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20.0
本书以认知诗学的相关理论为立足点对中国经典诗词展开多维度的研究,其内容包括七个章节。每个章节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理论介绍。本书所涉及的认知诗学理论包括文本世界理论、整合理论、映射理论、图式理论、原型理论、图形-背景理论和隐喻认知理论。第二部分则是运用上述理论对中国经典诗词的主题或意境进行剖析和探讨。本书通过理性思维的模式为中国经典诗词的文本解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中国经典诗词的研究方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为西方诗学理论和中国经典诗词阐释的结合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第一章 文本世界理论与中国经典诗词的认知诗学解读
1.1 关于文本世界理论
1.1.1 文本世界理论概述
1.1.2 文本三层次
1.1.3 文本世界的构建
1.1.4 文本世界的功能推进命题
1.1.5 文本世界的转换
1.1.6 文本世界的可及性
1.1.7 多重文本世界
1.1.8 次级世界的分类
1.2 中国经典诗词的文本世界理论阐释
1.2.1 文本世界理论与中国经典诗词的常规解读
1.2.1.1 文本三层次与中国经典诗词的解读
1.2.1.2 文本世界的构建与中国经典诗词的解读
1.2.1.3 文本世界的功能推进命题与中国经典诗词的解读
1.2.1.4 文本世界的转换与中国经典诗词的解读
1.2.1.5 文本世界的可及性与中国经典诗词的解读
1.2.1.6 多重文本世界与中国经典诗词的解读
1.2.1.7 次级世界的分类与中国经典诗词的解读
1.2.2 文本世界理论与中国经典诗词的深度解读
1.2.2.1 文本世界生成的二重性与中国经典诗词的解读
1.2.2.2 文本世界中的多层次功能推进与中国经典诗词的解读
1.2.2.3 文本世界的诗篇视点移位与中国经典诗词的解读
1.3 结语
第二章 中国经典诗词主题现实化的整合理论诠释
2.1 关于概念整合理论
2.1.1 概念整合理论概述
2.1.2 概念整合理论网络模型及其运作
2.1.3 概念整合的四种类型
2.1.3.1 简单型网络整合模式
2.1.3.2 镜像型网络整合模式
2.1.3.3 单域型网络整合模式
2.1.3.4 双域型网络整合模式
2.1.4 概念整合的控制原则
2.1.4.1 压缩原则
2.1.4.2 拓扑结构原则
2.1.4.3 格式完善原则
2.1.4.4 整合原则
2.1.4.5 重要关系最多化原则
2.1.4.6 重要关系强化原则
2.1.4.7 网络原则
2.1.4.8 解包原则
2.1.4.9 关联原则
2.2 中国经典诗词主题现实化的整合理论诠释
2.2.1 中国经典诗词主题思想的镜像型整合生成
2.2.2 中国经典诗词主题思想的单域型整合生成
2.2.3 中国经典诗词主题思想的双域型整合生成
2.3 结语
第三章 意象映射与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现实化的认知机制研究
3.1 关于心理空间映射理论
3.1.1 心理空间映射理论概述
3.1.2 投射映射
3.1.3 语用函数映射
3.1.4 图式映射
3.2 意象映射与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的现实化
3.2.1 意象的投射映射与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的现实化
3.2.2 意象的语用函数映射与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的现实化
3.2.3 意象的图式映射与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的现实化
3.3 结语
第四章 认知诗学的图式理论与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的文学图式运作范式
4.1 关于图式理论
4.1.1 图式理论概述
4.1.2 图式的理解
4.1.3 图式的特征
4.1.4 图式的功能
4.1.5 意象图式
4.2 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的文学图式运作范式
4.2.1 中国经典诗词意境文学图式的加强
4.2.2 中国经典诗词意境文学图式的更新
4.2.3 中国经典诗词意境文学图式的重构
4.3 结语
第五章 原型理论与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的典型效应及其延伸
5.1 关于原型理论
5.1.1 原型理论概述
5.1.2 范畴化及其重要性
5.1.3 经典范畴理论
