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消失的乡村词语
慢慢消失的乡村词语封面图

慢慢消失的乡村词语

尹学芸, 著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0.0

书籍简介: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前曾经习以为常的物或事正在渐渐消失。本书以名词的形式回忆并记录了那时候的那些事,如:开圈、看青、打尜儿、翻坑、爬瓜、看燕子、合作社、工分。全书共有100个词语,分为100小节,内容生动有趣,很有怀旧感。

书籍目录:

开圈

新宿

看青

场头

打尜儿

抡火球

出河工

扎王八

翻坑

爬瓜

打头儿

看燕子

推碾子

锔盆锔碗

工分

小喇叭

癔病

打黄狼

烧窑

采菜

车把式

捡麦穗

玩打仗

赤脚医生

炭火盆

热炕头

跳房子

饭瓢儿

汆子

炕席

砸锅

讲古记

开裆裤

姑姑鞋

盘缠

上马子

打夹纸

踩垛

盖顶

梢门

揹笆篱

饹豆床

跟脚儿

过庙

打尖

鸡蛋头

搬工

土牛

风箱

加工厂

彩礼

干亲

猪胰子

桑木扁担

念喜

捡粪

六奶奶

相好

针线板

地盆子

柴鸡蛋

砸坷垃

打夯

洋取灯

铁板大鼓

手扶拖拉机

玻璃锤儿

贴饼子熬小鱼

白汗褟儿

手推车

屎瓜儿

赶拉轨子与哈巴狗子

黏火烧

猜撞客

自留地

渡口

跑冰

毽儿灯

鬼剃头

散转儿

杠头

轮官马

摸河底

四合一

交公粮

夜战

薅苗

弹弓

刨白薯

抄藤子

猂姆

平整地形

八碟八碗

压箱底

蒺藜狗子

打韧头

合作社

表演唱

捋榆钱

贫下中农

前言

家乡被一条河流三面环绕,在平原和洼区的交汇处,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

儿时的记忆经常凸显在某一种状态下,似光那样清晰,而又似雾那样模糊。走在村庄里,经常有某一种触动像琴弦一样能发出响声,那是对故去的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场景、一些有形或无形的东西的怀念。那种怀念是尖锐而又绵厚的,带着长长的哨音。那些已经消失的,或正要消失的,或迟早都要消失的词语,其实不单是词语,而是它们涵盖的事物本身,不经意间,都在历史长河里堙没了。在虚妄里,我甚至觉得它们应该走入轮回。只是,我们看不到这种轮回的复生。它像尘埃一样在岁月的经轮里旋转,谁都看不到它,但它们自己能看到自己。

于是我萌发了写《慢慢消失的乡村词语》的想法。开始只是三篇、五篇,因为给报纸写专栏的关系,凑七篇都难(报纸每次连续发七篇)。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突然感受到了一种无穷无尽,而这种无穷无尽恰是乡村智慧的赐予。在前后一年多的时间,我走遍了县境内的许多村庄,寻找和触摸那些存在与过往。与数不清的人在曾经的碾道边或水井旁,在田垄上或场院里,交流和探讨那些属于乡村文化范畴的元素和符号。只能说,那是一口愈挖愈清凉甘甜的水井,它甚至有一种魔力,吸引人从一走到十,从十走到百。

百篇短文即脱胎于此。

许多章节都是信手拈来,即无需筹划,也不用构思。它就在大脑皮层的某一处沉睡,既有现成的人物,又有现成的故事。可有些遗憾也让人莫可奈何。比如,我写到一种棋艺“看燕子”,写它是因为有故事,好写。可是,乡亲们在田间地头玩的棋艺,许多都比“看燕子”复杂有趣。我稍稍做了些调查,就有二十余种。我不可能把二十余种棋艺都写进文章,除非我想编一本棋谱。再比如“打尜儿”,类似的游戏还有抽冰猴,还有踢蛋儿,还有玩扎枪。可我觉得那个“尜”字有趣,小大小,像个谜面。平时几乎用不着那个字,可一旦把它从文字的瀚海中拣出来,它就成了一段令人愉悦的记忆。这,是不是一种神奇呢?

家乡的方言中,许多口语化的东西是不能用文字准确描述的。有时候,甚至连找代用字都很难。因为那些读音,汉语拼音根本没法注释,且不囊括于四个声调之中。遇到这种情况,翻康熙字典都没用,我只能找音或意相近的汉字贴一贴,实在贴不上去,就只能忍痛割爱。而有些方言大概使用地域辽阔,侥幸被收进了新华字典,这让我有他乡遇故知的喜悦。

还有一些词语,能够用文字表达,字典中也有收录,可意思却与生活中的应用不沾边,比如“盘缠”。在家乡的方言中,“盘缠”是吃零嘴的意思,如果单从字面看,打死都不会想得到。

这一组稿子的背景,大都取材于20世纪5070年代,有相当一部分,到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成了历史。它们活在村里一些老人的嘴巴上,已经显得岌岌可危了。

如果把这归结于乡村文化的话,那么这就是一座矿藏,不单宝贵,而且渗透着智慧和聪明。我很侥幸找到了它,并把它呈现了出来。

作者于2008年10月

内容摘要:

  尹学芸的文学创作生涯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与绝大多数文学青年一样,那份从小对文学的执着与热爱,是促成她走上文学道路的关键。在那个充满了梦想与激情的岁月里,尹学芸成为了千万青年文学大军中的一员,用文字抒写着那一代人的理想与追求。  她的最新笔记体小说《慢慢消失的乡村词语》,侧重点投向了对乡村文化符号的总结与概括,可说是她文学创作上的一次新尝试,值得一读。  我从十几年前的一个黄昏开始迷恋乡村。乡村是人群聚集的地方,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息繁衍,传说繁密得像天上的星星。  我不能把她像只苹果一样装进兜里。不能把她像盘缝纫机一样带进城市。而且,她也不可能变成一份嫁妆……我所能做的,也许只是为她写一本书……所以许多年后,我仍需要走出城市去看她。开始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后来我发现任何一座乡村都可以慰藉我。最老的一棵树,或者废弃的一口水井。这里与那里没有什么不同。狗看到生人都要狂吠,天空飞翔的鸟有着相同的名字。树下坐着的老人都有相似的面孔。他们恬淡地述说着时光和岁月,为一场春雨或一场瑞雪咧着没有门牙的嘴。  乡村是什么?是母亲。是根。是精神。是灵魂。还是爱人。【作者简介】  尹学芸,女,1964年生于天津市蓟县。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200余万字。主要作品有《难得浪漫》《女人是祸水》等。现为天津市作家协会文学院签约作家。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慢慢消失的乡村词语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687740
《慢慢消失的乡村词语》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青年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慢慢消失的乡村词语是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09.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C912.82 的主题关于 乡村-社会生活-历史-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