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黄远振, 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年代:2003

定价:18.0

书籍简介:

本书与“新课程标准”体例同步,展示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发展的动态,贯彻课程标准理念,是本书的主要特点。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走进《英语课程标准》

1 《英语课程标准》出台的背景

2 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发展过程

3 解读《英语课程标准》

第二章 学习方式的转变

1 学习方式的概念

2 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

3 改变学习方式的动因

4 影响学习方式的因素

5 新型的学习方式

6 学习方式改变的意义

第三章 教学方式的转变

1 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学

2 当代外语教学法

第四章 英语情感教学

1 引言

2 情感的内涵

3 情感态度与英语课程的关系

4 英语情感态度的目标

5 英语情感教学策略

6 小结

第五章 学习策略及其培养

1 学习策略的内涵

2 学习策略的结构

3 有助于语言习得的学习策略

4 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的因素

5 学习策略的培养

6 小结

第六章 英语知识教学

1 语音教学

2 词汇教学

3 语法教学

4 小结

第七章 语言技能教学

1 概述

2 听的技能教学

3 说的技能教学

4 读的技能教学

5 写的技能教学

第八章 文化意识与文化教学

1 概述

2 文化意识

3 文化教学

4 文化教学对课程改革的启示

第九章 发展性课程评价

1 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2 对学生的评价

3 对教师的评价

4 小结

第十章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

1 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2 基于信息技术的英语教学

3 基于在线方式的E-Learning

4 相关网站与网络资源

5 信息技术对外语教学的启迪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我相信,这本书会有效地帮助外语教师、师范院校学生和教学研究人员深入理解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观点,并且了解实施新课程的途径和方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实践,推进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刘道义   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正式出版与发行,拉开了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序幕。这标志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新一轮课程改革规模之大、进展之快超过以往任何一次改革。新课改对于全体英语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帮助英语教师顺应改革的需要,迎接新的挑战,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黄远振副教授撰写了《新课程英语教与学》(以下简称《教与学》)新作。这部英语教学专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刘道义先生审稿、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于今年8月与广大读者见面。该书长达25万言,是一部把握时代脉搏,反映英语教学改革最新发展方向的力作;它不仅告诉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更加有效地教学,而且带给我们在英语教学领域更深刻的思考。  笔者有幸作为《教与学》的首批读者,读完茅塞顿开,倍受启发。叹服作者理论功底之深邃、视野之宽广、观点之新颖、目光之敏锐、构思之巧妙、设计之科学。全书内容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加上装帧精美,读来爱不释手,遂欣然提笔,写此书评。  《教与学》一书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优点:  一、把握时代脉搏,体现课改精神  第一章“走进《英语课程标准》”简要分析了中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我国中小学英语大纲的发展过程,解读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引导读者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课程,走进新课程。《教与学》强调在英语教学中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第四章“英语情感教学”,倡导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代替惟智教学,把学生掌握知识的认知策略纳入了情感教学的目标的范畴,把学生从学习的机器中解放出来,成为充满情感的学习活动的主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第五章“学习策略及其培养”系统地阐述了学习策略的内涵、结构、以及有助于语言习得的策略。作者认为,学习策略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性格特征,使学习行为主动和坚定,大幅度提高效率;而且“至法无法,学无定法”,任何人要想学好英语,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控。  二、标题标新立异,内容丰富新颖  本书共有十章,除“英语知识教学”(第六章)和“语言技能教学”(第七章)以外,其余各章的标题都很新颖,例如“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二章),“教学方式的转变”(第三章),“文化意识与文化教学”(第四章)和“发展性课程评价”(第九章)等等。各章节内容渗透着前沿的理念。例如,作者在第二章中指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就是要改变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学生接受知识为主的局面,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第三章论述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评介了一些能反映当今英语课程理念和教改动态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如任务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和词汇法。第八章在强调英语学科跨文化教育的目标的基础上,着力探讨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与方法。第九章提倡树立人人都行的教育理念以及多一条评价标准就多一批好学生的评价观,倡导积极寻求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与信息整合  该书不是简单地给读者陈述一些教学理论,而是将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将英语教改的理论转化为教师的课程行为,不仅扩大了教师的视野,而且为教师的实践提供可及性、可操作的方法与策略,使教师有章可循。例如,第七章从认知心理学理论角度阐述听、说、读、写技能的教学,侧重评介了比较成熟的“口语课”与“阅读课”课型的教学模式,这对于英语教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十章“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为教师发现资源、利用资源、收集信息和运用信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已经被摆在日程上,学校和教师应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力量,教科书已不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  四、改革传统教法、大胆超越教材  第三章“教学方式的改变”告诉读者:教科书只是一个范例,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教的媒介,教师要用教科书教,要用好教材、超越教材,而不是教教科书,更不是亦步亦趋。例如,作者详细列举了十多种任务型活动的实施方法,操作性强,富有指导意义。在合作学习教学中,交往已成为师生共创、共生、共识、共享的基本形式,课堂是一个动态、生动、开放的信息传递系统。作者认为,“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可以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因此,教师应当依托教材,驾驭教材,设计有助于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不同层次发展、取得成功的教学活动,实现外语教学效益最大化。  五、培养问题意识,形成反思能力  教师应是思考者、研究者。《教与学》另一个特色是每章后面“问题与思考”部分均提出一些精辟的问题,给读者留下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使人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之感。精巧的问题大都耐人寻味,令人深思。例如,第五章中的“如何认识元认知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关系”这个问题,引导读者在理解元认知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基础上,探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教与学的理性认识。