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69.0
本报告面向城乡转型发展新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相关重大战略决策与农民现实问题,通过系统分析现代农业发展一般规律及其阶段性特征,构建现代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其评判标准,开展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系统评价;深入剖析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就业转型的主控因素、动力机制及其对农村主体弱化的影响;研究提出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与农民就业转型的区域模式;系统提出现代农业发展的制度创新路径,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我所农业地理研究服务“三农”的优良传统和专业优势,为满足我国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适时提供科技咨询和科学决策依据。
序前言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农业现代化是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安全基石 二、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繁荣农业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三、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发展基础和必然要求 四、农业现代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第二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形势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突出问题和瓶颈 第三节 现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与任务 一、提升农业粮食生产能力,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二、培育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三、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区域模式,构建农业区划化新格局 四、完善农地制度改革,推进现代农业制度创新 五、构建多元化的农民就业保障体系,全方位增加农民收人 第四节 本书总体研究框架 一、主要研究目标 二、主要内容 三、技术路线第二章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国内外环境 第一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国际环境 一、全球化发展带来的机遇 二、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 二、农业现代化政策沿革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的资源环境基础 一、农业现代化的资源基础 二、农业现代化的环境条件 第四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经济社会环境 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 二、社会转型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 第五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制度与政策环境 一、我国农地产权制度 二、农地产权交易制度 三、农地组织经营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第三章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综合评估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的评估依据与原则 一、农业现代化评估主要研究进展 二、农业现代化评估理论依据 三、农业现代化评估指导思想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农业现代化评估指标选取原则 二、农业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评估方法及模型 一、农业现代化评估方法 二、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三、评估模型的建立 第四节 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评估测算 一、数据来源 二、农业现代化评估结果 主要参考文献第四章 中国农业现代化主体及其特征 第一节 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一、概念辨析 二、传统农业阶段的农业经营主体 三、现代农业阶段的农业经营主体 第二节 农业从业人员的时空特征 一、时序特征 二、动态格局 三、影响因素 第三节 农民主体的流动及脆弱性 一、农民的兼业性 二、农民的流动性 三、农民的脆弱性 第四节 农民主体的潜能及其创造性 一、农民主体的创造性与区域农业转型 二、农民主体潜能与创造性的制约因素 三、农业现代化发展视角的农民主体潜能提升路径 主要参考文献第五章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人地关系格局 第一节 农用地与耕地变化及其对现代农业的影响 一、农用地与耕地的时空格局 二、农用地变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机理 第二节 水资源短缺对现代农业的影响 一、我国水资源短缺及其特征 二、水资源短缺与现代农业 三、水资源短缺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第三节 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时空耦合特征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二、耕地变化的时空特征 三、农业劳动力变化时空特征 四、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时空耦合特征 第四节 中国耕地与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变化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二、粮食产量与耕地时空格局变化 三、粮食生产与耕地重心的时空耦合 四、粮食产量对耕地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五、粮食产量与耕地变化敏感性的政策启示 第五节 基于人地关系格局的农业现代化分区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二、农业现代化综合分区方案 主要参考文献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农业现代化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过程及其时空格局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变化的过程 三、中国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 四、中国城镇化空间分异的机理 五、快速城镇化、老龄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转型需求 第二节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关系 一、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演进理论解析 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演进过程 三、106国道样带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关系 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同发展 第三节 城镇化居民消费结构与农业转型 一、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动态分析 二、基于AIDS模型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透析 三、城镇消费变动趋势分析 四、城镇消费结构变化对产业转型影响及促进农业转型发展建议 第四节 不同类型区域的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途径 一、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途径 二、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途径 三、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途径 四、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第七章 中国多功能农业发展与农民转型 第一节 多功能农业及农民转型 一、农业多功能性与多功能农业的内涵 二、多功能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 三、多功能农业发展与农民转型 第二节 中国多功能农业发展及其地域类型 一、中国多功能农业的发展 二、中国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 三、中国多功能农业的地域类型 第三节 中国农民转型与新型农民培育 一、中国农民转型的特征 二、中国农民就业的情景 三、中国新型农民的素质 四、适应多功能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培育 主要参考文献第八章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与区域模式 第一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I 一、中长期安全战略 二、农业转型富民战略 三、现代农业主体战略 四、农业现代化“提能”战略 五、农业全球化竞争战略 第二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重点与模式 一、国外农业现代化经验、战略启示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重点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模式 第三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区域模式与路径选择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地域格局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区域模式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第九章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创新与保障体系 第一节 国际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及其借鉴 一、国际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及政策设计 二、国际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及其借鉴意义 第二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及政策创新 一、农用地使用制度改革与创新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创新 三、农业人力资源培育机制创新 四、农产品安全监督制度创新 第三节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建设 一、农业现代化的财政支持保障 二、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保障 三、农业现代化的生产组织保障 四、农业现代化的科技与人才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附图
刘彦随、龙花楼、王介勇编著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民(精)》是在深入开展农村典型调研、农户问卷调查、农民代表座谈与团队集体研讨基础上,应用地理学、管理学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及其主体(农民)分异过程的耦合关系、动态趋向、时空格局、转型特征、区域模式、制度创新的综合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与问题、农业现代化的国内外环境、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评估、农业现代化主体及特征、农业现代化人地关系格局、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多功能农业发展与农民转型、农业现代化战略与区域模式、农业现代化制度创新与保障体系。本书贯穿了“国家战略一现实问题理论解析科学途径”的研究思路,注重发挥多学科交叉、多要素集成、多目标决策优势,突出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及其农民分异过程的理论性、系统性、动态性与战略性。资料翔实、层次清晰、观点鲜明、分析透彻。可为中国推进“四化”同步、破解“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本书可供政府管理与决策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教学参考,以及农业经济、城乡规划、土地管理、新农村建设研究与管理相关人员使用。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战略研究系列报告 | ||
9787030404985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民》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6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00 | 印数 |
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是科学出版社于2014.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320.1 ,D422.6 的主题关于 农民问题-研究报告-中国 ,农业现代化-研究报告-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