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艺术研究
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艺术研究封面图

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艺术研究

谢春, 著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6.0

书籍简介:

本文认为新兴木刻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最自觉地将文艺大众化、民族化推向更广泛、更深入的实践层面的艺术门类。它的发展体现了“革命美术”与“美术革命”的高度统一:新写实主义是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新“美术革命”在抗战时期的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与发展;同时,又以科学化、大众化、民族化为矩矱完成了“革命美术”的历史使命,同时规约、引领了战后整个美术的发展动向。

内容摘要:

《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艺术研究》论述的关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已日益为学者所关注。在文化多元化语境下的中国艺术的发展,我认为还是要遵循毛泽东同志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主张,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真正做到既自觉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自觉吸收外国优秀文化中有用的东西,从而有效抵制文化上的盲目西化和盲目排外。即在技术化背景下,需要真正做到既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丰富审美表现手段,又不让技术的失度扩张冲淡乃至湮没了艺术,从而有效抵制文化上的墨守成规和技术至上两种不良倾向。只有通过文化自觉、自信,达到文化自强,才能建设与大国、强国地位相称的先进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进一步向世界展示独具魅力的民族生存发展智慧和文化建设策略,使中华民族在伟大的复兴之路上前进得更加坚实。《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艺术研究》采用历史学、艺术学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将木刻艺术置于抗战与大后方两大特定的时空体系,进行全方位的剖析,以探讨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艺术的时代特质与文化内涵。力图体现出木刻艺术发展进程中世界、民族、地域间的统一,揭示在木刻艺术自律与社会外力的相互碰撞下,功利性与艺术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社会与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  《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艺术研究》共分五章,分别以中国新兴术刻的产生、大后方木刻中心的形成与确立、大后方木刻艺术的创作思想、大后方木刻艺术的传播及新兴木刻艺术对抗战的贡献为思路,从纵横两方面展开对大后方木刻艺术发展的研究。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艺术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13104304
《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艺术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 192 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艺术研究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1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314.2 的主题关于 木刻-民间工艺-研究-中国-1937~1945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