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2.0
本书以新闻报道引发的个案为切入点,结合法学、传播法、新闻传播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对当前媒体从业人员遇到的新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同时作者以多年从事传媒工作的经验提出相应的规避技巧,以便既保持新闻之真又不陷新闻“泥潭”。本书具有可读性、实用性。本书可供新闻从业者阅读,也可供在校的新闻传播相关专业学生阅读。
卷首语传媒法律风险,怎一个“赔”字了得
第一篇职业犯罪:以负面报道为手段要挟从山西“封口费”事件说起
第一章公关失守,要敲诈勒索还是遭遇陷害
第二章退钱不成,是违纪违规还是收受贿赂
第三章公器私用,记者站怎成了名利场
篇后语
第二篇假新闻:行走于法律与道德边缘从“周老虎”被判缓刑说起
第一章包子事件:“露馅”获刑开先河
第二章院士事件,巨星提前陨落
第三章“天才”事件,都是网络惹的祸
第四章郎平事件,假新闻出现变体
第五章《纽约时报》记者造假之丑闻
篇后语
第三篇名誉权:以公正报道的名义起诉从谢晋导演死因之争说起
第一章转载案“不予起诉”的“非典”侵权
第二章线人案“一厢情愿”的一元官司
第三章调查案“不翼而飞”的飞来横祸
第四章链接案不公开审理的隐私赔偿
第五章核实案“权威发布”的“辟谣”之争
第六章通稿案死无对证的“骑抢”报道
第七章判决案“荒唐”的“黄世仁”与“败诉”的“样板间”
第八章爱心案维权不慎官司缠身
第九章泄密案身价暴露居无宁日
篇后语
第四篇著作权:以合法使用的要求索赔从网络下载的亿元官司说起
第一章广告案移花接木责任不同
第二章外稿案信源有错媒体担责
第三章连载案君子之约苍白无力
篇后语
第五篇肖像权:以营利为焦点辩论从两个范冰冰之争说起
第一章广告案女演员减肥六被告登堂
第二章失当案从“飞人”跨栏到恶搞“小芳”
篇后语
第六篇新闻纠纷:以职业的素养审视从“谁”说起
第一章患者“跳楼”谁最受伤
第二章市场锁住谁家大门
第三章线人反悔谁之“自愿”
第四章拆迁报道谁在“目击”
第五章保安抢险谁在骂人
第六章合理想象谁敢评论
编后语
结语:我有个梦想
参考文献
前言
当代社会,传媒人和传媒机构越来越多地涉及法律方面的问题。事实上,自从有传媒以来,传媒系统与法制系统的密切互动对彼此产生了许多影响,法制对传媒机制、传媒人的行为等方面,都有过重要的‘‘建构”。比如现代报刊管理机制,经过百余年演变,到了近代因为报刊涉讼过多,报刊老板无暇应付,于是专设“发行人”以应付官司,由此形成了“发行人、总编辑、经理”的“三驾5车”的管理机制。如英国《泰晤士报》等率先实行了这种现代管理机制,预示着传媒开始重视法制问题。又如,媒体在法制(他律)的环境中,不断完善自律体系,对传媒人及组织的运作进行了种种自我规范,涉及新闻的采集、匿名信息源、国家安全、他人隐私等方面的规定。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是从清末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它标志着中国新闻事业近代化的某种转型,也肇始了中国传媒的法制观念。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直到当代的近三十年,中国传媒的法制意识,才逐渐得到了重视。
随着转型中社会的复杂化以及传媒技术和形态的不断发展,传媒的法律纠纷日趋频繁。一些传媒工作者深感“处处有雷”,一不小心就引爆了官司、惹麻烦上身。21世纪以来,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研究领域和传媒界都开始重视新闻传播法的问题,出版了一些教材、专题著述,但是从实务和案例的角度加以剖析的为数极少;即便部分有案例,案例亦较陈旧,涉及的法律问题面窄(比如聚焦于“名誉权”),已经不能反映这几年复杂多变的现实。本人在新闻传播法的教学中,也只能零碎地抓取一些现实案例充实传播法种种问题的讲解,缺少可用易得的案例参考书。因此,本人读到《法制晚报》副社长陈春彦先生的这部书稿,尤为欣慰和感激。
这部著作从实务的视角出发,结合法学、传播法、新闻传播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对当前媒体从业人员遇到的新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及时梳理了新闻犯罪(如“封口费”)、假新闻、著作权、肖像权、新闻纠纷、网络侵权、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新案例、新问题,总结了相关的处理依据,拓展了以往著述的关注范围。书中所聚焦的这些问题,正是每--+新闻工作者正面临的现实问题。书中以2008年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诸如著名导演谢晋死因之争、符号性的“周老虎”事件、娱乐圈的范冰冰事件、传媒界的山西“封口费”事件、媒体技术革新中的网络下载亿元官司等为由头,分别从刑法、民法和纠纷处理等角度,阐述当前媒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涉及新闻采访、编辑、广告刊登、人事管理等多个领域,将新闻实务、编采技巧与法律知识融合在一起,具有很好的可读性、知识性和可操作性。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引用的判例全部是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作者还对敏感的人名、地名等进行了必要技术处理。书中对案例的分析基于专业逻辑性,从新闻作品本身存在的瑕疵、新闻背景、新闻纪律、法律法规等角度入手加以剖析,征引丰富、资料翔实、适用法律文件权威,有明确的出处,作者的观点中肯,很有借鉴意义。作者在写作中重视案例的权威性和完整性,涉案的报道全部引用原始报道,案例的介绍与分析则引用法院的判决书,个别无法获得判决书的案例,则在分析多家媒体公开报道的基础上作出结论。
