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0.0
记者圈是个封闭性极强的群体,记者在世人眼中,还是一份比较神秘的职业。本书以一名中国记者的典型画像开篇,概述中国记者的成长、教育与转型的发展轨迹。轨迹背后,折射出中国社会媒体生态环境的变迁史。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细分媒体圈:区域媒体圈与类别媒体圈,并辅以各圈中典型人物的访谈记录做点睛之笔。本书还对媒体内部的机构设置、职责功能、工作流程等作了简单介绍。对媒体中有偿不闻、有偿新闻等违规行为,以及记者圈中行之多年的潜规则,本书予以客观、详实、深入的揭示。
第一章中国记者概述
陈峰:中国记者典型画像
谭军波:一位传媒游侠的体制内外轮回
记者的管理与组织
对话朱伟峰:解读记者
第二章新闻教育与记者发展
中国的新闻教育
对话张咏:密苏里新闻教育转型之争
记者的成长路径
记者转型
孙军自述:离开是因为热爱
中外记者比较
对话辜晓进:深入美国记者圈的中国记者
第三章职业媒体人实录
媒体管理层的设置
媒体中坚主任
对话郑良中:主任最重要的素质为判断力
核心岗位主编
对话朱德付:市场化媒体主编更要有情怀
第四章区域媒体圈
京沪穗媒体圈之沉浮录
经典人物“好人好报”范以锦
省城媒体圈
南昌:从七雄争霸到两强相争
地县市媒体圈
整合打天下《佛山日报》总编辑宋卫东谈地市媒体博弈
第五章类别媒体圈
体制内记者圈
周瑞金:改革呐喊者
都市圈
对话王晖:机制创新成就都市报的崛起
经济圈
网络圈
对话陈彤:网媒编辅是全面手
外媒圈
白德华自述:20年执著追逐大陆新闻
香港某资深记者自述:尴尬中谋生存
加藤隆则自述:天命之年固守一线采写
第六章媒体工作流程与舆论监督
工作流程
舆论监督
简光洲:公众利益至上
第七章媒体观察
记者的社会地位
富士康引发的企媒关系思考
席庆:一位资深公关的媒体烦恼
天堂与地狱,只隔一道细细的红线
胡润:记者是天使
严介和:成败皆媒体
山西记者乱相思索
记者圈五大潜规则
后记
前言
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此乃至理名言,我最快看完的书是从图书馆借来的,每两周看四本,因半个月内需还给图书馆。而家中书柜里有不少书,买来四五年还顾不上翻几页。不过,根据本人的切身体验,书除了“非借不能读也”外,还有“非时不能解也”。
对于很多书,只有在经历切身体验、有过丰富阅历之后,读来方能深刻理解书之内涵。2009年年初,我重读了美国学者撰写的传播学名著《报刊的四种理论》,终于理解其意,也对中国乃至世界新闻管理体制有豁然开朗之感。16年前,我在大学学新闻时便看过《报刊的四种理论》这本书,但印象不深,也理解不透。在经过10年的媒体实践工作,与中国港澳台地区、美日欧等各地记者多次深入交流之后,重看《报刊的四种理论》,我终领会其深意。
任何学科的最高表现形式为理论,这也是哲学为何成为人类最高学问的原因。相对于经济、法律等学科,新闻学科理论并没有如此深厚的底蕴。在美国、日本乃至欧洲国家,不少著名大学仍然认为新闻学不能登大雅之堂,拒绝设立新闻院系。
美国报业大王普利策逝世后,根据其遗嘱捐款给哈佛大学设立新闻院系,但遭到了哈佛大学的拒绝,后来哥伦比亚大学勉强接受了这笔捐款,设立了新闻学院。1917年,哥伦比亚大学开始颁发普利策奖,这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最高奖项,其在业界的地位和影响力类似电影界的奥斯卡奖。
由于常春藤大学普遍抵制设立新闻院系,所以美国的新闻教育集中在中西部的州立大学。像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它在中国的名气甚至超过其在美国本土的名气,实乃文化交流上的罕见现象。英国、日本的名牌大学更是没有设立新闻院系的传统,新记者的成长只能靠老记者手把手教和独立摸索。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重视新闻教育的国家,早在20世纪初,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便设立了新闻系。民国期间,国内32所高校中有26所设立了新闻系。有识之士纷纷借助创办报刊针砭时弊,启发民智,呼唤社会变革,进而迎来了中国报业发展的激荡时期。而今,新闻系是国内的热门专业,全国开设新闻院系的高校有七八百所,在校学生数约20万。
