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
本书对法藏华严经义学、教义学、宗教学思想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梳,并对法藏思想的影响及历史地位作了论定。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 从“华严和尚”到“华严宗主”
一、师承智俨
二、译经大德
三、畅演华严
四、主要撰著
五、“华严宗主”
第二章 隋唐之际的华严经义学及其信仰
一、《华严》弘传略史
二、华严经义的论释与讲解
三、隋唐之际的华严经义学
四、《华严经》信仰的确立及其影响
第三章 法藏的华严经义学
一、华严五分结构说
二、华严经教十义
三、宗趣与教体论
第四章 法藏华严教义学之一:判教体系
一、三藏教判观
二、华严判教略史
三、以义分五教
四、以理开十宗
五、别教一乘义
六、法藏四宗义
七、判教证成及其效应
第五章 法藏华严教义学之二:心识与种性
一、心识之判教
二、种性与佛性
三、三乘与一乘的种性观
四、三性一际与摄相归性
第六章 法藏华严教义学之三:如来藏缘起与法界缘起
一、因门六义
二、缘起十门义
三、法界与真如缘起
四、藏识缘起与染净缘起
五、如来藏缘起与华严唯心论
第七章 法藏华严教义学之四:法界统观
一、“五门十义”与法界统观
二、法界统观的展开之一:理事圆融
三、法界统观的展开之二:因果与法界并阐
四、法界统观的展开之三:十玄无碍
五、法界统观的展开之四:六相圆融
第八章 法藏华严教义学之五:性起与缘起
一、缘起诸说与别教缘起
二、性起十门义
三、性起因果与缘起因果
四、华严性起与天台性具
第九章 法藏华严教义学之六:华严观门
一、华严观门之一:十重唯识观
二、华严观门之二:华严三昧观
三、华严观门之三:妄尽还源观
四、普贤圆行:华严观门的实践旨趣
第十章 法藏华严教义学之七:行位果德论
一、华严行位论
二、断惑修行论
三、理性与行性
四、卢舍那:果身圆满论
第十一章 法藏的华严宗义学及其效应
一、法藏与李通玄
二、法藏与慧苑
三、法藏与澄观
四、法藏与华严禅的推展
五、法藏与宋代华严宗义学
第十二章 结语:法藏思想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
一、法藏思想的历史贡献
二、对宋儒性理之学的影响
三、对东亚佛教的影响及其地位
附录
法藏简谱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人名索引
《法藏评传》叙述的就是这位伟人的生平事迹以及思想学说。法藏,唐代阐释华严经义学与建构华严教义学的一代学僧。他基于“经论互补”的佛学立场,依据作为印度佛教“经王”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以晋译六十华严为对象,畅演华严经义学,最终完整地建构了博综诸家的华严教义学体系,充分展示其中国化佛教体系建构的自觉意识,成为晋代以降的“格义佛教”类型转向“证义佛教”类型的重要人物,完成了中国化佛教最具理论色彩的华严教义学体系,并因此而被后世推尊为“华严三祖”。法藏一生所着力建构的华严教义学理论,如别教一乘、如来藏缘起、法界统观、五教判、六相圆融、十玄无碍、行位果德论等学说,无不成为后世华严宗义学的重要理论基石,不仅奠立了中国华严宗的义理架构,影响了天台宗、唯识宗、禅宗,而且影响远及日本与朝鲜,推动了朝鲜和日本华严宗的创立与发展,成为东亚华严学的主流学说。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法藏评传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 ||
9787305047527 《法藏评传》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南京 | 出版单位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语种 | 简体中文 |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法藏评传是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6.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949.92 的主题关于 法藏(643~712)-评传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