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主体软件工程
面向主体软件工程封面图

面向主体软件工程

毛新军, 编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书以主体理论和技术的具体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作者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系统介绍面向主体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思想、软件体系结构、建模语言、分析和设计方法、程序设计及其语言、CASE工具和环境等,分析这一技术对复杂软件系统开发的支持,讨论面向主体软件工程当前研究与实践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书可以作为从事上述方向研究与实践的学者、研究生和软件工程师的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需求变化与技术发展

1.2 软件系统特征的变化

1.2.1 软件环境的变化

1.2.2 软件实体的变化

1.2.3 软件形态的变化

1.3 软件工程抽象和技术的发展

1.3.1 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

1.3.2 软件工程抽象和范型的发展

1.3.3 新颖的软件工程技术

1.4 软件工程面临的挑战

1.4.1 存在的问题

1.4.2 解决的方法

1.5 本章小结

1.6 本章导读

第2章 主体和多主体系统

2.1 多主体系统的产生和发展背景

2.2 主体概念

2.2.1 何为主体

2.2.2 主体示例

2.2.3 主体环境

2.3 多主体系统的概念

2.3.1 何为多主体系统

2.3.2 多主体系统的特点

2.3.3 多主体系统示例

2.4 多主体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对比分析

2.4.1 多主体系统与面向对象系统

2.4.2 多主体系统与面向服务系统

2.5 本章小结

2.6 本章导读

第3章 面向主体软件工程

3.1 面向主体软件工程的产生与发展背景

3.2 面向主体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3.2.1 基本概念

3.2.2 思想与原则

3.2.3 软件开发过程

3.3 面向主体软件工程的研究与实践

3.4 应用情况

3.4.1 适用系统

3.4.2 应用领域

3.5 本章小结

3.6 本章导读

第4章 软件主体的体系结构及其设计

4.1 软件主体的设计与实现问题

4.2 软件主体的抽象体系结构

4.2.1 顶级抽象体系结构

4.2.2 纯反应式的抽象体系结构

4.2.3 具有感知部件的抽象体系结构

4.2.4 具有状态部件的抽象体系结构

4.3 软件主体的实现体系结构

4.3.1 知识型体系结构

4.3.2 反应型体系结构

4.3.3 认知型体系结构

4.3.4 混合型体系结构

4.4 本章小结

4.5 本章导读

第5章 多主体系统的交互模型及设计

5.1 多主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问题

5.2 主体间的结构相关性和行为相关性

5.3 主体间的交互与协同

5.3.1 多主体系统的协同模型

5.3.2 主体交互的言语行为理论

5.3.3 主体通信语言

5.3.4 KIF和本体论

5.3.5 主体交互的实现方式

5.4 主体通信语言KQML

5.4.1 KQML的语法

5.4.2 KQML的消息示例

5.4.3 KQML的语义

5.4.4 支持KQML交互的软件参考模型

5.5 主体通信语言FIPAACL

5.5.1 FIPAACL的语法

5.5.2 FIPAACL的消息示例

5.5.3 FIPAACL的语义

5.6 多主体系统的交互协议和协同模型

5.6.1 主体间的交互协议

5.6.2 合同网协同模型

5.6.3 请求服务协同模型

5.7 本章小结

5.8 本章导读

第6章 面向主体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学

6.1 面向主体的分析和设计问题

6.1.1 分析、设计与建模

6.1.2 分析和设计方法学的组成

6.1.3 面向主体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思想

6.2 面向主体分析与设计方法学的类别

6.3 面向主体分析和设计的元模型

6.3.1 Aalaadin的ARG模型

6.3.2 Gaia方法学的元模型

6.3.3 MESSAGE方法学的元模型

6.3.4 JamesOdell的元模型

6.3.5 INGENIAS方法学的元模型

6.4 MaSE方法学

6.4.1 概述

6.4.2 建模概念和元模型

6.4.3 建模活动和语言

6.4.4 分析和设计过程

6.4.5 支撑软件工具agentTool

6.5 0DAM方法

6.5.1 概述

6.5.2 建模概念和元模型

6.5.3 建模活动和语言

6.5.4 分析和设计过程

6.5.5 支撑软件工具ODAMTools

6.6 Tropos方法

6.6.1 概述

6.6.2 建模概念和元模型

6.6.3 建模活动和建模语言

6.6.4 分析和设计过程

6.6.5 支撑软件工具

6.7 面向主体的模型驱动开发

6.7.1 基本思想

6.7.2 SADE开发平台及其编程语言

6.7.3 模型转换技术

6.7.4 支撑软件工具

6.8 本章小结

6.9 本章导读

第7章 面向主体的建模语言

7.1 面向主体的建模及其语言设计问题

7.2 AUML

7.2.1 概况

7.2.2 AUML的主体交互协议模型

7.3 MAS-ML

7.3.1 概况

7.3.2 建模概念和元模型

7.3.3 模型与图

7.4 AML

7.4.1 概况

7.4.2 建模概念和元模型

7.4.3 模型与图

7.5 1框架

7.5.1 概况

7.5.2 建模概念和元模型

7.5.3 模型与图

7.6 本章小结

7.7 本章导读

第8章 多主体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设计模式

第9章 面向主体的程序设计及其语言

第10章 多主体系统的软件开发框架与平台

内容摘要:

面向主体软件工程借助于多主体系统的概念、思想、理论和技术来支持软件系统的开发,其基本概念、核心机制、抽象和模型、开发方法学、构造和实现技术等有别于现有的主流软件工程,代表了一种新颖的软件工程范型,可为部署和运行在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开放环境之上,具有分布、异构、发散、自治、环境敏感、自适应和持续演化等特点的复杂软件系统开发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目前面向主体软件工程已应用于诸如航空、航天、国防、军事、电力、交通、娱乐、游戏、模拟仿真等领域,并为企业计算、面向服务计算、云计算、自适应软件技术、自组织软件工程、信息系统等研究方向提供关键技术支持。本书以多主体系统的具体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了面向主体软件工程的产生和发展背景,阐明了面向主体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哲理和原则,着重从模型、方法学和语言三个方面介绍了面向主体软件工程的具体内容,包括软件体系结构、建模语言、分析和设计方法学、设计模式、程序设计及语言、模型驱动开发、CASE工具与环境等,结合当前研究和实践状况,讨论了面向主体软件工程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此外,本书还在每一章后面提供了进一步阅读信息,附录部分提供了与面向主体软件工程相关的学术资源信息。本书可以作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用书,对从事多主体系统、面向主体软件工程等方向研究和实践的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面向主体软件工程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前沿丛书
9787302403418
如需购买下载《面向主体软件工程》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
版次2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000

书籍信息归属:

面向主体软件工程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P311.5 的主题关于 软件工程-研究生-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