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8.0
本书以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的派系之争为线索,考察20世纪中叶以来有重大影响的印第安批评家、作家及其代表性著述,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张力中把握印第安文学的历史演变。本书通过总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的有机结合,力求呈现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基本面貌,主要的研究领域涉及身份政治、部落主权、土著社区、民族性、世界主义,文学典律、美学范畴、印第安文学的性质与功用及其知识化、学科化和机构化等重大议题。
导论
第一章 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问题与方法
美国印第安人研究的知识化、学科化和机构化
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的派系化问题
策略的变化和视点的转移
第二章 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的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的历史成因
身份政治的复杂谱系
跨民族视野中的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
第三章 美国印第安文学的性质与功用
口述传统与文学典律
美国印第安文学的政治语境
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
第四章 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后殖民语境问题
厄德里齐与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
历史的坐标
历史叙事与口述传统
第五章 《爱药》中的回归主题
民族历史与个体记忆
信仰的迷失
传统与现代之间
第六章 《死者年鉴》中的拜物教话语
拜物教话语:遗散的历史碎片
西方拜物教话语
拜物教与异质文化
第七章 西尔科一厄德里齐之争
西尔科一厄性德里齐之争再评价
《羚羊妻子》的政治美学
历史再现的问题
第八章 《血色冬天》中的断裂叙事
身份话语的悖论
漫漫回乡路
口述传统与部落经历
第九章 《哥伦布之冠》:历史的误区与盲点
族裔的发明
作为文化符码的哥伦布
殖民主义的历史遗产
第十章 《保留区布鲁斯》:身份话语的复杂谱系
文化的边际性问题
土著性与混杂性
离散场域中的身份建构
第十一章 《哥伦布后裔》中的阈限空间
作为能指符号的哥伦布
历史的阈限空间
阈限空间的文化意涵
结 语
参考文献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以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的派系之争为线索,考察20世纪中叶以来有重大影响的印第安批评家、作家及其代表性著述,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张力中把握印第安文学的历史演变。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通过总体研究与个案分析的有机结合,力求呈现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基本面貌,主要的研究领域涉及身份政治、部落主权、土著社区、民族性、世界主义、文学典律、美学范畴、印第安文学的性质与功用及其知识化、学科化和机构化等重大议题。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以民族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张力为题,在美学与政治的节点上梳理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历史行程、思想脉络、批评方法论变化和重大问题,围绕20世纪60年代以来印第安文学批评中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核心论战,在跨民族视阈下审理印第安文学批评中的民族主义和现代性问题,通过分析主要作家和批评家的文化背景、思想体系和代表性著作,对印第安文学创作和批评做出评价,以期把握其总体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