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36.0
本书是作者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分析,从地形、气象以及当时的社会基础设施等角度出发对日本史上的部分事件作出的诠释。是对日本历史从全新视角的另类解读,为我们了解日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不足之处在于,作者对历史叙述和分析是点式的,从单个事件入手,而非系统,稍显零散和单薄。但整体上仍不失为一部了解日本历史的有价值的作品。
第一章 关原之战胜利后家康为何立即返回江户与强大敌人的另一场战斗 第二章 信长为何要烧毁比睿山延历寺地形所透露的真实原因第三章 源赖朝为何在镰仓设立幕府日本历史上最小的都城第四章 蒙军最终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湿地挽救了日本第五章 半蔵门真的是后门吗德川幕府百年复仇( = 1 \* ROMAN I)第六章 赤穗浪士的复仇为什么能成功德川幕府百年复仇( = 2 \* ROMAN II)第七章 为什么德川幕府要毁掉吉良家德川幕府百年复仇( = 3 \* ROMAN III)第八章四十七浪士为何被埋葬于泉岳寺德川幕府的百年复仇( = 4 \* ROMAN IV)第九章为什么德川家康进入江户之后要开凿小名木川控制关东的策略与高速公第十章 怎样确保江户百万人口的饮用水 被遗忘的水库——溜池第十一章 吉原官营妓院为何搬迁 江户水利工程故事第十二章 谁是真正的最后一任“征夷大将军” 最后的“狩猎者”第十三章 江户“无血开城”为何能够实现 船只形成的日本人的一体感第十四章 京都为何会成为都城 都市繁荣的绝对条件第十五章 孕育了日本文明的奈良为何衰落交流之轴与都市的繁荣第十六章 大阪为何缺少绿色空间统治者的城市与庶民的城市第十七章 脆弱的土地福冈为何能成为大都市漂流民的最终归属地第十八章 两次迁都为何发生迁都不可避免之时
观察地形,可以推翻历史的成说,从地形与气象的角度出发重新认识历史,往往可以得到全新的结论,也许能更接近事实的真相。以往对历史的解释多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视角出发,而本书从更客观的角度——地形、气象、基础设施着眼揭开谜底,具有开创性,不时让人产生“原来如此”“一切皆有迹可循”的感叹。读史而知今,全书内容主要集中于江户时期的日本,但对我们了解现代日本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自2013年在日本出版以来,累计重印25次,销售30万册。作者数十年地形与气象相关领域工作的思考结晶,是从地形、气象、基础设施的角度出发,对日本历史作出的全新解释,或是深入说明,或是推翻成说,或是揭开悬而未决的谜底,同时也准备接受来自历史学家的挑战。德川家康如何建都江户,德川幕府的复仇史,江户的建设史,日本的近代化变革史,京都、奈良、大阪、福冈的城市特色,在书中都可以找到前所未有的分析和结论。【作者简介】竹村公太郎,1945年生,横滨人。1970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工学部土木工学科。同年进入建设省工作,主要从事水库、河流工程事业的指导工作,历任近畿地方建设局局长、河川局局长。2002年辞去国土交通省职务,现任河川水岸研究所代表理事及日本水研讨事务局局长。作为一名积极整合社会资源的活跃评论家,他从地形、气象、基础建设的角度考察日本与世界文明的变革,引起广泛关注。著有《土地的文明》《幸运的文明》(PHP研究所)、《透视本质的力量——环境、食物、能源》(与养老孟司合著,PHP新书)、《通过地形破解日本史之谜》(PHP文库)。张宪生,2000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学术博士学位。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日本近世历史与近世思想史研究,以及日语教育工作。主要著作有《冈熊臣:生活于转换期的乡村知识分子》(东京:三元社,2002年)、《黑船来航》(合译,三谷博著, 2013年)、《东亚近世历史与思想的地平线》(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