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16.0
叙事研究是当前教育理论及实践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在本书中,作者主要是从理论上对叙事研究做了阐述,其中涉及叙事研究的兴起,文学、历史学以及人类学领域的叙事研究试验及其对教育叙事研究的启示,以及叙事研究用于考察中国教育的可能方向与价值。作者认为,中国教育发展与变革的真正“秘密”或许正隐藏在中国教育领域内各类人群的日常教育生活及其行动关系中,而叙事研究恰恰十分适合用来揭示这些秘密。教育叙事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对于中国教育实践的理解,而且能为完善中国教育实践,使之更加贴近各类人群的意愿提供诸多思想启示与经验参照。
前言
第1章教育研究的叙事转向//1
一、理论与事实之间的叙述紧张//1
二、教育叙事何以可能//5
三、教育研究领域的叙事实验//11
四、从理论语言到生活语言//16
第2章教育叙事的理论资源与辩证//19
一、结构主义与文学叙事//20
二、后现代主义的挑战//23
三、事实与虚构:对挑战的回应//29
第3章教育叙事与日常实践//39
一、教育与实践的“生产”//40
二、知识和实践的“权力”//42
三、实践者的日常参与//44
四、日常实践的变革意义//47
五、教育经验叙述及其呈现//49
第4章教育叙事的方法论和意义//56
一、拉博夫与结构主义方法//56
二、里斯曼的五阶段模型//59
三、康奈利和克兰迪宁的三维叙事探究空间模式//61
四、“变熟为生”的文化人类学方法//65
五、中国叙事风格与方法//67
六、教育叙事研究的一般方法//73
第5章作为理论探究的教育叙事//88
一、人文与科学的思维方式//89
二、序列与位置的时空关系//93
三、诠释与解释的不同取向//95
四、前台和后台:主观与客观//99
五、教育学的发展路向与选择//100
结语//108
参考文献//113
本书力图为教育叙事研究建立理论和方法的基本框架。迄今为止,有关教育叙事研究的论述很多,但是系统阐述教育叙事研究的专著缺场,使得许多问题显得模糊不清。在此书中,通过对西方叙事理论和方法的梳理反思,尤其是对教育叙事理论资源的辩证分析,提出把教育叙事的理论建立在教育叙事与日常教育实践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廓清其方法论及其意义。并指出了作为理论探究的教育叙事研究的五个方面的理论范畴,从而为教育叙事探究奠定了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 迄今为止,有关教育叙事研究的论述很多,但是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阐述和研究方法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本书力图为教育叙事研究建立理论和方法系统阐述的基本框架,通过对中两方叙事理论和方法的梳理反思,尤其是对教育叙事理论资源的辩证分析,提出把教育叙事的理沦建立在教育叙事与日常教育实践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方法论角度出发,在经验收集、意义诠释和伦理规范等三个方面,对如何收集个人经历或故事素材、进一步深化叙事,以及描述与诠释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教育叙事研究的一般策略和方法,廓清了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论及其意义。并且从人文与科学的思维方式、序列与位置的时宅关系、诠释与解释的不同取向、前台和后台;主观与客观等四个方面,对教育叙事研究本身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探究,为教育叙事研究奠定了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作者简介】 丁钢,男,浙江绍兴人。先后就读于黑龙江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获哲学学士、文学硕士和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人学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文化与社会、中国教育、教育叙事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十余种,主持国家与省部级课题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