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
玉器封面图

玉器

赵丕成, 编著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

书籍简介:

本书论述了玉文化和玉工艺,上溯千年,对比现在,一方面概括玉器源远流长的文明历程,一方面全面介绍其设计技法与加工工艺。

书籍目录:

第一章琢玉溯源——玉文化源远流长

第一节神圣质朴初露华光

第二节造型奇异图形神秘

第三节飞动之势精美绝伦

第四节深沉浑厚洗练雄健

第五节造型新颖别开生面

第六节浑厚典雅精致工巧

第二章群芳异彩——漫谈玉料种类

第一节玉的形成和开采

第二节玉的种类和色彩

第三章巧夺天工——玉器的设计和制作

第一节迁想妙得——设计

第二节以柔克刚——工艺

第四章冰清玉宇——玉器样式面面观

第一节秀丽玲珑添雅致——摆设

第二节方寸之中见天地——佩饰

第五章质润工神——论玉器的审美价值

第一节玉质之美

第二节手艺之美

第三节艺术之美

第四节温润之关

第六章承旧启新——古玉遗风新天地

第一节古玉遗风新天地

第二节刻记时代印迹

第三节琢玉三思

参考文献

后记工艺美术一词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但其作为一个普遍使用的词,乃至成为一个工业系统和一种艺术样式,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在此以前,尽管它历史十分悠长,但一般称呼为手工艺、手工业,从业者称作手工艺人、手工工匠等。在社会等级方面,他们与艺术家之间有着深深的鸿沟。这种区别,主要原因当然在于社会制度,但也应该看到,两种人才的智能结构是不同的。手工艺人掌握卓绝的技巧,但文化水平低,会做不会说;而艺术家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既有技巧,也有理论。由于智能结构的不同,其作品的面貌也不相同,手工艺人难以创新,作品多承袭师傅模式,少有变化;艺术家富有创新精神,作品以具突破性新意为上。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50多年过去了,国家兴办的工艺美术教育在填平工匠与艺术家之间的鸿沟上,作了极大的努力,出现了一大批具有新才智的工艺美术人才。整个工艺美术队伍的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但仍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工艺美术并没有堂堂正正踏进艺术殿堂。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今天的工艺美术品具有创新突破精神的并不多。形式呆板、意韵浅薄的“行货”充斥市场。因此一种普遍的观点是,工艺美术发展的关键在于大力培养创新力量,将这个行业办成一个“创意产业”。人的创新能力是一个能力的综合体,可以将它比喻为一座三足鼎。三条腿中第一条是知识.要具有广博的知识修养和理性思维能力;第二条是技巧,要具有灵巧的双手;第三条是情感,要有丰富的情感和美妙的想像力。知识靠积累,技巧靠磨炼,情感靠天分和培养。三条腿长得结实,便能支起创新的大鼎。缺少任何一条,或其中一条力量不足,大鼎便会歪斜甚至颠覆。根据这样的原理,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工艺美术人才,应该兼备艺术、历史、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和艺术理论、设计理论等方面的修养,应该在绘、雕、塑、铸、织、绣等工艺技法中精通一种或儿种,应该有灵活聪慧的形象思维能力。要是有一支三方面都过硬的人才队伍,工艺美术的创新就有望了。但如今的实际并不是这样:大部分创作设计人员的主要精力是进行艰苦的技术技巧训练和创作实践,以作品赢得相应的社会地位与此同时,在理论界,有一支以研究工艺美术为学术主干的队伍,并不从事设计制作,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创作设汁人员提供理论支住和理论武装。两支队伍的分工合作、齐头并进,形成新时代工艺美术人才结构的格局。这个格局的形成,对提升工岂美术的社会地位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使知识、技巧、情感这具三足大鼎总是有些偏斜。这也许就是工艺美术创新精神不足的重要原因。所以笔者深深感到,要鼓励工艺荚术创作设计人员努力学习理论,将自身的丰富经验,总结成理论,再以自己悟到和总结的理论来指导创作实践。可喜的是,这样的新型人才已崭露头角,这套“工艺美术技法系列”丛书的作者们,便是我所熟悉并尊敬的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是一批止值盛年的工艺美术丁作者,大部分从事专业教育工作。他们接受过止规的艺术训练,又常年从事创作和制作实践。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紧张的教学丁作之余,还努力钻研与行业有关品类的发展历史和技术技巧特点,学习经典的和现代的艺术理论知识。在智能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又着意著书立说。有的作者已有不少论文和专著面世。三条鼎足齐力支起了鼎身,他们的工艺美术作品便具有清新的创意,在纷繁的产品堆中脱颖而出,并在专业圈和社会上取得了好名声。从书以品类分册。各册内容大致包括品类的历史沿革、工序和技术、艺术特色几个部分。与以往所见的一些技法书相比,它们有更广的视角和更深的力度。将一个品种的形成和发展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考察,整理出产品发挥的社会职能、产品依据的技术条件、产品体现的艺术特色和产品发展的历史条件。这样,对工艺美术品种的研究便提升到工艺文化的高度,将读者引入深藏于产品背后的丰富的人文内容。例如《玻璃器》一书中对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各国玻璃工艺发展及其背景的记述,其材料之详尽,剖析之深刻,似乎在国内还很少见。又因为在研究的各个环节都糅进了作者在实践中的体会,书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一一般性的外部描述,有着专业理论家难以探,支的真切之谈和带有体味性的精华。又如《小雕》中对刀具规格和制作要领的记述,非躬亲实践者是写不出的。再如《玻璃器》一书中,对玻璃所产生的艺小效果的讲述中,提到“运用透明”、“熔沣过程巾违反常理的偶然效果”等,这些珍贵的体会,一般理论家不但凭空想像不出,而且若要将这类创作体会在理论上作出正确的解释,也许还是个难题,但这些恰恰是工艺美术创作设计有别于一般艺术创作的挚切之言,是来之不易的。发展工艺美术自然有两条途径可走,一条是“形而上”,让工艺美术在经济大潮中搏击,专家们冉在纷繁的现象中提炼出规律性的东两,用以指导实践;另一条是“形而下”,鼓励创作设计者、管理经营者在各自的实践中磨炼成专家,不断总结经验,有所发明,有所前进。前一条道路是目前大部分人正在走的道路,后一条道路比较艰难,走的人不多,但意义也许更深远,成果也更为显著。这套丛书的出版正是这条道路的一个新起点。我期待这套丛书能不断推出新篇,在工艺美术事业发展的轨迹中留下一道出色的印记。朱孝岳2005年深秋