但是,当今的新闻教育一直为业界所诟病。新闻理论陈旧,教师业务实践生疏,学生在校所能学到的专业知识比较肤浅。为此,中国记者的专业知识仍要靠在实践中摸索。此外,国内的媒体环境极为复杂,导致记者群体的差异性也十分明显。
由于新闻教育系统性理论缺失,新闻教育实践差,中国的记者群体特性以媒体类别划分为特色,而非以接受新闻教育程度为区隔。正因如此,中国记者的成长、转型和其所处的媒体类别息息相关。要想了解中国记者的特性,需先搞清楚中国的媒体类别。
外行看记者群体,往往会感觉这是一个比较神秘的群体;内行看自己的同行业者,则往往会感觉这是一个结构极为复杂的群体,没有三五年的工夫难以弄清楚行业潜规则。记者圈是个封闭性极强的群体,且有一套行之多年的行业潜规则。
记者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孙志刚之死、延安黄碟事件等的报道推进了中国法制建设。但是,山西假记者猖獗、矿主打死媒体工作人员、封口费盛行等则让这个群体蒙羞,令人瞠目结舌。
网络的兴起,原则上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记者,能发布信息、表达观点。而记者这个群体在中国经过百年的发展,自有一套内生法则与自我纠正的系统。分析现在,则可预测未来。我们了解了记者这个群体的特性,则有助于深人理解新闻背后的含义。也只有熟悉,方能有效开展沟通与实践。
后记
本人踏人新闻行业纯属偶然。还记得1993年7月高考后,填志愿时,我稀里糊涂地填上了新闻系。而当时,自己最想读的其实是经济或者法律。只不过当时自己想闯荡天下,觉得当记者能够实现这个愿望,因我到19岁,还从未离开过江西中部那个闭塞的小县城。
也正如此,大学期间及工作后,我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经济与法律。2001年开始做财经记者,也算是实现了年少时关注经济的梦想。
1997年大学毕业后,我在《昆山日报》社开始了最初的新闻实践。那时的昆山远未有今日的知名度,到昆山工作只是为了追随爱情。感谢《昆山日报》社前总编辑马炳忠以及报社的其他同仁,在我新闻工作起步阶段提供了诸多的帮助。《昆山日报》社虽然只是中国最小一级的党报,但在那我养成了体制内媒体的严谨工作态度。
《昆山日报》社4年的记者生涯为我打下新闻行业的根基,而昆山后来声名鹊起,为我提供了诸多的新闻素材,此乃意料之外。2001年10月,我从《昆山日报》辞职,进入《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新闻中心任记者。此后,我又先后任《中国经营报》资深记者、《每日经济新闻》产经部副主任、《胡润百富》杂志主编等职。
感谢《21世纪经济报道》主编刘洲伟,是他招纳我进上海新闻中心,自此有机会成为一名财经记者。《第一财经日报》高级记者章轲、上海解放分众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锰、胡润百富机构董事长胡润等三位前同事和老板,在我面临阶段抉择时,提供了发展机会,谢谢他们三位对我的帮助和厚爱。
回顾这段经历,我觉得十分幸运,在于我遇上了中国经济媒体大爆发的大好时机。鄙人才疏学浅,能在短短4年内,从一名普遍财经记者成长为杂志主编,全凭机遇所赐。
2007年初,我辞去《胡润百富》杂志主编一职,转行在上海做公关业务。朋友初多有不解,但最终都能理解我的选择。如果从大学学新闻算起,到转行之前我和新闻有过14年的亲密接触。但自从杂志进入轨道之后,工作的重复让我倍感乏味。且自觉在记者职位上已没有上升空间,唯有转行。
转行之后,在和客户接触之中,让我试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从事多年的新闻行业。一年过后,我发现国内大部分的公关人员对媒体多少有所了解,但对记者这个群体却是十分的生疏,他们在和记者交往时往往无所适从。
此外,本人是新闻科班出身,深感大学的新闻教育与实践大大脱节。目前新闻专业是国内大学的热门学科,学新闻的在校学生约20万,行业后继有人,令人倍感欣慰。当今新闻方面的书籍可谓是汗牛充栋,但是能够深度讲述国内记者这个群体的书却极少。
