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4
定价:
本书是一部比较系统、经得起研读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这是一次把国外教学和研究同国内语境下的思考结合起来的尝试,更具体地说,是一次打通中西学术规范、话语界限和思路的努力。内容取自2002年春季和夏季的两门研究生课程。一门是在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开设的专题研讨班,Modernity and Identity:Universalism and its Discontent(现代性与认同:普世主义及其不满),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英文,对象是比较文学系和其他文科系的博士研究生,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当代理论背后的观念史、社会史和政治哲学基础。另一门是2002年五月和六月间在北京大学比较文研究所和中文系开设的以《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为题的系列讲座,对象是中文系和其他文科系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中文。本书就是在这两种语言和课程的基础上整理、修改而成的。
第二版前言第一版前言代序 我们今天怎样做中国人?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反思导论 比较的时代 普通与特殊的辨证法 作为问题意识的文化政治 现代西方普遍性话语的谱系第一讲 总论:文化政治视野里的普遍与特殊:现代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谱系 “主人与奴隶”:从政治哲学到文化政治 普遍性问题的方法论反思:文化政治与观念史批判的双重视角 政治哲学与文化比较 社会批判、文化研究与文化比较 观念史批判与文化政治的介入:从康德到黑格尔的普遍历史理念及其内在矛盾 观念史批判与文化政治问题的激化:重读尼采和韦伯
第二版前言第一版前言代序 我们今天怎样做中国人?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反思导论 比较的时代 普通与特殊的辨证法 作为问题意识的文化政治 现代西方普遍性话语的谱系第一讲 总论:文化政治视野里的普遍与特殊:现代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谱系 “主人与奴隶”:从政治哲学到文化政治 普遍性问题的方法论反思:文化政治与观念史批判的双重视角 政治哲学与文化比较 社会批判、文化研究与文化比较 观念史批判与文化政治的介入:从康德到黑格尔的普遍历史理念及其内在矛盾 观念史批判与文化政治问题的激化:重读尼采和韦伯 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切关性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观念史批判与政治哲学问题的当代性 课堂问答第二讲 “普遍性”的历史语境:从康德到黑格尔的自由和权利观念 当代中国与文化政治观念的相关性 康德政治哲学中的个人、理性与国家 黑格尔哲学里面普遍、特殊和同一性 康德、黑格尔政治哲学 观念的当代语境 课堂问答第三讲 尼采(上):反历史主义的文化批判(《不合时宜的观察》) 从黑格尔到尼采:市民一基督教价值体系的解体 尼采的转折及其当代意义:从卢卡契的《理性的毁灭》谈 尼采的历史批判和文化批判:《不合时宜的观察》第四讲 尼采(下):起源、“永恒的复归”与价值的自我肯定 再谈《理性的毁灭》 “神话”与“起源” “永恒的复归” “真理是一个价值事件”:起向生活世界 消解与自我肯定:后现代主义文化政治里的尼采主义第五讲 韦伯与文化政治 只有价值多元,没有价值中立 自由的观念 从存在到政治 非政治化——美国人的《上海故事》 政治经济的基本问题 自我肯定 民族国家 历史记忆 政治成熟的民族 课堂问答第六讲 文化政治的激化:从韦伯到施米特 韦伯的立场 理性的世界 施米特的挑战 主权、例外情况与“人类最后的战争” 结束语:谈谈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课堂问答第七讲 多元文化时代的历史与主体(北京大学中文系了民论坛) 文化多元与历史主体 压抑的多样性:哈贝马斯、罗尔斯、罗蒂与杰姆逊 西方独特性的叙事:重读韦伯《新教论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世界上本没有路” 课堂问答参考书目
本书是一部比较系统、经得起研读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这是一次把国外教学和研究同国内语境下的思考结合起来的尝试,更具体地说,是一次打通中西学术规范、话语界限和思路的努力。内容取自2002年春季和夏季的两门研究生课程。一门是在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开设的专题研讨班,Modernity and Identity: Universalism and Its Discontent (现代性与认同:普世主义及其不满),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英文,对象是比较文学系和其他文科系的博士研究生,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当代理论背后的观念史、社会史和政治哲学基础。另一门是2002年五月和六月间在北京大学比较文研究所和中文系开设的以《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为题的系列讲座,对象是中文系和其他文科系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中文。本书就是在这两种语言和课程的基础上整理、修改而成的。
本书是由作者在纽约大学(NYU)的博士专题课和北京大学系列讲座基础上扩充、修订而成。全书从当代世界的价值冲突和文化认同危机着手,从观念史批判的角度分析了困扰当代文化理论的一系列核心问题和基本矛盾,如自我与他人、个别性与普遍性、文化系统间的比较与可比性、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后现代时代的历史与主体,等等。 本书强调观念史批判的历史脉络,但同时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直面当下的挑战。在处理西方经典理论文本的同时,作者鲜明地把阐发当代中国的文化主体性作为全书的中心旨趣。在宏大的历史和理论背景下,在错综复杂的思想脉络中,作者一再提出的问题是,在现代性和“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做中国人?如何展开当代中国的文化政治?如何重建自己的价值与生活世界,并由此创造性地介人世界历史性问题?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1081495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语种 | 简体中文 |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