内容摘要:

  玉石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玉器是美好高尚的象征,古往今来,玉器以其独特的玉质美和艺术美受到广泛喜爱。玉乃中国之魂,民族之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本书将与你一起走进中国绚丽的玉文化长河,解读玉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情感寄托。同时还为你介绍玉的美容养生功效、中国的五大玉种以及鉴赏古玉的要诀。
  《工艺美术技法系列》丛书以品类分册。各册内容大致包括品类的历史沿革、工序和技术、艺术特色几个部分。与以往所见的一些技法书相比,该套丛书有较广的视角和更深的力度。它将一个品类的形成和发展放在特定的社合背景中考察,整理出这个品类产品发挥的社会职能、依据的技术条仵、体现的艺术特色、发展的历史条件。这样,工艺美术品种的研究便被提升到工艺文化的高度,将读者引入深藏于产品背后的丰富的人文内容。因为在研究的各个环节都揉进了作者自己在实跌中的体会,丛书的内容已远远超出了又对器物一股性的外部描还,有了专业理论家难以探及的真切之谈和带有体味性的精华。有些记述,非躬亲实践者是写不出的。玉器的文化内涵,玉器的气韵神采,只有深入了解才能细细领悟。其造型美或精炼严谨,或玲珑剔透,或具体、或抽象;其形式美表现在制作上的传统与单纯、对比与调和;其工艺美体现在琢磨规矩,亮丽圆润,技法神功……,玉器能赋予人们无穷的美感和内涵,温润和净化心灵。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玉器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工艺美术技法系列
9787542843357
《玉器》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6装帧平装
页数 193 印数 52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玉器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于2007.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314.9 的主题关于 玉器-技法(美术)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