预矛盾中的强硬
二、经济场:全球语境中的强大
三、文化场:危机架构中的强盛
第五章多元现代性展望:数字传媒
第一节网民:网络共和国民主
一、主体身份危机
二、网络民主
三、网络受众的群体特征
第二节“手机一族”:传统的复归
一、人性化的“第五媒体”
二、“中国人的媒介”:短信息
三、手机的现代性影响
第三节他者:非领土扩张化
一、他者之分:文化模式
二、他者之合:整合汇流
三、他者之变:全球化
四、他者之义:中国现代性展望
小结
一、媒介帝国主义
二、数字化“反侵略”
三、数字传媒与中国现代性
结论
一、大众传媒主导群体
二、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性
三、中国现代性复兴
四、国家和资本干预
五、中国知识分子精神
附:媒介奥运与民族一国家认同
一、现代奥运会的动力
二、奥运会的中国动力
三、媒介奥运与中国认同重构
参考文献
后记
本书涉及的研究跨度相当大,几乎每个部分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关于现代性的理论著作经常有人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而它与前现代和后现代的关系以及当前与全球化的关系更是一块活跃领域。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现代性,应当对这些概念传统进行简要的勾勒。同时,在方法论上,随着人种学研究在西方学术界的升温,传播人种学也成为一种重要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对于现代性、后现代性、多元现代性、东亚现代性、中国现代性和传播人种学等概念的梳理,能够为本书的继承、创新和价值确立某种参照。本书在此基础上编辑而成。 运用广泛意义的传播人种学,以多种视角将不同时代的大众传媒置于特定的语境下,通过对其主导群体特征的考察,重新梳理意识形态、生产系统、社会结构等因素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大众传媒被用于唤起民族危机意识,以现代性摆脱危机。新兴传播技术及日益兴起的媒介文化使中国文化陷入新的危机,同时也创造了复兴的契机。 适读对象:新闻传播专业的师生、研究者、媒介管理者、媒介爱好者。【作者简介】 海阔,河南长葛人。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博士。现为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影视系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国内核心期刊及国外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主持浙江省、上海市课题两项。合著有《大众传媒通论》。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媒介人种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 | ||
9787811270990 《媒介人种论》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60 | 印数 | 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