全书的布局显示了作者较缜密的思路:将每个案例置于一个法律与新闻实务的坐标体系中,横轴为刑法、民法和纠纷处理等法律规范,纵轴则以新闻实务为分类标准。各篇都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叙述和分析结构:提取关键词,让读者一目了然;按作者得心应手的“新闻法”行文,包括核心提示、原文回放、诉讼请求、调查处理、法院判决、法眼回眸、编采贴士等方面,各篇后还有一个小结。这样的条分缕析,大大有益于读者的阅读,因此这部看似专业的专题书,读来饶有趣味,有很强的可读性。
作者陈春彦在新闻一线从事采编工作多年,近年又负责处理本单位的新闻纠纷,他从实践中发现,大多数新入行的新闻从业者在新闻采访、写作和编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许多常识性错误,以至于引发纠纷,甚至涉入新闻官司。事实上,近年一些资深的传媒人新闻涉讼者也不在少数,一些陈旧的审判式新闻用语不经意间就带来了官司。一些新闻传播科班出身者,因缺少实践经验,也难免引来涉讼麻烦。因此,这部著作可以为新闻从业者在关键时刻指点迷津或带来启示。
这部著作对传媒机构和传媒官司的处理者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作者总结了以往发生的各类传媒官司,发现在处理新闻纠纷过程中同样有一些常识性的错误,甚至一些官司因为处理不当而升级,造成了本可避免的更多麻烦和后果。
这部著作还反映了新闻官司的最新动态和趋向,并对新闻从业者有重要的警示意义。作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新闻官司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民事纠纷比如,过去常见的名誉权纠纷而扩展到了著作权、肖像权乃至刑事犯罪等广泛的领域。特别是网络的大量运用,使得新闻法律问题更加复杂化、多样化。但这些问题并非不可避免、无从面对,只要抓住问题的所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完全可以有针对性地克服的。按照书中的寻根探源,可以看出一些原因是新闻从业人员对法律知识缺乏,另一些则是新闻操作手法不成熟和新闻写作技巧的不到位,而新闻从业者只要了解原因所在,在新闻业务中保持敏感性和警惕性,是可以避免引发纠纷、诉讼甚至犯罪的。
在这篇代序的写作中,媒体正热报香港明星刘德华的一位“粉丝”诉《南方周末》案终审败诉,该“粉丝”被认定为“自愿型公众人物”。这是新闻侵权案件中首次采用“自愿型公众人物”的概念中国不仅引入了西方传媒诉讼中的“PublicFigure”(公众人物)这样的概念,还进行了拓展,一个偶像追逐者也可以适用“公众人物”的法律,媒体的相关采访报道也有了一定的司法标准。在这个高度“媒介化”的社会,传媒系统在社会结构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已经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中,并成为我们每个人社会化的一项基本需要。这也意味着,传媒人及传媒机构涉入的那些法律问题,已经与我们大众息息相关。因此,这部著作对于传媒的消费者而言,也是颇有裨益的。
陈昌凤
2009年12月
“封口费”封不住的是什么?“周老虎”最终咬伤了谁?名导之死能否警示博客“大嘴”?红颜一怒给媒体经营带来什么启示?亿元官司对网络著作权保护有何冲击? 本书举例说法,回避高深枯燥的新闻学和法学理论,从媒体纠纷:新闻侵权、职业犯罪三个层面入手,涉及名誉权、肖像权、知识产权、受贿、敲诈、假新闻、商业信誉等多项法律实务,重新审视了媒体采访、编辑、把关、稿酬支付、纠纷处理、广告经营、职业道德、用人制度等操作与管理中的细节,并提出处理的技巧。 本书举例说法,回避高深枯燥的新闻学和法学理论,从媒体纠纷:新闻侵权、职业犯罪三个层面入手,涉及名誉权、肖像权、知识产权、受贿、敲诈、假新闻、商业信誉等多项法律实务,重新审视了媒体采访、编辑、把关、稿酬支付、纠纷处理、广告经营、职业道德、用人制度等操作与管理中的细节,并提出处理的技巧。【作者简介】 陈春彦,男,1970年1月出生,先后就读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洛阳)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曾就职于解放军总参谋部、北京青年报社和法制晚报社,历任翻译、记者、编辑、人力资源总监、品牌推广部主任、社长助理等职,现为法制晚报社副社长。参与或主编过《影响未来中国传媒30人》、《人生法律300问》、《汉西分类词典》等书。发表过《浅议中国报业“一城二晚”现象》、《浅议报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瓶颈及对策》、《浅议新闻标题及图片中存在的歧视现象》等论文发表的翻译作品及新闻作品若干。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从“封口费”说起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4028954 如需购买下载《从“封口费”说起》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从“封口费”说起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于2009.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22.164 的主题关于 新闻工作-法规-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