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二陵史话
南唐二陵史话封面图

南唐二陵史话

周维林, 夏仁琴, 著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介绍了南唐国的历史兴衰,南唐二陵的营建、结构以及出土随葬品,南唐二陵的发现、保护和利用。

书籍目录:

总序

序言

前言

南唐三主

先主李昪

中主李璟

后主李煜

金陵城

城墙的建造

护城河的修建

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

重视文化教育

南唐二陵

独特的地理环境

神秘的太子墩

盗墓贼光顾太子墩

李界陵

李璟陵

承前启后的丧葬制度

随葬品

陶俑

陶器和瓷器

玉哀册与石哀册

其他

发掘中的趣闻逸事

南唐二陵的沉寂

南唐二陵文保所成立

南唐大事年表

参考资料

后记

前言

中国历史经过大唐帝国近300年的统一后,至唐末,又进入了藩镇割据、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列国并存的五代十国分裂时期。这一次分裂持续50余年,基本情况是:中原地区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相继;在其他地区,今四川一带先后有前蜀和后蜀,长江中游有荆南和楚,东南地区有杨吴、南唐、吴越、闽,岭南地区有南汉,五代后期,今山西地区有北汉,这十国先后并存。这一时期,战争频繁,礼崩乐坏,是分裂向统一、战争向和平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中心由关中地区转移到华北地区,而经济中心则逐步向南方地区转移,南方地区文化艺术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使稻麻桑竹茶生长繁茂,比之黄河流域过度开发,气候恶劣,显现出条件优越的明显态势。但是,人为的因素,仍然使南方地区战火硝烟不断,人们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此时,江淮地区也和其他地区一样,兵戈四起,八洲之内鞠为荒榛,百里之外人烟绝迹。庐州民间武装的首领杨行密,在乱世之中驱逐庐州守将而自立,结束残局,建立了杨吴政权。后来徐知诰代杨称帝,建立南唐,立都金陵。徐知诰自称是大唐皇室后裔,改姓李,名昪。李昪眼见唐朝后期藩镇武将跋扈,刀兵连年,因此,他执政期间,重文抑武,提倡教育,重用儒臣,力矫时弊。他是南唐统治者中有目的地进行全面文化建设的第一人。南唐文人地位显著提高,尚文风气盛行一时。然而,由于南唐政权矫枉过正,习文成风,修武不足,诗词歌舞充斥朝野,致使李昪的后辈儿孙儒雅风流有余,雄心大略不足,醉心于艺术和精神的享受,政治与军事几乎荒疏,这是李界始料不及的。李璟、李煜都是一代词人,李煜更是被时人和后人推崇。

南唐历经三主,存国39年。先主(又称烈祖)李昪、中主(又称元宗)李璟死后,埋葬在南京南郊的祖堂山;后主李煜亡国,被俘至开封,身死异乡。本书所说的南唐二陵就是指先主李昪和中主李璟的陵墓。

南唐二陵是从1950年10月开始发掘的,是新中国第一次科学发掘的两座古代帝王陵墓。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参加发现、发掘的前辈们。他们是在百废待举、财政困难、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工作的。当年南京博物院的发掘报告记载了他们的贡献:“首先知道牛首山下和祖堂山下发现古墓而领导我们去作第一次调查的是南京大学教授兼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胡小石先生,作第二次调查并将李昪陵的现代盗掘口封闭的是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的刘俊亭同志和我院的宋伯胤同志,领导第三次调查并对发掘做出初步计划的是我院的尹焕章同志。在发掘工作中,领导田野工作的是曾昭烯、王文林两位同志;负责记录的是蒋赞初、张彬两位同志;负责地形测量的是张正祥、顾其林两位同志;负责照相工作的是李连春同志;负责坑位图、建筑图的测绘工作的是黎忠义同志;负责彩画临摹的是陈炽、吕群两位同志和那时的南京大学师范学院艺术系王静、沈永良、夏淑敏、王世杰、赵如磋、陈光禄六位同学;负责拓片的是王文林同志。……金陵大学影音系特来摄制彩色照片,胡小石教授和南京大学工学院刘敦桢教授多次来32地指导,徐平羽院长对发掘212作一直予以指导和支持。还有中央文化部郑振铎副部长和江苏省文化局的领导、故宫博物院的陈万里先生、清华大学的刘致平教授以及中央文化部文物局的同志们。”(《南唐二陵》,文物出版社1957年版)可以说,没有他们的辛勤工作,便没有今天的成果。

