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创造力
大师的创造力封面图

大师的创造力

(美) 加德纳,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69.8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创造力的心理学读物。它从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视角讨论了那些富有创造力的杰出人士是如何思考的。是一本纵观科学与艺术的创造力百科全书。他们心智是什么样的,如何成长、发展的。这些富有创意的人包括:斯特拉文斯基、毕加索、甘地、爱因斯坦、艾略特等。

作者介绍:

霍华德·加德纳   多元智能理论之父、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   世界著名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被誉为教育领域的哥白尼、美国教育改革的首席科学家。   已出版24部专著,名著《智能的结构》被翻译成27种文字,获世界各国大学授予的27个心理学、教育学、音乐学、法学、文学荣誉博士学位。   沈致隆   作者好友,物理化学教授,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北京轻工业学院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兼艺术教研室主任、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系主任、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现任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艺术教育中心名誉主任。   1994年起研究多元智能理论,亲自翻译和主编了本书作者10部作品的中译本。1997年、2006年两次应本书作者邀请赴美国哈佛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访问、讲学。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如何认识创造力

第1章 各个领域的大师与创造力

如果我们能理解导致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毕加索、斯特拉文斯基、艾略特、格莱姆、甘地取得突破性成就的创造力,我们将会更清楚地知道,更广泛意义上的创造力是如何形成的。

第2章 创造力的研究方法

我们所关注的是,创造大师个人取得的重大成就、体现他们创造力的实践领域与周围环境三者之间的动态联系。

第二部分 7位20世纪最具创造力的大师

第3章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认知智能

特立独行

中青年时期对弗洛伊德来说,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他曾说,“像我这样的人如果没有癖好、没有强烈的激情,是无法活下去的……我已经找到了……它就是心理学。”

第4章 爱因斯坦——逻辑-数学智能

永保童心

16岁的时候,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当时最有预见性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和一束光一起做等速运动,那么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个人能否超越光速?

小结1

第一部分 如何认识创造力

第1章 各个领域的大师与创造力

如果我们能理解导致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毕加索、斯特拉文斯基、艾略特、格莱姆、甘地取得突破性成就的创造力,我们将会更清楚地知道,更广泛意义上的创造力是如何形成的。

第2章 创造力的研究方法

我们所关注的是,创造大师个人取得的重大成就、体现他们创造力的实践领域与周围环境三者之间的动态联系。

第二部分 7位20世纪最具创造力的大师

第3章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认知智能

特立独行

中青年时期对弗洛伊德来说,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他曾说,“像我这样的人如果没有癖好、没有强烈的激情,是无法活下去的……我已经找到了……它就是心理学。”

第4章 爱因斯坦——逻辑-数学智能

永保童心

16岁的时候,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当时最有预见性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和一束光一起做等速运动,那么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个人能否超越光速?

小结1

第5章 巴勃罗?毕加索——空间智能

超越神童

毕加索厌恶上学,尽可能逃学,即使被迫去上学,在班级里的成绩也很差。“就像其他孩子开始学写A、B、C等字母一样……绘画永远是毕加索与人对话的唯一方式。”

许多杰出的艺术家生前并没有获得应有的荣誉,但毕加索的声誉却以惊人的速度崛起。

第6章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音乐智能

音乐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上的纠纷,从一开始就是斯特拉文斯基的特征和标记。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尽最大可能地控制局面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像独断专行的军事领袖,以至于乐队指挥和演员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第7章 托马斯?艾略特——语言智能

文化边缘的大师

艾略特毅然决然选择了边缘化的生活状态。他成了一个就读于哈佛的美国中西部人,一个永远移居国外的美国人,一个从事银行业的知识分子,一个艺术家中的保守主义者,享乐主义者中的禁欲者,无神论者中的教徒,哲学家中的诗人,诗人和戏剧家中的哲学家,创作出诗歌的剧作家。

小结2

第8章 玛莎?格莱姆——身体-动觉智能

美国舞蹈的兴起

格莱姆20岁才开始学习舞蹈,对于想成为舞蹈家的人来说,年龄太大了。格莱姆曾说:“今天的生活节奏急迫,充满尖锐的矛盾,各种波折此起彼伏,人心浮躁……,那就是我的舞蹈所要表达的东西。”

第9章 圣雄甘地——人际智能

民族精神领袖

甘地八九岁的时候,就会去调解长辈之间的争端,这在一般人看来,显得有几分荒唐可笑。成年后的甘地似乎没有认识到,有些人邪恶得不可救药,他竟然直接给希特勒写了一封信,请求希特勒改变他的策略。

小结3

第三部分 创造力的普遍规律

第10章 跨领域的创造力

从个人因素、社会心理、相关领域和评估系统四个层面,对七位创造大师进行比较,揭示了创造力发展的普遍规律,即边缘化的状态、儿童特征的表现、创  造力的10年法则、学术知音的支持、与家庭成员关系的疏远。

后记 现代和后现代

译者后记 科学与艺术的小型百科全书

内容摘要:

《大师的创造力:成就人生的7种智能》是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厚积薄发,纵观科学与艺术的小型百科全书。
  加德纳从20世纪各个领域最伟大的开创者入手,聚集7位大师——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毕加索、斯特拉文斯基、艾略特、格莱姆、甘地创造力喷薄而发的鼎盛年代,《大师的创造力:成就人生的7种智能》的崭新视角在于,并非关注他们成名之后的光环,而是聚焦他们创造力爆发的青年时代。作者让我们认识到创造力的7项主要智能——自我认知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以及人际智能,每位大师对焦一种智能,揭示了创造性人格的基本特征和创造过程。

  《大师的创造力:成就人生的7种智能》用七位大师展现多元智能理论。可以说,本书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展示了将这七种智能发挥至极致的人。《大师的创造力:成就人生的7种智能》是创造力研究中最系统、最全面的成果之一。

编辑推荐:

作者是哈佛大学教育学家、心理学大师、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被誉为“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首席科学家”。
  聚集7位大师——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毕加索、斯特拉文斯基、艾略特、格莱姆、甘地创造力喷薄而发的鼎盛年代,而非他们成名之后的光环,带给你看待大师们的崭新视角。
  用七位大师展现多元智能理论,本书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展示了将这七种智能发挥至极致的人。
  作者好友——沈致隆教授亲自主持翻译并审校,沈致隆教授从1994年起研究多元智能理论,亲自翻译和主编了本书作者10部作品的中译本。
  心流理论之父——希斯赞特米哈伊、《新闻周刊》《新科学家》联合推荐。


      更多好书尽在湛庐文化专卖店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大师的创造力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0152400
如需购买下载《大师的创造力》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6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大师的创造力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2.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305 的主题关于 创造心理学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