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清王朝日薄西山,之前一年慈禧和光绪双双故去。各方势力的博弈制衡,勾心斗角的边余尚有许多真诚和抱负。这是中国在20世纪开端的一幕幕场景的集萃。
第一章金銮殿上新来的年轻人
紫禁城的鸡叫
1909年:春天也有故事
爱新觉罗软着陆
大清青年近卫军
“橡皮图章”雄起
大海航行“拷”舵手
第二章老官场的弯弯道
袁世凯冬眠
金枪不倒张之洞
庆亲王的首富宿命
弄潮儿溺水
不端的年代
“蒙”“瞎”官府
腐败的跳蚤
司法独立vs私法独利
善耆不善骑
“唐僧”不是吃素的
官场如赌
第三章黄龙旗下的资本主义
“铁老大”出轨
爱国公债终误国
“牛”背上的大清
开滦煤矿地道战
“黑金”超限战
帝国的墙脚
“爱国”企业家
【延伸阅读】胡雪岩:花花轿子人抬人
伶仃洋畔建“特区”
腐烂的根基
【延伸阅读】帝国商人反击战
第四章大清国的“新新人类”
“半吊子”大跃进
难产的“美国梦”
文化有罪,汉字无理
第五章鼓与呼:世乱难为人
“烂尾”大清国
宜春没有“春天”
在失望的田野上
枪杆子霍元甲
第六章“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无毒不“圣人”
康有为“熊市”
大清国的流感
瞎眼的叹息
第七章亮剑,抑或舔伤
龙旗插上东沙岛
中朝“间岛”争端
【延伸阅读】带刺的金达莱:清代视野下的朝鲜问题
哈尔滨的枪声
日本常青藤
大清羊皮日本狼
【延伸阅读】豺狼之恋:国人对日绵羊观
流产的中美德联盟
大清海军搁浅泥沼
【延伸阅读】蛟龙捍海:晚清海军扬威世界的五个瞬间
尾章大清政改的飙车与出轨
【附录1有关中国1909年的各方声音】
【附录2落花流水春去也】1909年大事盘点
【附录3国运本无宿命】《中国经营报》记者马连鹏专访雪珥
【后记】
前言
一个美而多金的女子焦急地站在河边,面对湍急的河水,问道:“今晚要过河,哪个来背我吗?”
黑暗中响起了无数的声音:“还不是我来背你嘛!”
夜色如墨,掩盖了这些人的真正面容。
这个美而多金的女子,名叫“中华”,她将开始一段怎样的暗夜行程……
中国近代改革史或许就是一部“石头记”,一部有关一个民族摸着石头过河的记录。
过河的方法无非有三:架桥、造船、泅水。
架桥与造船难度大、见效慢,而且主事者不仅需要高瞻远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远才能想得周到),也需要文韬武略(既能喊得出动听口号,也能拿得出扎实的技术功夫),更需要虚怀若谷(架桥、造船等于开创新路,桥通路成之日或许也该自觉或者被迫归隐山林之时)。尤其关键的是,架桥与造船需要分工协作、精诚团结,少争论或不争论。
傻子都能看出,这么多的条件制约,对于这个民族而言,简直是苛求。于是,大家只好纵身入水,哆哆嗦嗦地过河。好在河里本还有些石头,可以摸着当做路标,踩着当做台阶。
1909年,水越来越深、越来越急,石头却越来越少、越来越小,时不时地需要潜到水下才能摸着。
石头摸多了,一部分人摸出了门道,摸出了经验。他们不再在乎石头的有无或大小,而是靠石吃石、靠摸吃摸,摸石头成为他们先富起来的路标、先贵起来的台阶。作为最为精通水性的“浪里白条”,他们甚至发展成为大白鲨,用他们的巨尾扫去别人好不容易踩着的石头落水的人越多,他们的食物来源就越充足。
也有一部分人,大声宣称自己手握终极真理、不二法门,可以实现强国梦,对摸着石头过河实在是不耐烦,他们不需要架桥与造船而能飞跃天堑,条件就是无条件地爱戴他、服从他、追随他。这些人不断地涌现,不断地试图飞跃,然后不断地从半空中重重地摔落河中。最后他只是拍拍屁股爬起来,向着淹溺在水中的大多数,一笑了之:就当缴学费了嘛!