5.1.4 原型范畴理论
5.1.4.1 从Wittgenstein到Rosch
5.1.4.2 原型的含义
5.1.5 范畴层次理论
5.1.5.1 范畴化的基本层次
5.1.5.2 范畴化的上下义层次
5.2 原型理论与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的典型效应
5.2.1 中国经典诗词文体意境的典型性
5.2.2 中国经典诗词题材意境的典型性
5.2.3 中国经典诗词文化意境的典型性
5.3 结语
第六章 图形-背景理论与中国经典诗词的意境焦点域
6.1 关于图形-背景理论
6.1.1 图形-背景理论概述
6.1.2 图形-背景理论的定义和特征
6.1.3 图形-背景与简单小句
6.1.4 图形-背景与复杂句
6.1.5 图形-背景的注意力(attention)与认知域
6.2 图形-背景理论与中国经典诗词的意境焦点域
6.2.1 图形-背景与中国经典诗词的感官意境
6.2.1.1 中国经典诗词中视觉的图形-背景意境
6.2.1.2 中国经典诗词中听觉的图形-背景意境
6.2.1.3 中国经典诗词中味觉的图形-背景意境
6.2.1.4 中国经典诗词中多种感官的图形-背景意境
6.2.2 图形-背景与中国经典诗词的词类意境
6.2.2.1 中国经典诗词中介词的图形-背景意境
6.2.2.2 中国经典诗词中形容词的图形-背景意境
6.2.2.3 中国经典诗词中动词的图形-背景意境
6.2.3 图形-背景与中国经典诗词的句法意境
6.2.3.1 中国经典诗词中问句的图形-背景意境
6.2.3.2 中国经典诗词中“把”字句的图形-背景意境
6.2.3.3 中国经典诗词中旬法主体的图形-背景意境
6.3 结语
第七章 隐喻认知理论与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的跨域产生
7.1 关于隐喻认知理论
7.1.1 隐喻认知理论概述
7.1.2 隐喻的本质及分类
7.1.2.1 结构性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
7.1.2.2 方向性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
7.1.2.3 本体性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7.1.3 概念隐喻及其认知机制
7.1.4 诗歌隐喻的力量
7.2 隐喻认知理论与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的跨域产生
7.2.1 中国经典诗词中事物域/动作域/性状域之间的隐喻意境隐喻意境
7.2.1.1 事物域的隐喻意境
7.2.1.2 动作域的隐喻意境
7.2.1.3 性状域的隐喻意境
7.2.2 中国经典诗词中行域/知域/言域之间的隐喻意境
7.2.2.1 行域的隐喻意境
7.2.2.2 知域的隐喻意境
7.2.2.3 言域的隐喻意境
7.2.3 中国经典诗词中句法域/语义域/语用域之间的隐喻意境
7.2.3.1 句法域的隐喻意境
7.2.3.2 语义域的隐喻意境
7.2.3.3 语用域的隐喻意境
7.3 结语
主要术语英汉对照表
作者感言
《中国经典诗词认知诗学研究》以认知诗学的相关理论为立足点对中国经典诗词展开多维度的研究,其内容包括七个章节。每个章节都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导读,第二部分是理论介绍,第三部分则运用理论对中国经典诗词进行解读和阐释。《中国经典诗词认知诗学研究》所涉及的认知诗学理论包括文本世界理论、整合理论、映射理论、图式理论、原型理论、图形-背景理论和隐喻认知理论。《中国经典诗词认知诗学研究》通过理性思维的模式为中国经典诗词的文本解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中国经典诗词的研究方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为西方诗学理论和中国经典诗词阐释的结合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经典诗词认知诗学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7140783 《中国经典诗词认知诗学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武汉 | 出版单位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中国经典诗词认知诗学研究是武汉大学出版社于2014.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2 的主题关于 古典诗歌-诗歌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