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
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封面图

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

唐小兵,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5.0

书籍简介: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由报刊引导形成的社会公共舆论起着重新塑造社会认同的作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反抗传统文化、批判现实政治、追求理想社会的重要工具。本书以1930年的《大公报》“星期论文”和《申报》 “自由谈”两个典型的“舆论空间”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具体分析这两个南北舆论阵地所继承历史脉络,凝聚的知识群体,关注的社会话题,以及在思想资源、思维特质、论证风格上的差异与共性等内涵,重新展现1930年代南北知识群体所引导的公共舆论的独特历史面向和精神世界。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公共舆论的历史系谱、近代形态与自我理解

第一节 清议的历史系谱

第二节 晚清以降从清议到舆论的历史轨迹

第三节 1930年代公共舆论的自我理解

第二章 公共空间里的公共舆论

第一节 《大公报》、《独立评论》与“星期论文”的开设

第二节 望平街、申报馆与上海言论空间的拓展

第三章 公共舆论中的知识分子

第一节 舆论空间的分裂——“星期论文”作者群体的内在紧张

第二节 上海文人的自我意识——从《申报》“自由谈”说起

第三节 公共舆论与权力网络

第四章 公共舆论的义理与主题

第一节 理性与舆论——以胡适的“星期论文”政论为例的分析

第二节 民意与舆论——以鲁迅的“自由谈”言论为例的分析

第三节 启蒙话语的自我分化——以“星期论文”和“自由谈”的讨论主题为中心

第五章 公共舆论的价值取向与论述风格

第一节 “星期论文”与渐进主义的批评方式——以中日问题为例

第二节 “自由谈”与怀疑论式的思维特质

第三节 “星期论文”的论政风格——试以胡适与陶希圣的一场论争为例

第四节“自由谈”的言说方式——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由大众媒介和同人刊物等引导形成的公共舆论起着重新塑造认同和建构自我的作用,成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质疑传统文化、引入西方资源、批判现实政治、追索理想社会的重要媒介。《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以〈大公报〉“星期论文”和〈申报〉“自由谈”为例》以1930年代前期《大公报》“星期论文”和《申报》“自由谈”两个典型的“舆论空间”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具体分析这两个南北舆论阵地所继承历史脉络、凝聚的知识群体、依托的公共空间、与政治权力的交错、关注的基本议题,以及在思想资源、思维特质、论证风格上的差异与共性等内涵,细腻展现1930年代南北知识群体所引导的公共舆论的历史面相和知识人的精神世界。

编辑推荐:

《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以〈大公报〉“星期论文”和〈申报〉“自由谈”为例》通过考察《大公报》“星期论文”与《申报》“自由谈”(“自由谈”是一个副刊,笔者这里只考察其中的言论,而不涉及文学性题材),来研究晚清以来的公共舆论到了1930年代前期(抗战发生前),呈现出怎样的历史特征及其原因。本书适合历史、文化领域的研究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使用。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9787509734629
如需购买下载《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4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2.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C912.63 的主题关于 舆论-研究-中国-民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