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及其核心支撑
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及其核心支撑封面图

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及其核心支撑

熊理然,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对城市及城市群体形成发展理论进行梳理与扩展,对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特殊路径与历史特点进行比较与概括,对其发展现状及发展困境进行分析与提炼,在对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进行理论分析与探究的基础之上,考虑城市群体引领区域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并结合西部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发展实际,提出了以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作为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空间组织形态,并对该理论内涵进行了界定、模型推导和实证检验。此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明确西部地区在国民经济空间格局中的功能定位、明确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区域、提升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增强西部地区城市综合竞争实力、促进以城市为载体的西部重点区域增长极点的形成、推动21世纪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无疑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书籍目录: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城市群体相关研究述评

1.2.1国外城市群体相关研究进展

1.2.2国内诚市群体相关研究进展

1.2.3中国西部城市发展最新研究进展

1.2.4国内外城市化及城市群体相关研究成果及不足

1.3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内容

1.3.3研究框架

1.4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研究方法

1.4.2资料来源

1.4.3技术路线

第二章城市及城市群体的形成发展理论及其进展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城市

2.1.2城市化

2.1.3城市体系

2.1.4城市群体结构

2.2单一城市的形成发展理论及其进展

2.2.1区域科学中的城市形成与发展理论

2.2.2城市经济学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分析

2.2.3发展经济学对城市发展的理论分析

2.2.4空间经济学关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分析

2.3城市群体形成发展理论及其进展

2.1.1中心地理论关于城市体系形成的理论分析

2.3.2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关于城市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分析

2.3.3点轴网络系统理论关于城市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分析

2.3.4外部经济理论关于城市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分析

2.3.5空间经济学理论关于城市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分析

第三章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特殊历史路径及历史特点

3.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比较分析

3.1.1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3.1.2典型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分析

3.1.3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进程分析

3.1.4拉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分析

3.2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特殊历史路径分析

3.2.1先秦及封建时代西部政治军事中心型城镇的产生与发展

3.2.2晚清“开埠”及“洋务运动”时期西部近代城镇的产生与发展

3.2.3民国初年及抗战时期西部生产型城镇的短暂黄金发展

3.2.4新中国“156项”与“三线”建设时期西部现代城镇的快速发展

3.2.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部现代城市的发展

3.3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历史特征

3.3.1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历史进程的国际比较

3.3.2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历史特征

第四章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特殊困境及其破解策略

4.1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现状分析

4.1.1中国西部城市数量与城市密度分析

4.1.2中国西部城市化水平分析

4.1.3中国西部城市群体的综合竞争力分析

4.2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特殊困境

4.2.1制度困境:制度安排缺陷

4.2.2经济困境:经济基础薄弱

4.2.3结构困境:城镇体系结构失衡

4.3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特殊困境的破解策略

4.3.1城市结构与城市功能

4.3.2困境破解:产业与制度支撑下的城市群落空间重构

第五章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的理论基础及空间格局

5.1城市群体空间组织形态发展趋势

5.1.1都市圈

5.1.2城市群

5.1.3城市带

5.2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的理论基础

5.2.1空间经济学中心外围理论的发展

5.2.2空间经济学中心外围模型的实证检验

5.2.3空间经济学中心外围理论的扩展

5.2.4扩展的空间经济学中心外围理论的政策启示

5.3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问重构的组织形式

5.3.1城市群落空间组织形态选择多中心相对于单中心的优越性

5.3.2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理论内涵

5.3.3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空间格局

第六章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的经济基础与制度安排

6.1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成长机制及其核心支撑

6.1.1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成长机制

6.1.2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支持系统

6.1.3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核心支撑

6.2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经济基础

6.2.1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联动关系

6.2.2产业群落支撑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

6.2.3,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不同层级的支撑产业选择

6.3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制度基础

6.3.1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制度支持体系

6.3.2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制度基础

第七章中国西部重点城市群落空间重构及其核心支撑的实证研究

7.1中国西部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地域空间

7.1.1中国西部主体功能区类型划分及其功能定位

7.1.2中国西部经济发展形态及主体空间依托的选择

7.2中国西部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重点区域

7.2.1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重点区域选择的依据

7.2.2中国西部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重点区域

7.2.3西部城市群落的未来格局:形成渝西兰四中心外围城市群落

7.3成渝双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实证研究

7.3.1成渝城市群落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7.3.2成渝双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经济基础培育

7.3.3成渝双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制度安排

7.3.4产业和制度支撑下的成渝双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培育

第八章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8.2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8.3本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研究以“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及其核心支撑”为选题,在对城市及城市群体形成与发展理论进行梳理与扩展、对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特殊路径与历史特点进行比较与概括、对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现状及发展困境进行分析与提炼的基础上,考虑城市群体引领区域乃至世界经济发展l的宏观背景,并结合西部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发展实际,试图解决“新时期中国西部城市发展应该选择怎样的城市群体空间组织形态、又以什么来支撑这种新型城市群体空间组织形态发展等核心问题。在对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本研究提出了以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作为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空间组织形态,同时对中国西部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重点区域进行了选择,对西部未来的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格局作出了战略构想,并以成渝双中心外围城市群落为实证,分析了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成长路径、成长机制与成长阶段,提出了作为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核心支撑的经济基础培育路径及制度安排构建策略。  本书对城市及城市群体形成发展理论进行梳理与扩展,对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特殊路径与历史特点进行比较与概括,对其发展现状及发展困境进行分析与提炼。在对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进行理论分析与探究的基础之上,考虑城市群体引领区域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并结合西部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以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作为中国西部城市群体发展的空间组织形态,并对该理论内涵进行了界定、模型推导和实证检验。【作者简介】  熊理然,男,湖南道县人,理学硕士,经济学博士。现在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任教,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人口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在《人口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及其核心支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10091815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及其核心支撑》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及其核心支撑是人民出版社于20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99.27 的主题关于 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西北地区 ,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西南地区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