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之树
无风之树封面图

无风之树

李锐,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12.0

书籍简介:

本书为李锐的长篇小说。

书籍目录:

前言

这套丛书一共收入了我的八部作品。从一九八零年代中期的《厚土》开始,到最近的一些随笔为止,大致选了二十年以内的文字。《厚土》是我的成名作。严格的说,我的文学创作也是从《厚土》开始的。在这之前的十二三年虽然也写了一些作品,但只能算是学习和准备。

我为自己的写作定下一个标准: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自己。但是,为什么在全球化的时代强调使用方块字?怎么才能算是深刻?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自己?这几个问题一问,就知道这个看似简单的标准,其实很苛刻。用这个标准衡量自己这八本书,我不能说真的做到了,只能说还算是一种自觉的追求。

本来文学创作是个人的事情。作家和好作家的分野就在于类似和独创的不同。但是我相信,无论多么独特、独创的写作者,他都无法使自己分身于历史和时代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常常是对历史和时代的反省与反抗,是独自一人对生命深情的抒发和挽留。讽刺的是,历史会让反抗和反省变得多余,生活会让抒发和挽留变成自作多情。因为,无动于衷是历史的基本属性,变幻无常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我是和文革以后的“新时期文学”一起成长起来的。当我们在一波又一波的主义和潮流中模仿和“创新”的时候,身边的这个世界早已翻天覆地:

从天安门广场上高举毛主席语录本狂呼万岁的红海洋,到灯光广场上挥动荧光棒泪流满面的追星族;从千百万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到亿万农民像潮水一样涌向城市去打工;从所谓的国家主人翁,到失去生活依靠的下岗工人、没了土地的农民;从排着长队用粮票、布票购买生活必需品,到琳琅满目的超级市场、名品专卖店;从“深挖洞,广积粮”的自我封闭,到高楼林立、汽车塞路的国际化流行病;这一切都是我们亲历亲见的历史和生活。眼前的这个世界变化之大,之剧烈,之深刻,说翻天覆地没有半点夸张。在所谓全球化的潮流下翻天覆地的中国,让所有的文字描述相形见绌。我们已经从狂热信仰的革命天堂或地狱,一步跨进了权力和金钱的狂欢节。在这个狂欢节上被权力剥夺的精神侏儒们,却又同时依靠金钱变成了消费巨人。有人宣称,这是一个历史终结于消费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经典被读物取代,独创被复制取代,欣赏被刺激取代。总之,在“作者死了”之后,文学的死期也就不远了。可是在我看来,文学是人记录自己生命体验和想象力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在没有文字之前被人们口口相传,在有了文字之后人们就用文字记录。就像食欲和性欲一样,这样的生命本能并非专属于某一时代。真正的文学从来都是出于内心的渴望和需要,权力的剥夺,金钱的驱使,或许可以得逞于一时,甚至得逞于一个时代,但它们从来也没有能得逞于永远。刻骨的生命体验,勃发的想象力总是会从岩石的缝隙中生长出来,总是会在大漠的腹地汇聚成茂盛的绿洲。真正的创作者从来用不着向历史撒娇,非要要求一个适合文学生长的“盛世”。生活本来就是泥沙俱下的,历史也从来就不可能干净。唯其如此,才滋养出了意想不到的文学。

在这翻天覆地的世界上,几十年来除了读书就是写作,很单纯也很单调。写的东西也简单,除了小说就是散文随笔。如此这般,在单纯和单调之中一晃三十载,眨眼间,曾经的热血青年忽然白发杂生。真快。快得来不及感叹。所谓的反省和反抗,在落到纸面的同时,也渐渐变成一个人的独白。到这时候才体味出什么叫“创作是个人的事情”。那情形很像是一个人把沙子扔进黑夜,也很像那只啣来石头填海的笨鸟。

牢记着历史无动于衷的基本属性。我不想给自己的选择涂上浪漫的色彩,更不想找一个道德的高台阶站上去。义无反顾的自生自灭是用不着宣言的。

二00七年六月二十九日傍晚,于草莽屋

后记

重新叙述的故事

代后记

我的长篇小说《无风之树》是从一个短篇小说演化而来的。在对一个旧故事的重新的叙述中,我不但得到了一个新故事,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一种新的叙述,得到了一个和以前大为不同的世界。连我自己也惊讶这个世界的沧桑巨变。这个世界对于我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小说。

