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史
徽州文化史封面图

徽州文化史

卞利, 主编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6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第一部全面研究徽州文化发生、发展以及演变历程的学术专著,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系统考察了具有个性特点和典型意义的徽州文化的历史,对徽州文化产生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内涵和基本特征、阶段性演变及其原因、传播与影响、徽州文化与徽州社会、徽州文化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探究其发展规律,并由此观照中国文化尤其是唐宋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状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出版意义。本卷为近代卷,分为鸦片战争与”咸、同兵燹”时期的徽州文化;咸同兵燹后至光宣时期的徽州文化;民国初年的徽州文化;抗张战前后的徽州文化等章节。

作者介绍:

卞利:安徽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大型学术年刊《徽学》主编,安徽省首批学科与技术带头人,台湾东吴大学专任客座教授。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明史学会理事、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徽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徽学与明清区域社会经济史等。

书籍目录:

序 / 001

引论 / 001

第一章 鸦片战争与咸同兵燹时期的徽州文化 / 021

一 徽商开始衰落 022

(一)陶澍盐法改革与徽商的衰落 023

(二)咸同兵燹加剧了徽商的衰落 027

二 经世致用思想与实践 029

(一)汪士铎对徽州陋俗的批判及经世致用思想 029

(二)王茂荫的货币思想和对徽州社会与文化的批判 033

三 关注现实的纪实性文学作品涌现 037

(一)黄崇惺与《凤山笔记》 038

(二)郑由熙戏曲、诗词文学作品对徽州现实的关怀 040

(三)柯华辅、柯钺父子及程梯功描写残酷战争的诗歌 044

四 新安医学继续走向辉煌 047

五 徽州科技的余绪 051

(一)数学成就 051

(二)郑复光的天文学和物理学成就 056

六 民俗文化趋于保守 058

第二章 咸同兵燹后至光宣时期的徽州文化 / 061

一 徽州宗族文化的新旧交融 062

(一)宗族遭受重创 062

(二)宗族传统集体记忆的恢复与重建 071

(三)新宗族文化的萌芽 077

二 刘汝骥与清末徽州宪政调查和改革 080

(一)刘汝骥与徽州宪政调查 081

(二)刘汝骥与安徽谘议局议员选举 086

(三)刘汝骥与徽州地方自治 094

(四)刘汝骥与徽州物产会的兴办 096

三 清末科举制的废除与徽州新式学堂的兴办 100

(一)清末科举制的废除与徽州新式学堂的兴办 100

(二)清末徽州新式教育场域内外各种势力的角逐 114

四 徽州技艺的艰难前行 120

(一)徽墨制作技艺的整体凋零和胡开文墨业的异军崛起 120

(二)万安罗盘的制作技艺 125

(三)徽州绿茶制作和祁门红茶的发明 129

五 新安医学向中西医结合转型 139

(一)新安医学依然处于总结发展时期 139

(二)新安医学向中西医结合转型140

六 徽州文学与艺术的重塑 142

(一)诗词齐争辉 142

(二)新安画派代表人物虚谷的绘画成就150

(三)黄士陵与黟山派篆刻的崛起152

七 徽州学术传承与转型156

(一)汤球及其史学成就157

(二)鲍康的古钱币学研究159

(三)汪宗沂的学术成就162

八 徽州民俗与民间文化的嬗变164

(一)对残害徽州妇女的陋俗进行批判165

(二)对丧葬陋俗的批判172

(三)对吸食鸦片陋俗的批判和严禁178

(四)赌博陋俗及其禁赌举措180

(五)民间信仰与民间文化的嬗变190

第三章 民国初年的徽州文化 / 199

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思想在徽州的传播200

(一)胡适和新文化运动200

(二)五四运动和新思想在徽州的传播205

二 徽州宗族文化的新突破207

(一)外来思想的影响与价值观念的变化208

(二)徽州礼仪文化的变化210

(三)胡适的丧礼改革211

(四)宗族管理方面的新变化216

(五)对家国关系的新认识226

三 民国初年徽州学校教育的发展228

(一)国民小学的建立和初等教育的发展228

(二)中等及职业教育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34

四 民国初年徽州的学术文化242

(一)许承尧及其学术成就242

(二)胡适的学术成就245

(三)江谦的学术贡献249

(四)周诒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252

(五)吴承仕的经学成就255

(六)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思想和实践258

五 报刊的兴办与徽州地方社会的改造、乡土文化的传播262

(一)民国初期徽州报刊的起步与发展264

(二)旅外徽州人所办报刊与改造徽州乡土社会的努力273

(三)《徽州日报》的创刊与徽州乡土文化的传播277

六 转型期新安画派的继承与创新286

(一)黄宾虹对山水画及其新安画派的传承与创新286

(二)汪采白对新安画派的贡献297

七 民国初年徽州地方志编纂理念的创新及实践301

(一)民国初年修志活动的展开302

(二)民国初年徽州方志编纂的创新实践304

(三)民国初期徽州方志纂修活动评价309

八 民国初年徽州妇女的日常生活311

(一)徽州妇女经济地位的提升311

(二)徽州女子教育的发展318

(三)徽州女性意识的觉醒与争取身体解放的努力324

第四章 抗战前后的徽州文化 / 329

一 抗战的全面爆发和徽州的抗战动员330

(一)动员机构的建立330

(二)动员措施331

二 抗战前后徽馆业的兴盛与徽馆伙友要求加资事件341

(一)抗战前后徽馆业的兴盛341

(二)徽馆的组织结构、投资及经营344

(三)徽馆伙友要求加资事件351

三 抗战时期徽州宗族文化的变化355

(一)族人积极参与宗族活动355

(二)宗族经济与祭祀活动受到影响356

(三)升主活动中的经济与血缘问题359

(四)家族与时俱进,积极支援抗战361

(五)宗族与驻军血脉相连,互相声援364

四 抗战时期徽州教育的繁荣366

(一)抗战前后徽州中小学校的发展366

(二)抗战期间徽州高等教育的起步370

(三)中小学师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宣传活动371

五 抗战结束后婺源的回归与划出374

(一)婺源回皖问题的形成374

(二)抗战结束前婺人力争回皖的努力376

(三)抗战结束后婺源回皖运动的再次高涨381

六 抗战结束后徽州文书的外传与徽学研究的初步发展388

(一)抗战胜利后徽州文书的发现和外传388

(二)“徽学”的提出和徽学研究的初步发展390

附录 / 395

参考文献 / 403

后记 / 410

《徽州文化史》后记 / 412

内容摘要:

步入清代中叶以后,徽州社会进入了变革的前奏,曾经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徽州社会与文化在内外交困等多重打击下逐渐步入了衰落的深渊。与此同时,承接历史的惯性,在同现实的抗争中,近代的徽州文化依然步履蹒跚地向前缓慢地发展着。对传统徽州社会与文化的批判、反思与总结,探索适应社会变革与时代变化的徽州文化发展方向,寻求恢复、重建和振兴徽州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道路,成为徽州近代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本卷分为鸦片战争与咸同兵燹时期的徽州文化、咸同兵燹后至光宣时期的徽州文化、民国初年的徽州文化、抗战前后的徽州文化四个部分进行论述,内容涉及教育科举、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商、徽州科技等各个方面。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徽州文化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212075903
如需购买下载《徽州文化史》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合肥出版单位安徽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6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徽州文化史是安徽人民出版社于201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95.42 的主题关于 文化史-徽州地区-近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