更多的人随大流瞎摸,石头没摸着,更没踩稳,摸到的是满手荆棘,甚至摸到了鲨鱼的门牙。作为“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也不幸成为“沉没的大多数”,他们的躯体成为新造的石头,而踩着他们前进的人则俨然成了弄潮儿……
(雪珥,2009年11月于悉尼-北京-重庆-上海途中)
后记
12月的盛夏阳光,明晃晃地有些伤眼。窗外已是30℃多的高温,花园里的各种花卉和蔬菜都被晒得蔫不拉叽。据说,地球臭氧层的空洞正好在澳洲上方。
在这样的炎炎夏日里,到处飘荡着《铃儿响叮当》(JingleBell)那悦耳的雪橇铃声,海滩上的比基尼女郎们居然也戴着圣诞帽,自信地展示着她们的身材,而穿着汗衫短裤超短裙的宅男宅女们则徜徉在用棉花装饰出来的“雪花”中,尽兴购物。
冰火两重天。即使在如此盛夏,人们依然能营造出一个冰雪天地,假装这个世界还是充满了纯洁晶莹,充满了温馨浪漫。
我很喜欢这种季节反差带来的奇妙感觉,尤其是澳洲人那天生的乐观与豁达。上天安排了四季,人们却可以在自己心里另有一番春秋。
圣诞节前一个月,我从澳洲的盛夏飞回了北京的冰天雪地。钻出机舱时,我还穿着短袖,却并不感觉寒冷,而是清冽。鹅毛般的雪花漫天飞洒,给大地遮掩上厚厚的白纱,假装一切都是如此纯洁。
踏着厚厚的积雪,站在衔接后海与前海的银锭桥上,当然是看不到西山的美景的。海子边上酒幌林立,吆喝声四起,泛滥着似乎有点虚幻的盛世浮华。没有人注意到,脚下的土地百年前差点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个名叫汪精卫的青年人,在这桥下埋下了炸弹,试图谋刺与他同样年轻的摄政王载沣,以阻止清廷正在推进的改革,为革命创造更好的条件。
因为执政者的宽容,小汪意外地拣回了一条命,但他从中汲取到的最宝贵经验就是:执政者绝不应该如此养虎成患。若干年后,小汪自己也成了执政者,身居总理(行政院院长)高位,在接见“国难会议”代表时明确宣布:“我们流血革命,打出来的政权,岂能随便说开放就开放!”显然,仅此一点就足以证明历史总是在进步的:汪总理的执政能力已大大超越摄政王,民国比前清大大地进步了。
银锭桥不远处,大雪覆盖不住的,就是那些曾经显赫的王府,尤其是醇王府和恭王府。
醇王府的主人奕■,据说是道光众儿子中资质最差的,和其兄咸丰皇帝、恭亲王难以相比;但晚清最后的半个世纪基本上就是奕■一门的天下,光绪、宣统两任皇帝都出自他的门户。可见,政治上的最后胜利者和最大受益人,绝非那些聪明外露、个性张扬的人。
“待业”时的醇亲王是一个坚定的“左派”,对执政的六哥恭亲王多有不满,认为他是个当权的“走资派”。等到将六哥挤对下岗,他喜滋滋地挑上权力的担子,才掂量出那不可承受之重。据说,尝到当家人的难处后,醇亲王曾跑到六哥家中,道歉认错,虚心讨教。看人挑担不吃力,站着说话不腰疼,这是中国社会的常态。
恭王府离醇王府并不远,是目前北京城仅存的完整王府。在北京的一周时间,我五进恭王府,其中三次是冒雪而行,盘桓徘徊,难以割舍。
到恭王府去得最勤的,或许是周恩来。大量的回忆录证实,周恩来生前曾经无数次地来到这里,而且十分低调。周恩来交给谷牧的三条遗嘱中就包括尽早开放恭王府。在日理万机的周恩来心中,恭王府何以会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恭王府里如今游人如织、熙熙攘攘,但他们在乎的只是和珅的故居。导游卖力地讲解着和珅成为大清国超级富豪的故事,人们张大嘴听着,哈喇子直往下滴,心向往之。历史,很多时候或许就是被八卦出来的,却还端着个一本正经的架势。
100年后,我们还在河里摸着石头。
2009年,也在水里挣扎着想找到个小石块的雪珥,不自量力地萌发了撰写一部“石头记”的梦想回顾中国百年改革史。
于是,有了这些浅薄而粗陋的文字。一年来,这些文字每周一次在《中国经营报》上与读者见面,居然在这打酱油盛行的蜗居时代也能引起小小的反响。我深知,那只是因为这话题搔到了大家的痒处:在河里挣扎的你我实在很想知道前人是如何摸着石头过河的。没有任何一部宝典能指引河中的十八摸,但希望这本书能不断提醒你我:此处水深、王八多、鲨鱼凶猛……
一贯印象,清王朝的最后改革是以“皇族内阁”的骗局和闹剧作为收场的,充满了荒诞气氛。海外学者雪珥将自己定位于“历史拾荒者”的角色,以新闻记者的敏锐和律师的严谨两项从业训练与经验,从堆积如山的史料中爬捡出许多被忽视和遗忘的真相。正如他的比喻,追寻历史真相如盲人摸象,许多人摸到了象的屁股,他却拽住了象的尾巴。
时至1909年,改革已前所未有地成为大清国的全民共识及主流话语体系的主旋律,意欲在国内挺腰,在国际昂首。然而对于摄政王载沣来说,最为郁闷的是,精心设计的改革,在经过官僚体系的执行后总是会“烂尾”:明明是利国利民的仁政,最后却被大小领导干部转变为扰民和敛财的工具。新的社会矛盾纠结缠葛,旧的官僚体制处处掣肘,大清国这艘巨大的航船行驶至暗礁林立的险滩。1909年这个春天的故事,竟是一步步演绎成了王朝悲剧……
【作者简介】
雪珥,澳大利亚华人,非职业历史拾荒者,职业商人。曾担任公务员、记者、律师,从事过并仍在从事着地产、金融、电子商务等热门俗务。除了花费必要的时间去赚取必要的金钱外,其余时间都投入了文物收藏、历史研究和写作,以海外史料解读中国近代史,作品在华人文化圈中广为流行。和讯博客、搜狐博客、网易博客文化名人。《国家历史》杂志、《中国经营报》专栏作家,著有《大东亚的沉没》(中华书局2008年5月出版)。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国运1909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1349069 如需购买下载《国运1909》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西安 | 出版单位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72 | 印数 | 10000 |
国运1909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9.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47.5 的主题关于 历史小说-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