自从《厚土》结集之后,我有三年的时间没有写小说,之所以不写,是因为心里一直存了一个想法,就是怎么才能超越《厚土》。无论在作品内涵还是在叙事形式上都要有超越,要在创作上有一种总体的超越。重复自己没有意思。按照《厚土》的路子再写一本书或者几本书当然是轻车熟路,可那没有吸引力。毕竟是写了很长时间小说了,我明白这个“总体的超越”不是一句简单的话。“不重复”,也不仅仅是外在的换一种方法。如果一个作家像换外套一样容易的变换写作方法,那他肯定不是一个好作家。三年之后,我有意离开吕梁山,用一年时间写了长篇小说《旧址》。然后我才开始又回到吕梁山,开始我这个新的系列《行走的群山》,写了中篇小说《黑白》和《北京有个金太阳》,虽然有了一些变化,可直感告诉我还是不能满意。凡是搞过创作的人都知道,直感往往是最准确的。直到去年写完了《无风之树》,我才觉得这一次是真正的超越了自己。这中间花了整整六年的时间。也可见我的不聪明。《无风之树》我写得很投入、很激动,除了作品本身渐渐的展示过程让我动情动心而外,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对自己的超越是一种难言的启迪和鼓舞。事实上《无风之树》最初的“原形”是《厚土》系列中的一个短篇小说《送葬》,这个短篇只有四千多字,从四千字到十一万字,这中间不仅仅是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是不同的观照和表达。一个重新讲述的故事所得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我从中获益匪浅。从原来高度控制井然有序的书面叙述,到自由自在错杂纷呈的口语展现的转变中,我体会到从未有过的自由和丰富。

回顾这六年的时间,正是中国文坛“先锋”和所谓“后现代”潮起潮落的阶段。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卡夫卡、福克纳、罗伯格里耶等等等等,都可以在我们的期刊上找到类似的“副本”,成一兄管这叫“副本效应”。而且在理论家那儿好像是必须得拿到“副本”,才可以完成对“正本”的对照,可以对照的才“先锋”,才“好”,才“正宗”,才可以立论。我以前也写过一些文章对这类的“先锋”有所批评。时至今日,已经不会有谁再愚到不懂得借鉴;已经不会有谁再愚到不懂得在不同“形式”的背后,其实更是不同视线的眼睛,更是对世界不同的表达,说到底更是不同的变化了的更复杂、更深刻的“人”。我们已经永远地丧失了凭以立足的一成不变的“传统”和“本土”;我们现在又丧失了一成不变的可以引为尺度的“现代”和“后现代”;这真是无人可知的双重的悲哀。毫无理性可言的历史所给予的,只有困境,和在这困境中的独属于我们自己的,刻骨铭心的真实的体验。这本是与任何理论无关的生存。这本是我们在文化外套的极限之外碰破的伤口。我的不满是看见我们的“先锋”们,很快地把形式和方法的变化技术化了,甚至到最后只剩下技术化的卖弄和操作。这种技术化的小说从外在的方面讲,恰恰是对眼前这个越来越技术和越来越商品的世界的投合;从内在方面讲,它们以技术的炫耀和冷漠隔绝了对人的表达。小说走到这一步,已经根本无“先锋”可言,或者说许多人压根就不是“先锋”。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当我们以自己的生命之灯照亮形式的大门的时候,真诚者的面容和投机者的嘴脸将会判然不同。说到借鉴,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系咧,在故事的结构框架和细节的丰富性上是借鉴了巴尔扎克的,他的意识流式的叙事是借鉴了乔伊斯的,但福克纳就是福克纳,你绝不能说他是谁的“副本”,他就是他。我的《无风之树》中以第一人称变换视角的叙述方法,也是借鉴了福克纳的。我之所以花了六年的时间,之所以总是不满意,就是因为我不愿意只完成技术的操作,就是因为我不愿意冷漠地隔绝了对人的渴望和表达,就是因为我渴望着这一切都变成一种内在的喷涌和流淌。一个重新讲述的故事并非只是为了叙述的花样翻新,而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叙述自由,从而获得更强烈、更丰富也更深刻的自我体验的表达。从时间上说福克纳已经不能算是“新”了,从他去世算起已经有三十二年了,从他写出自己那批代表作的时间算起也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每天下午西沉的那颗太阳都是一颗过时的星星。所谓新,全在于你自己的独创,全在于你表达了独属于自己的体验。在对别人的批评背后,其实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考验和苛求。

有人说我描写了吕梁山区的“贫困”和“落后”,可我想只描写“贫困”和“落后”,既不是我的本意,也不能算做是文学。这个“矮人坪”当然是虚构的,我把这些“矮人”放在“文革”的浩劫中,是为了突出人面对苦难和死亡时的处境,这处境当然更多的是精神和情感的处境;有贫困而没有苦难,再贫困也没有文学的意味。贫困是一种客观现状,苦难是一种人心体验。在“温柔富贵之乡”的荣宁二府,看不到半点贫困,但却让你看到了思接千载的苦难和悲伤,于是,就有了千古绝唱的《红楼梦》。所以我在小说中对苦难做了延伸,加进了对日本鬼子屠杀的回忆。眼前的“阶级斗争”的残杀,过去的战争屠杀,贫困,劳苦,死亡,人的麻木、隔膜、无法沟通,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剥夺,善与恶的相互纠缠,等等等等,这一切,组成了矮人坪的矮人们无法逃避的苦难的处境。当人被挤压到最低点的时候,当人被生存的处境几乎还原成为动物的时候,对于处境和处境的体验才被最大限度地突现出来。现在,当我如此清醒如此理性地讲述这一切的时候,我根本无法表达沉浸在这个故事里的时刻,那种深冷透骨的悲凉。

