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5.0
本书探讨了学校道德教育的相关问题:是否建立和需要建立怎样的现代性道德;道德自身是否可教,道德可教的内涵是什么;道德教育方式的转变。本书认为,道德可教的前提是建立中国现代性道德教育体系,而道德可教意味着经由教育实现对他者和世界的理解与通达,并实现自我道德意义和行为的可能构造。道德理解包括理性的理解,也包括感性的、情感的、经验的理解,它奠定了道德可教的独特意蕴,进而决定着学校德育的方式转变。即加强道德场景和惩戒机制建设,重构学科教学模式,提供道德言语和行为的交往的生活世界,贴近学生道德语言世界。本书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时代特征明显,适用于德育教师、教育理论研究者、教育工作者。
人性是道德的基础。人性有卓越之表现,但也是自利的,甚或有作恶之倾向。道德及其教育的目的是抑恶扬善,是关乎人的“好生活”问题,规范是使人过上好生活的必要基础。但好生活的标准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学校道德教育是否有效必须回答三个问题:一是我们是否建立起和需要建立什么样的现代性道德;二是道德自身可教吗,或者说道德可教的内涵是什么。三是道德教育方式的转变问题。【作者简介】潘希武,男,1969年生,江西人。1997年于湖北社科院获政治学硕士学位,2006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6—2008年于华东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从事中学英语教师和部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2008年至今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从事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政策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道德教育及比较教育研究。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7篇,被管理学和文学及民族学等学科引用。主持国家、省、市教育规划课题4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一部。多次主持和参与深圳市重大教育政策研究工作。研究成果曾获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道德可教的涵义与方式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6046895 如需购买下载《道德可教的涵义与方式》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广州 | 出版单位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20 | 印数 | 1000 |
道德可教的涵义与方式是中山大学出版社于2013.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416 的主题关于 学校教育-品德教育-研究 的书籍。
严开宏, 著
马勤学, 著
(德) 迪特里希·本纳, 彭正梅, (丹) 亚历山大·冯·欧廷根, (波) 达留兹·史蒂科夫斯基, 著
(英) J.马克·霍尔斯特德 (J. Mark Halstead) , (英) 马克·A.派克 (Mark A. Pike) , 著
(美) 内尔·诺丁斯, 著
郑富兴, 著
蒙冰峰, 著
栗蕊蕊, 著
倪红梅,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