如今,正值南京市政府、江宁区政府对南京南郊进一步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之际,南唐二陵必将成为人们游览的一处古迹名胜。作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它所具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建筑价值以及它的审美价值等等,将逐渐地为更多的人所认识,加之这里有山清竹秀的自然环境、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都会让人们在这里产生修身养性的感觉,也是自驾游最好的目的地之一。南唐二陵通过多年的保护与修缮,完善了必要的服务功能,同时也保留住了最原始的精华部分,在保护与利用上做了大量的文章,为文化的持续发展保留了后劲,是一处高品位的文化游览场所。

后记

《南唐二陵史话》四易其稿,终于完成了,心中轻松了许多。忽然想到应该到前辈考古学泰斗曾昭烯墓上去祭拜一番,于是,便和二陵的同志一起去了。曾昭烯先生考古事业达到顶峰时,就是发掘“南唐二陵”。按照她生前的遗愿,将她埋葬在祖堂山下,这里紧邻南唐二陵,是块风水宝地。每至清明,本人为岳父祭扫之际,也总不忘记捧上几束鲜花,默默地走到曾昭烯前辈的墓前,轻轻地将花献上,磕上三个头方才离去,对前辈本人是一直由衷地尊敬。

2007年,江苏省文物局刘谨胜副局长将我叫去,要求我将他十余年前曾编写的《南唐二陵》一书进行重新编写,并指示:“要增加照片,增加发掘资料,增加器物分析等,要达到通俗易读的目的;同时,又能起到资料作用,要挖掘南唐文化,要使南唐二陵发出它应有的光彩。”当时,出于领导对自己的信任,我竟然未加多思考,就贸然接手了。后来,我逐渐感到了压力,第一,自己水平有限;第二,五代十国的资料相对较少;第三,工作繁忙。但既然接手了,就只有尽自己的能力去做。

所幸本人从事文博工作多年,有机会接触南唐二陵,对南唐史也有所涉猎,又得到了南京出版社卢海鸣博士的多次指导并提供照片,同时,又得到刘谨胜、韩品峥先生的大力支持和提供资料,我的心中才有些踏实。另外,本人与南唐二陵文保所所长夏仁琴同志,两次前往蒋赞初先生家,聆听教诲,接受指导,蒋先生和夫人张彬女士曾经是南唐二陵的发掘者,又是《南唐二陵发掘报告》的编著者,听他们讲话,受益匪浅。

这里我也要感谢我的妻子王俊平以及我的家人,我平时工作比较繁忙,从来顾不了家务,没有时间陪他们,是他们默默地支持着我,在此表示自己的歉意。

另外,本书是通俗读物,是一个“大拼盘”,使用资料虽有改动仍不免有雷同之处,敬请专家学者给予包涵和谅解。因为本书的目的不在于研究,而在于让参观者或阅读者了解南唐历史和南唐三主,仅此而已。

对于我馆许长生、李红以及在编撰本书中给予了积极配合和热情关心的同志,在此一并致谢!

周维林

2009年1月1日

内容摘要:

  本书是文化南京丛书系列之一。它是一本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易懂的科普性读物。全书共分五个部分,内容包括南唐二陵的历史背景、发掘情况,以及陵墓建筑和出土遗物等。本书适合广大读者尤其是历史、旅游爱好者来阅读。  历史曾经无比眷顾南京。自今以溯,凡五千年,建业情怀,金陵风物,那些附着在历史虚境上的形声色意,所谓楚秦王气、南朝烟雨、赵宋残阳、明朝宫阙、天国风雨者,或托于古巷,或附于丘阿,或以诗表,或以词生。凡此种种,都在这座古城千年的皇皇之旅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文化意味,总让人们在她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中细细品味出她撼动人心的魅力。  本书则从南唐二陵这个侧面记录了名都南京的千年延续。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南唐二陵史话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文化南京丛书
9787807184843
《南唐二陵史话》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南京出版单位南京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4装帧平装
页数 160 印数 4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南唐二陵史话是南京出版社于2009.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43.2 的主题关于 中国-古代史-南唐(937~975)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