设计“问题与思考”旨在鼓励教师善于发现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有利于教师朝专业化方向发展。  《教与学》还有诸多优点,囿于篇幅,未能一一详尽。当然,本书也有不足之处,例如英语教学课堂实录与案例偏少,部分章节缺少小结,但毕竟瑕不掩瑜,无关宏旨。总而言之,《教与学》是一本可读、耐读、必读的佳作,正如资深外语教学专家刘道义先生在本书的“序”中所言,“我相信,这本书会有效地帮助外语教师、师范院校学生和教学研究人员深入理解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观点,并且了解实施新课程的途径和方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实践,推进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 与课改同行 促教学发展 ——评《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福建省柘荣一中 杨良雄(特级教师) 大约一年以前,黄远振老师向我提起他有志写一部英语教学法的意向,我立即鼓动他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来写。他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他这项艰巨而颇有意义的工作,写成了《新课程英语教与学》一书。此时此刻,我一方面为本书的问世表示祝贺,另一方面,要向本书的作者黄远振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他为基础英语教育课程改革做了一件好事。我相信,这本书会有效地帮助外语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深入理解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观点,并且了解实施新课程的途径和方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推进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  新世纪的英语课程已经超越了外语学科本身研究的范畴,它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缩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在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由于教育在这场竞争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综合国力的竞争焦点必然会落到教育之上。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关键,是培养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主要依靠。因此,课程改革的核心是重视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改变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把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转变为探究、选择和创造的过程,变成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乃至世界观形成的过程。  新的英语课程明确规定,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是说,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具有好的人格--人文素质;要使他们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学习的能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搜集和处理信息等,并且具有综合运用语言与人交往的能力。  自1977年至今,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77年至1990年,1985年至2000年,1999年至今(详见本书第一章)。每一轮课程的变革都会产生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这一次也不例外。眼下,不少外语教师或教研人员面对新的课程存在这样和那样的疑虑或困惑。例如,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怎样在大班里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中国的教学环境中能够让学习习得外语吗?什么是探究式学习?怎样开展任务型活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如何保证?形成性评价如何实施?怎样使学生既具有能力又能通过考试获得好成绩?在高考制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否实现多元化教学目标?等等。问题很多,但并不奇怪。一场变革涉及亿万学生、近百万外语教师,教与学两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果没有问题倒反而不正常了。这些问题的解决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着手。  我多次呼吁过,中小学教学改革需要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的专家的帮助,课程的设计如此,课程的宣传和实施更需要。黄远振老师满怀历史使命感,不辞辛苦,收集大量资料,探索研究,为新的英语课程实施鸣锣开道,为解决大家的问题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我本人是本书的首批读者之一,感到颇受启发。  全书共有十章,除了第一章概述英语课程标准的产生背景,其余九章讨论的都是英语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英语情感教学、学习策略、英语知识教学、语言技能教学、文化意识与文化教学、发展性课程评价、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每一章的后面都有"问题与思考",启发读者结合实际深入学习与研究。我认为,这本书非常适合中小学外语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自学、培训,也适宜师范院校职前培训使用。  正像黄远振老师所指出的那样,新课程改变了过去教材控制教学的状况,把教师、学生、内容、环境等因素整合起来,构成一种动态的、发展性的"生态环境",为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课程环境。在教与学中,学生为主体,而能否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关键在于教师。在课程标准、教材、环境与教师等因素中,则应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力。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来说,既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教师要勇于接受挑战,努力学习,不断"充电",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反思、提高,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之中展现自己的才华,为我国基础外语课程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确信,这本书对于有志于外语课程改革的人会起到"充电"的作用,会使他们在研读的过程中产生动力,促使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具有多元性和选择性的课程环境中,不断发出光和热,推进外语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这对黄远振老师及所有为此书付出努力的人来说,将是最好的回报。 刘道义   2003年6月于北京【作者简介】余文森,教育学教授。1963年7月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198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现为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专家工作组核心成员,教育部新课程教学专业支持工作项目组召集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实验研究分课题负责人,教育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培训专家组成员。 郑金洲,男,河北泊头人,1965年11月生,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出版了多部专著。先后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等。 黄远振,1953年生,福建闽清人。文革期间失学,下过乡、插过队,当过农民。1976年母亲退休后补员,在一所初级中学任职。1979年开始自学英语,1989年考取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研究生,1992年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副院长。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与外语教学。主讲本科与研究生《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及《英语词汇学》等课程。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新课改教师必读丛书
7533437357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福州出版单位福建教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168 印数 8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是福建教育出版社于2003.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633.412 的主题关于 英语课-教学研究-中学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