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4.0
石涛是清初画家,广西全州人。本书在全面介绍石涛生平活动基础上,深入考察石涛艺术历程和绘画美学发展轨迹,并专辟三章述评《画语录》在中国绘画美学史上的建树。为方便读者,书末附有石涛年表。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引言
第一章 打破沙锅璺(问)到底,石涛原是“靖藩”裔
一、靖江后人
二、生于“壬午”(1642)
三、出生于靖江王府,幼年在全州(清湘)入僧籍
第二章 全州“少小为比丘”,鄂赣江浙曾逗留(-1666)
一、青少年时代曾客居武昌多年
二、破解清初庐山禅林一“公案”:此石涛非彼“石涛”
三、赴松江拜旅庵本月为师
四、曾用名号及绘画佳作
第三章 旅居宣城游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1666-1680)
一、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
二、与宣城书画社施闰章、梅清“诸名士”的交游
三、“枉顾敬亭广教寺”的“钟玉行”到底是谁?
四、《内官实录》与喝涛其人
五、新增名号、绘画佳作及重要美学见解
第四章 禅寄金陵长干寺,“一枝寥寂真余计”(1680-1689)
一、禅寄金陵长干寺以及与张南村、程穆倩、戴本孝等人的交游
二、“秘园雅集”以及与孔尚任、龚半千、查士标等人的交游
三、辞别金陵友人和准备北上
四、甲子长干寺和己巳平山道两次“接驾”
五、新增名号、绘画佳作及重要美学见解
第五章 “踏草幽蓟”入燕京,“诸方乞食苦瓜僧”(1689-1692)
一、与王骘、王泽弘等人的交往
二.“眼中才子谁为是?燕山北道张天津(张霔)”
三、与博尔都的交往以及离京南归
四、燕京之行,是石涛人生历程的转折点
五、新增名号、绘画佳作及重要美学见解
第六章 栖息扬州多叹嗟,“冰霜历尽返天涯”(1692-1707)
一、乙亥(1695)和丙子(1696)曾出游皖南和皖北
二、晚年性格特征:豪气不减当年,童心一如既往,痴情老而弥笃
三、困扰与抉择
四、“大涤堂”落成与“大涤子”名号启用于画迹大体同步
五、与八大山人、李驎等人的交往
六、新增名号、绘画佳作及重要美学见解
七、卒于“丁亥”(1707)
八、门弟子及私淑者
第七章 清初艺苑-奇才,诗书绘画称“三绝”
一、绘画:笔墨奔放,风格多样
二、诗歌:众体皆备,尤擅歌行
三、善于发挥题画诗的各种功能,尤其是以诗之“画意”与画之“诗情”结合,拓宽并加深整幅画的意境
四、以隶行诸体书诗于画面,使诗、书与画构成一完美的艺术整体
五、园林叠山人称“妙手”
第八章 为使尺幅开新篇,探求“至法”不畏艰
一、前期标举“我自用我法”论
二、中期主张“不立一法”、“不舍一法”论
三、后期强调“是法非法,即成我法”论
第九章 《画语录》论山水画之画理
一、“一画”的美学本质
二、“一画”论的思想渊源
三、笔墨与蒙养、生活
四、绘画的法则与自由
五、绘画的继承与创新
第十章 《画语录》论山水画的创作活动
一、山水画创作活动的基本特点与山水画的美学特征
二、笔墨线条与皴法
三、“点”的妙用
四、山水画的布局章法(“境界”)以及山水画中景物配合与意境开拓的窍门(“蹊径”)
五、“画法关通书法律”
第十一章 《画语录》论作为创作主体的画家
一、远尘、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审美心胸
二、在生活中加深对山川自然之美的直接感受和在创作中提高心与手、手与笔墨的谐调关系
三、全面把握山川自然之美的本质特征
四、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致力提高山水画创作的素养
……
附录
索引
后记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石涛评传》内容在全面介绍石涛生平活动基础上,深入考察石涛艺术历程和绘画美学发展轨迹,并专辟三章述评《画语录》在中国绘画美学史上的建树,全面把握山川自然之美的本质特征,远尘、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审美心胸。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石涛评传》是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荣获我国出版领域最高奖项“首居中国出版政府奖”和首届“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奖”,是规模最大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工程和国家重点图书选题规划项目,为方便读者,书末附有石涛年表。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石涛评传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 ||
9787305060595 如需购买下载《石涛评传》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南京 | 出版单位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4.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80 | 印数 |
石涛评传是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72 的主题关于 石涛(1642~1707)-评传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