和《厚土》系列不同的是,在《行走的群山》系列中,我把“文革”从原来较为模糊的背景中突现出来,或者说“文革”已经成为一切故事和叙述的中心。我常常在想,“文革”应当成为我终生追问和表达的命题。在西方,两次世界大战使得他们产生了所有现代意义上的哲学、艺术和宗教。甚至有人说,一切现代哲学和宗教的问题,都应当也只能应当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开始。“文革”是中国人的奥斯维辛。“文革”是一场所有的当事者自己给自己造成的浩劫。“文革”是一场所有的外国的和中国的“理想”加在一起,燃烧出来的废墟。“文革”是一切现代中国人的出发点。这是一个任何“爱国”的或“向前看”的理由,都抹杀不了的处境。这也是一个任何“后现代”“后殖民”的解说,都逃避不了的处境。有了这个无处可逃的处境,我们也因此才有了深刻追问自己的可能。或许,这将是我们最后一次可能。所有怯懦的逃避,所有卑劣的蒙骗,都是对于人的逃避和蒙骗。我深知这追问的艰难。可这是无法回避的艰难。

我希望自己的叙述不再是被动的描述和再现,我希望自己的小说能从对现实的具体的再现中超脱出来,而成为一种丰富的表达和呈现。当每一个人都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讲述世界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千差万别的世界。不要说世界,就是每一个微小的事件和细节都会判然不同。企图“客观而真实”地表达现实和历史的愿望,是一种太过时、太简单也太武断的愿望,是文学所难以负载的愿望。文学应当回到内心,回到体验,回到情感。在这个虽然并不“客观”的世界里有着难以尽述的千姿百态的丰富,和刻骨铭心永世难忘的真实,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世界的对照,那个被眼睛抚摸的世界才有了隽永的人的意味。我不希望别人看了我的作品再说:这写的是农村题材,这是写农民的小说。我不希望吕梁山在我的小说中仅仅是一个地理名称,或者仅仅是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标志。当吕梁山作为小说中的名称而出现的时候,它应当具有无可置疑的丰富的文学内涵。吕梁山不应当仅仅是我提到过的一座山脉的名字,不应当仅仅是山西的一座山,甚至不应当仅仅是中国的一座山。

这是一个关于我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中国人的故事。最后,也最重要的,这是一个关于人的故事。跟着这个故事,我曾走进一个飞鸟远去、冷寂无人的地方。现在,我又看着它从我身边走向你们。我只有无语的茫然。

一九九五年三月写,五月、九月增写,

一九九六年一月再增写。

内容摘要:

  李锐,曾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迄今已发表各类作品将近两百万字。系列小说《厚土》为其影响较大的作品,曾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十二届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出版有小说集、长篇小说、散文随笔集等体裁的著作。本书为其长篇小说之作。  本套“中国当代作家”系列丛书遴选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成就突出、风格鲜明、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归纳和择取;每位作家的作品为一系列,各系列卷数不等,每卷以其中某篇伤口的标题命名。  本书为该套系列丛书之一,所选作者为多产作家李锐。【作者简介】  李锐,男,1950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四川自贡。1966年毕业于北京杨闸中学。1969年1月到山西吕梁山区插队落户,先后做过六年农民,两年半工人。1977年调入《山西文学》编辑部。先后担任编辑部主任,副主编。198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函授部。1988年转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同年6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8年12月当选山西作家协会副主席。2003年10月主动辞去山西作协副主席职务,同时退出中国作家协会,放弃中国作协会员资格。2004年3月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1974年发表第一篇小说。迄今已发表各类作品将近两百万字。系列小说《厚土》为作者影响较大的作品,曾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十二届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出版有小说集:《丢失的长命锁》、《红房了》、《厚土》、《传说之死》。长篇小说:《旧址》、《无风之树》、《万里无云》、《银城故事》。散文随笔集:《拒绝合唱》、《不是因为自信》、《网络时代的方言》。另有《东岳文库.李锐卷》(八卷)。和外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一样,李锐的作品也曾先后被翻译成瑞典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荷兰文等多种文字出版。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无风之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国当代作家
9787020062508
《无风之树》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文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无风之树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7.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47.5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