本人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的媒体长时间工作过,也从体制内媒体到体制外媒体,从报纸到杂志。加上大学同学多在新闻单位,以往的_T作和生活圈还是以新闻界为主。为此,面对公关人员缺乏对记者群体的了解,以及在校新闻学生少有记者群体介绍的状况,我在2008年年初萌生了写作《记者圈》这本书的念头并付诸实践。
俗话说,初学三年天下无敌,再学三年寸步难行。虽然本人学过4年新闻,在记者圈里呆了10年,但真正写起来仍然发现很多方面并不了解。记者圈水很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调研。为此,在书稿采写当中,一方面我将自己多年的媒体观察写出,另一方面采写记者圈内的知名人士、有特色的人士,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或者观点,来形象阐述记者群体特性。
在将近两年的时间当中,我北上京城,南下穗深,西进南吕,江浙沪自然更是重点,先后采访了60余位新闻业界资深人士。感谢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他们的故事或观点为本书稿添色不少。缺少了他们,中国记者圈不会有那么的精彩。本书在构思和采写当中,得到了诸多朋友的帮助。大学同学伍华、李华、阮小琴帮忙联系了部分重要采访,旧同事吴志明、刘秀丽也为联系采访出力不少。《第一财经日报》的全秋梅对书稿的修改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此外,最要感谢我的妻子林洁,我频繁的出外采访和繁重的写作减少了与家人欢聚的时间。没有她的理解和支持,本书稿的采写和出版不会如此的顺利。要感谢的人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了。本书不是论文,更不是小说。本人无意在书中褒贬某人或某个媒体,只想以一个圈内人士的眼光尽可能地客观公正地介绍记者群体特性。如果本书能够对您的工作或者学习有所帮助或者启发,则是对本人最大的安慰。肖经栋2009年11月31日于上海
这是一本资深媒体人积累10年的行业经验首次披露记者群体生态圈著作。对话20余位媒体精英,讲述他们的个人曲折经历,描绘了一幅幅中国记者的典型画像。或从职务,或从区域,或从类别等角度,一一展示记者圈这一封闭性极强群体的特性。本书是了解中国记者圈潜规则的必读精品。 外行看记者,常会感觉这是一个比较神秘的群体;内行看自己,则认为这是一个结构极为复杂的群体,不在其间闯荡三五年,无法识其真面目。 这是一本资深媒体人积累10年的行业经验首次披露记者群体生态圈著作。对话20余位媒体精英,讲述他们的个人曲折经历,描绘了一幅幅中国记者的典型画像。或从职务,或从区域,或从类别等角度,一一展示记者圈这一封闭性极强群体的特性,对圈内行之有年的潜规则,大胆加以客观揭示,还您一幅清晰、到位的记者圈景。【作者简介】 肖经栋,资深媒体人。自1997年南昌大学新闻系毕业后的十年间,历任《昆山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经营报》资深记者,《每日经济新闻》产经部副主任,《胡润百富》杂志主编。2007年退出媒体江湖,在上海从事公关工作。 从最基层的党报到影响力最大的财经报纸,从报纸普通记者、编辑到杂志主编,从华夏第一县到京沪一线城市,历经不同区域、不同类别媒体、不同媒体岗位,熟知记者群体特性,深悉媒体运作规律。作者籍10年行业经验,深度访谈60余位业内资深人士,集结成本书,告诉您一个真实、鲜活的记者部落生态特性。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记者圈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5065026 如需购买下载《记者圈》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南京 | 出版单位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78 | 印数 |
记者圈是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9.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214.2 的主题关于 记者-新闻工作-中国 的书籍。